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週的 後龍濱海自行車道逍遙遊之後,勾起我童年常常和同學騎單車往海邊跑的記憶
原本預計要騎單車到好望角的行程,也因為下雨而取消
一週來,那親臨海岸 & 登高遠眺的悸動沒有停歇
所以,我又來了...........................
-------------------------------------------------------------------------------
雲層遮住了太陽,一整天希望像這樣最適合騎車了,今天的行程一如往常,是一趟透過單車的深度旅遊 (每個人的深淺定義不一),希望能有多景點的行程卻優閒而不趕場,然後又能有一點點的運動,是長途的燃燒脂肪和爬坡帶來的心肺有氧;那就來趟:外埔漁港 ~ 濱海自行車道(漁港~後龍觀海大橋) ~ 同興老街 ~ 公司寮漁港 ~ 爬坡上好望角 ~ off road 一小段步道樓梯 ~ 拍火車 ~ 舊鐵道、隧道 ~ 海角樂園段自行車道 ~ 過港貝殼化石 ~ 鄭崇和墓 ~ 黑輪伯 + 杏仁露 ~ 回漁港,嘿嘿!自己看了都覺得很充實,出發囉
滿是漁船的外埔漁港


漁港旁有一條長長的觀海平台,很類似淡水的漁人碼頭,在這偏遠的漁村能有這種建設實在值得嘉許




平台上可眺望遠方的風車,算一算,總共有幾台?

騎在河堤上(此時單車道在堤外),沙灘上的漁民一大早趁退潮時就在辛勤的工作,可是我一直不知道他是在做什麼,是不是在昨晚退潮時佈了網,現在在收網,但不知道網是怎麼固定的才不會被漲朝的浪沖走,有沒有達人能告知一下

這條路口往道路看到的建築物方向,輝哥阿嬤的家就在那邊,上週就是在那兒過夜的,路口接單車道的地方,是遠雄集團趙先生的家族墓園,您一定不曉得吧!趙先生的老家就在附近,一個漁村長大的小孩,長大後能有這麼大的成就真不簡單,不過我還是要說:趙先生,房價實在太高了

同一個位置的堤外沙灘和肉粽群,就是我們上週晚上抓螃蟹的地方,想到當時拿著手電筒追著沙蟹跑的畫面就特別有趣,牠真的跑好快喔!



這裡才真正算是海堤單車道,因為這裡是有護欄的


漁民一大早趁退潮就在辛勤的工作,都市人卻覺得在沙灘騎摩托車一定是件很好玩的經歷;我算都市人,當時看著他在那裡騎來騎去,腦中浮現的就是 - 真好玩


地上很可愛的單車道圖案

另一種開放式的單車道,我個人喜歡這種沒有約束的感覺,面對沙灘時所有的工作壓力全然飛離

這個角落是後龍溪的出海口


路燈設計很有單車道的 FU

單車道來到了觀海大橋下並無法直接接上大橋,必須進入旁邊的田間小路才能接上西濱快速道路,這時候太陽不時地探頭出來了

農夫告訴我,這片稻田再大約 20天就可以收割了,老天保佑這些日子別讓他受到颱風的侵襲



剛剛就是騎到那個白色護欄處又折返下單車道,搞不懂縣政府為什麼不做個便道在這個地方接上大橋,就算是一邊牽一邊推也 OK,這樣才能將整個自行車道做個連貫

過了觀海大橋後,第一站我來到了同興老街,這個地方待會兒回程時也會經過,但覺得這個時候先來,整個連貫的順序比較對。
聽說在清朝乾隆年間,兩岸商船往來頻繁,同興老街這裡有著幾百間的商家,但隨著時代的變遷,老街內大部分只剩下一些老年人在居住,年輕人都到都市打拼去了,沒落的街道仍舊可以見到當時的建築、商號的招牌,以及經過整建的樓房和部分殘屋敗瓦,到底保留這不加工的原貌較好,還是適度的維護保留才對,只有時間才知道答案








這位鄭老先生已經 70多歲,向我娓娓敘述當年的故事,阿公時代是這裡最繁華的時期,這戶已經整建過的樓房是他現在住的房子,我向老先生提出為他拍照的要求後,他靦腆的問這樣好嗎?他答應了,並希望能站在家門前留影

隔壁這 2戶以前是他們的,後來賣給別人,至今都還是維護的相當完整,一磚一瓦都是從唐山運過來的

對面這一排房子就沒那麼幸運,很多間的屋頂城牆都倒了





路口對面的這片牆上,用磁磚舖成老街的圖案,老先生說,當時的鐵軌沒有這麼高,這裡是一整排的紅燈戶,鐵軌的後面就是漁港 ,聽說當時皇帝登岸就是從這個漁港上來的,而現在漁港的位置則是改建在較為南側的地方


來到南側的漁港 - 公司寮,現在改稱為 "龍港",規模並沒有像剛才的外埔漁港一樣,港內退潮時很像是淤砂過高一般,而且並沒有看到動力漁船,大部分只剩一些塑膠筏

很有趣的一面牆

又是一個讓我覺得惋惜的畫面,縣政府、鎮公所不知道你們有什麼想法能幫助後龍鎮民提高觀光收入?我真的很想知道

對岸就是剛剛的自行車道

雖然已經要進入夏天了,但一年到底有多少時間他必須這樣下海呢,而且是在退潮的清晨

預計的行程原本離開公司寮就打算往好望角前進,但忽然間看到沙灘上好多人在玩耍,就近一看,太棒的畫面,今天特別帶的長鏡頭可以派上用場了



待會兒將上演一群女生的泥巴戰

離開沙灘,沿著鐵路的單車道,即將越過西湖溪正式朝好望角前進

沿著我的軌跡走,來到這個涵洞前左轉,按照指標前進好望角,這是今天唯一的僅長 1.2K上昇約 65M的爬坡道

從這個角度可以知道一台風車有多大了,那個涼亭就是待會兒休息的地方

來個旋轉動畫還不錯玩(哇!在01上面怎麼不會動)

唰..唰..唰..的聲音,愈來愈近,愈來愈近,像進入外星人的地盤


再來玩一下,後面那台壞了嗎?(哇!在01上面怎麼不會動)

好望角到了,時間來到 10點半,所以頂光讓照片有些黯淡,這時從後龍溪口發現海水正在漲朝了



今天帶了小黑就是想要來小玩一下這個樓梯,這是仰角照上去,其實沒那麼陡啦!

我竟然還笑的出來

玩一下動畫,趕快閃一下,技術不是很好,撞到了不負責喔(哇!在01上面怎麼不會動)


圖中下方是一座舊砲塔





不好意思,看來看去一直重複,沒辦法就受不了這份美景的誘惑,但等半天就為了等這個玩具小火車經過,您有沒有覺得整張照片活了起來



接著來去逛逛舊鐵道

從舊砲塔位置拍一張,少了藍天真可惜,但這一點太陽我都覺得脖子要做防曬了,擦汗時有點刺痛感

通往舊鐵道的步道刻意做成鐵軌狀,規劃上很有誠意

這段階梯有點陡,我是乖乖的牽下來

接下來又進入另一段單車道了

不斷地變化

接下來要進入舊隧道了


整個舊鐵道就只有我一個人,烏漆嘛黑的



好像總共有 4個隧道,這麼棒的單車道,竟然沒有半個人來騎,這到底是怎麼了,縣政府、鎮公所,到底怎麼了?

離開隧道後繼續往前騎,會來到一處平交道,右轉穿越平交道後一直到底,會接上往海角樂園的濱海自行車道,就在這處要接往海角樂園濱海自行車道的轉角處,讓我遇到了這個畫面:本日最佳美姿獎,水那麼混濁,捉的到魚嗎?不,其實他是在清潔漁網
當時我正將單車放在地上,看他走向海邊並沒有想到他會來這招,忽然間靈光乍現,覺得他正要灑網,於是立刻從身上的槍包中掏出槍來一對準,他剛好拋出去,YA!





漲潮了,您看那浪花濺的多高

海角樂園

拍這張照片不小時把小黑刮傷了,心在滴血

海角樂園沿自行車道右轉往鐵道方向,到達鐵道後左轉準備回程,一左轉您就會立刻看到路邊有這麼一個畫面

原來這就是貝化石層,自己看一下介紹吧


放大一點,幾百萬年的化石就在眼前,而且不是在博物館看到的,真是很特別的經歷

經過剛才的來時的涵洞往回走,我選擇經過同興老街繼續往台 6線走,路上遇到這個畫面,旁邊一位小朋友靠太近拍照,母牛起身差點動怒,各位父母家長也一定要小心,當這些大型動物或有攻擊性的狗帶著小孩時,請不要讓小朋友靠牠們太近,以免發生危險

台 6線經過台 1線時,對角剛好有一間小 7,上週我們就在這裡做短暫休息,沒想到就在小 7的旁邊竟然有著一個二級古蹟 - 鄭崇和墓,不過是個墓園算什麼景點,原來鄭崇和先生栽培了一位小孩 - 鄭用錫,是首位以台灣本籍赴京考取的進士,稱為開台進士與開台黃甲。鄭崇和墓園為一座清代官式的墓園,佔地相當遼闊,墓園中還有許多石雕,包括石馬、石羊與石虎等,最為特殊的就是文武翁仲石像,哇!結果文武翁仲石像我竟然沒拍起來

結束今天的充實旅程,繞了一大圈就是因為玩完會肚子餓,所以要來這後龍有名的 "黑輪伯" 填一下肚子,這裡是每次來後龍必吃的店家 (我第一次把湯喝光)


對角則是另一家有名的杏仁露,口味很特別,哇!喝完剛剛的湯之後,我真的還吃的下嗎?哈哈!騎玩車總是很會吸水的,今天又是一趟增肥之旅了


......................................全景大圖、動畫、GOOGLE 軌跡請移架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