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若說舊筏灣部落是傳說中排灣、魯凱族的發源地,
那太古拉筏斯瀑布可以算是接近隘寮溪的發源地,想像能化身為雲豹,躍上源頭縱身山林!
Google衛星照上發現的路徑
去年開始連續騎了好幾趟屏東部落行程後,深深覺得屏東是單車騎訪部落的聖地,一次與FB朋友討論中,在google衛星圖上不經意地看見新達來部落舊址(註1)位置就在往霧台的台24線附近,而且舊部落竟然是一個保存良好的石板屋群,雖然沒有老七佳的規模,但只要下切越過隘寮溪(註2)即可抵達,一時間有挖到寶的感覺,開始動起念頭要再去造訪,而且是騎著單車去。
但若只是要去舊達來部落,以騎單車去的理由太薄弱,也不符專程由台北下去諸多成本,這時想起去年造訪霧台經過三地教會時,牧師曾經推薦我們可以去德文、大社部落(註3) ,而那次騎行,同行帶路的屏東車友玉樹兄也建議有機會應該去禮納里(註4)、舊筏灣部落(註5),以及中途會經過的瑪家部落(註6)走走。
由google的衛星地圖上舊達來的位置開始,原本一直在思考屏東是否有可以再去探索的路線的我,想起牧師和玉樹兄的建議,突然靈光一閃,似乎有一條跨時空的單車好路線出現,這時開始將這幾個部落的相關資料在網路上查詢,找出相互的關聯,由Google地圖串聯,拜網路資訊發達豐富之便,我竟然整理出一條可以造訪新、舊達來部落,新、舊大社部落,新、舊瑪家部落,以及傳說中排灣族發源地的舊筏灣部落的路線,這是一條可以看見近代此地排灣部落遷移的路徑,也是一條值得探索的單車路徑,能夠找出這樣的主題輪廓,這時內心十足喜悅與興奮,接下來就是實際造訪探索了。
由於這次路線串起的部落並非在同一條路的沿途,而是分布在隘寮溪的兩岸山區,因此將起點它設定在進入三地門之前的內埔水門村(註7),以水門村的旅館為基地,分兩天來進行,換個角度來說,這回可以說是由兩個單獨的路線合併在一次行程中,但兩個路線都是同時在探索新舊部落移動的足跡。
因為兩條路線都要以水門作為出發點,考慮到背行李的麻煩,Toby特地請一天假,我們計畫在周五早上就先搭車到屏東後,下午前騎至水門的旅館安頓好,若是時間允許,可以當天就先跑一趟禮納里,因此整個路線計畫如下:
第一天:台北(統聯)-屏東市,屏東市-水門-北葉部落-禮納里部落-水門,夜宿水門。
第二天:水門-舊達來-新達來-德文-大社-水門,夜宿水門。
第三天:水門-瑪家部落-舊筏灣部落-太古拉筏斯瀑布-水門-屏東市,搭火車返台北。

水門-新舊達來-德文-大社,水門-瑪家-舊筏灣-太古拉筏斯瀑布路線圖
完整圖文:
台灣.用騎的最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