很幸運的,在台灣東、西、南、北四個極點附近都有燈塔,因此想環島且想繞行的路徑以台灣島最外圈的車友,往往會走四極點環島,並且將四座燈塔設定為目標,如此除了可以一圓環島夢,也可以順覽四個極點美麗風貌。
我們今年春節期間剛完成四極點環島,依照我們這次的經驗以及以前陸續收集的資訊,在此提供四個極點以及附近燈塔的細部路線建議給您,至於環島路線詳細規劃,因為之前已經有整理:逆時針環島路線建議(完整版),因此在此不再贅述(以下說明由最北邊起,依照我們環島方向-順時針):
極北-富貴角燈塔

概述:
西元1897年完工的富貴角燈塔,位於新北市石門區富貴岬角。原名富基角燈塔的富貴角燈塔,塔身原為八角形鐵造,西元1962年改為八角形混凝土塔身,外表為黑白平行相間的條紋,是台灣本島最北的燈塔。
富貴角燈塔是日本人在台灣興建的第一座燈塔,係因日本人為了建造台灣與日本之間的海底電纜以及航路設備。(摘自交通部觀光局北海岸及觀音山國家風景區)
單車路線:
請參考底下地圖,如果是由淡水順時針環島,這裡是第一個極點,由淡金公路右轉老梅路(現場會有指標往富貴角燈塔,很好找),越過淡金公路後循指標即可抵達;這裡要特別說明的,是往富貴角燈塔的步道汽、機車禁止進入,單車沒有限定,但前往的遊客多的時候,要禮讓行人,尤其後段有上下坡,速度過快易生危險。
拜訪過燈塔可以不走原路,改由老梅社區接回淡金公路繼續旅程;如果是逆時針環島,這裡是最後一站,只要反向由老梅進入即可。


由燈塔往外望去就是台灣本島的最北邊,因此想以地理最北邊為目標的車友,到了富貴角燈塔等於是到了真正的最北了。

燈塔園內有腳踏車停放區,沒有腳架的車友可以將單車牽進來,比較不會被常有的強風吹倒。

冬季往燈塔的步道會被海沙覆蓋,經過不要勉強騎,改用牽的吧!
極東-三貂角燈塔

概述:
建於西元1935年,當時日本人特定進口水晶玻璃作為燈炮材質,在二次大戰時亦遭炸射損壞,至今傷痕依舊可見,當做歷史的見證,在1946年時才重新修復,塔高16.5公尺,每28秒連閃白、紅光兩次,射程約25海浬。(摘自交通部觀光局東北角暨宜蘭海岸國家風景區)
單車路線:
請參考底下的google地圖,三貂角燈塔位於台灣最東的岬角-三貂角之上,與實際最東邊的馬崗隔著台2線。
要到三貂角燈塔得爬一段陡坡,是四個極點燈塔唯一需要爬坡的一個,雖然不長,但對腳力較弱的車友總是不好受,因此若不堅持一定要騎到跟燈塔合照,可以下到馬崗社區逛逛,看看台灣本島最東邊的海。這社區近幾年來有些新設的咖啡小館,在台灣本島最東邊的咖啡館喝個咖啡,也是挺有意思的!
要特別注意的是,台2線往來大型車輛非常多,而且速度飛快,假如您燈塔要去、馬崗也要去(除非趕時間,否則我個人是很推薦來了馬崗一定要去啦),穿越台2線的時候務必要注意安全。補充一點,台2線在貢寮福隆與頭城的石城之間靠海側有自行車道,不想與大車爭道的車友可以多加利用。


利用福隆與石城之間的自行車道,可以避開在台2與大型車共道的壓力,也可以更親近海岸,近距離感受海洋的魅力。

位於台灣本島最東邊的馬崗有特殊海岸地貌,很容易親近,離開公路下來看看,值得的!
極南-鵝鑾鼻燈塔

概述:
西元1881年興建的鵝鑾鼻燈塔,位於屏東縣鵝鑾鼻岬角,塔身為白色鐵造圓塔,是臺灣島最南的燈塔。燈樓面向西南方,背山臨海,並構築成砲壘形式,圍牆有射擊的槍眼,四周並築壕溝,是清廷防範原住民滋擾的防禦工事,也使得鵝鑾鼻燈塔成為全球獨一無二的武裝燈塔。(摘自中華民國交通部觀光局)
單車路線:
鵝鑾鼻燈塔是四個極點燈塔最容易到達的一個,位置就在台26線旁,有收費且單車不能進入,因此建議您可以帶著簡單的鎖具將單車鎖在入園的門口。由門口到燈塔不遠,走幾分鐘即可抵達。
雖然鵝鑾鼻燈塔最容易到達,但它位置離台灣最南端與三貂角燈塔一樣,都還有些距離,想要親自踏上最南端的車友,可以由另一條小路前往(參考地圖),由於往台灣最南端地標處沒有規定單車不能進去,但這裡遊客非常多,因此可以將單車留在入口鎖住,或是用牽的也行。


最南點與鵝鑾鼻燈塔都是熱門景點,遊客非常多。

夜晚來到鵝鑾鼻燈塔,可以看到發散出不同的光芒與魅力。
極西-國聖燈塔

概述:
國聖燈塔位於台南七股,又稱為「七股燈塔」,塔高32.7公尺,原設立於網仔寮汕,但因海岸地形變遷及颱風吹襲造成倒塌,於1970年移至頂頭額汕重建。猶如鐵塔般的外型,屹立於台灣本島極西點尖仔尾附近守護著出海漁民。(摘自台江國家公園)
單車路線(參考地圖):
國聖燈塔是四個集點裡面距離省道公路最遠,也是最難找的一個燈塔,尤其是逆時針方向環島,因為通常車友會設定台南市區為該日的住宿點,因此來到七股大多會偏晚,加上北往南方向要去極西點的路途中有轉彎處,在四周大多是長得同個模樣的魚塭或是潟湖區,有時會搞不清楚人所在位置。不過幸好近年來手機定位方便,且這裡訊號穩定,因此只要善用地圖定位,要前往國聖燈塔不難。
而若是順時針環島,則路徑比較單純,只要台17下國姓橋由橋下迴轉進173道路往西一直走,最後一個左轉往北,不久就可以抵達國聖燈塔。
另外,冬季風沙容易將燈塔北側路面淹沒,因此由北側來得繞道才能進入;由南側雖可以直接到達,但要離開得原路退回到「黑琵灣永續生態漁場」繞小路轉接回省道。總之,要前往國聖燈塔把手機定位打開準沒錯,並且別來得太晚,否則天黑後在這裡更容易迷路,萬一頭燈不夠亮,更有摔入魚塭的危險。


燈塔北側冬季受季風影響,海沙會將路面淹沒。

一望無際的潟湖、蚵田、魚塭,如果沒有手機定位,很容易迷失方向;夏季炎熱且附近沒有商店,因此水一定得預先帶足。

國聖燈塔是四個集點裡面距離省道公路最遠,也是最難找的一個燈塔,但四極點環島車友一定得來拜訪它。
知道台灣本島四個極點上的燈塔怎麼走之後,以下分享的是我們實際走訪記錄....
影片紀錄:
圖文遊記(連結為FB網誌):與台灣有約-四極點單車環島
-----------------------------------------
註:台灣各地燈塔位置(這網頁內東北角幾個燈塔位置有誤,請僅參考它的照片及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