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到霧社,走訪合歡與奇萊間的賽德克族部落,
當帶著雨絲的冷風越過山嶺迎面而來時,我們終於遇見傳說中的彩虹橋。
-----------------------------------------------------------------------------------
記得2009年第一次和Toby一起由埔里騎往武嶺,
在經過翠峰進入沿合歡山稜線往上爬時,注意到右下方深谷中有道路及聚落,
當時完全不知那裏是哪,一心只有想完成通過天堂路考驗,完成騎上武嶺的心願。
過了幾年多次騎車入山,逐漸發覺以單車走訪原住民部落,
是一種可以有脈絡拉出歷史軸線的深度旅遊方式後,開始試著去了解台灣原住民種種,
因此,位居台灣歷史重要節點的賽德克族當然是不能錯過。
後來魏德聖導演的【賽德克.巴萊】電影上映,資訊更為豐富,讓我清楚的知道當初騎往台灣公路之巔武嶺時,在右手邊的深谷一直延伸到奇萊山即是賽德克族領域,也是事件中的區域;而那個聚落,即是位處目前賽德克族最深山的「靜觀部落」。
今年七月,我們沿著泰雅族匹亞南山道(由宜蘭取道台7甲-力行產業道路接上台14甲),在深夜濃霧中抵達霧社並住下來。隔天對於四周的道路及景點仔細紀錄,回台北後更是上網收集車友遊記,並參考多本有關賽德克族書籍,訂出一次心目中的賽德克族單車路線,經過數次因天氣不佳而延宕,終於在這次難得的好天氣中出發。
完整路線圖文敬請移駕至部落同步文章參考:
我在賽德克,我遇見彩虹橋。
影像紀錄(請開喇叭/全螢幕,啟用HD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