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嘉義。古坑。台三線綠色隧道追風去,集集。二水。攔河堰鐵道火車鬥陣行

嘉義。古坑。台三線綠色隧道追風去,集集。二水。攔河堰鐵道火車鬥陣行

雖然北部這些日子天氣並不是很晴朗,但在中南部卻是十足的好天氣,高溫在攝低三十一、二度左右,確實是個騎車的好天氣,在嘉義的勤務已經順利結束了,也該是回家的時候了。

單車環島對我來說是個壯舉,也是個我想要完成的夢。然這個夢我始終無力去達成,不過也沒關係,更不必氣餒。環島對我而言,猶如一桌我無力一次享用豪華大餐,那麼每隔段時間來道小品,逐次進食,分段完成環島,應該也是不錯的選擇啦!

從嘉義市文化路出發了,頭上的安全帽是一定需要的,另外怕迷路所以帶著GPS,預防貪玩而摸黑,所以車燈也是必備,其他補給如有不足,就在路上找小七吧(在此時小七比小三有用…冷)。
嘉義。古坑。台三線綠色隧道追風去,集集。二水。攔河堰鐵道火車鬥陣行

剛出發即在林森西路右轉,左邊即是阿里山森林鐵路的火車車庫,這個車庫是位於林森西路北側,為了要看阿里山森林鐵路的小火車,所以騎在道路左側的紅磚道上,紅磚道與車庫之間的圍牆也是別具特色。
阿里山森林鐵路是世界級的高山森林鐵路系統,本是在日治時期為了將阿里山林場產出的木材運出而興建,在1963年伐林業務結束後,轉型為客運觀光火車,期間曾由公營轉換為委託民營,後又收回公營,目前由林務局管理經營,阿里山森林鐵路的特色是,它是一條登山鐵道,由於坡度陡所以採部份路段採螺旋型環繞或之字行運轉上山,也就是所謂的阿里山火車碰壁。
以鐵軌模型作為圍牆,這是我第一次看到,完全有鐵路的fu,與火車車庫可以說是絕配
嘉義。古坑。台三線綠色隧道追風去,集集。二水。攔河堰鐵道火車鬥陣行

除了鐵軌外,還有森林火車的的模型,除了客車之外,還有貨車
嘉義。古坑。台三線綠色隧道追風去,集集。二水。攔河堰鐵道火車鬥陣行

遠處即是現役的車箱,以米白色為底加上紅帶的車窗線條行馳騁在高山青翠蓊鬱森林裡應該是很明顯,有如森林裡的一道彩虹或彩帶似的
嘉義。古坑。台三線綠色隧道追風去,集集。二水。攔河堰鐵道火車鬥陣行

嘉義市文化局
嘉義。古坑。台三線綠色隧道追風去,集集。二水。攔河堰鐵道火車鬥陣行

在台一省道嘉基附近,遇到了這位阿伯悠哉的,身體傾側一邊的騎著車,一副怡然自得的樣子,重點是他的後照鏡好威,比我車子的還大
嘉義。古坑。台三線綠色隧道追風去,集集。二水。攔河堰鐵道火車鬥陣行

這個造型別緻,引人注目的人行陸橋橫跨在台一省道上
嘉義。古坑。台三線綠色隧道追風去,集集。二水。攔河堰鐵道火車鬥陣行

這個”咪咪樂”好親切,好久不見,沒想到在這裡遇見它。在我小時候的那個60年代裡”咪咪樂”是布丁的代名詞,那時還沒有統一布丁,也沒有味全布丁,”咪咪樂”是同儕們夢寐以求的。咪咪樂,它是布丁粉,只要放在容器裡沖熱開水溶解,待冷卻後即可凝固成為布丁。只是小時家境不優,而且在鄉下的雜貨店也買不到這東西。所以從來沒有得到過,也可能是這個不滿足引發的補償作用吧?長大後變得很愛吃布丁,家裡樓下那家小7的大布丁經常被我掃貨
嘉義。古坑。台三線綠色隧道追風去,集集。二水。攔河堰鐵道火車鬥陣行

現在時間是早上9:00未到,路旁的自助餐店已經為了填飽普羅大眾的肚子,及台灣的經濟忙碌了起來,如火如荼的開工了,勤奮的台灣人加油
嘉義。古坑。台三線綠色隧道追風去,集集。二水。攔河堰鐵道火車鬥陣行

靠近中正大學的路旁(正大路東側)的田地,明顯是一層層往上疊的,原來我是騎在丘陵地上,這才領會到為何速度一直上不來,真的是老了、鈍了
嘉義。古坑。台三線綠色隧道追風去,集集。二水。攔河堰鐵道火車鬥陣行

前面終於有個坡了,是一個長緩坡,它有著美好優雅的坡度,良好的視野,在這柔和的微風及溫煦的陽光下,是絕無演出趕羚羊戯碼的道理。
嘉義。古坑。台三線綠色隧道追風去,集集。二水。攔河堰鐵道火車鬥陣行

在這附近有許多鳳梨田,以這個高角度的拍攝來祝農民們種的鳳梨長得高大又香甜,收成好,旺旺來
嘉義。古坑。台三線綠色隧道追風去,集集。二水。攔河堰鐵道火車鬥陣行

這是橫在中正大學校門口的大馬路,中間的巨大成蔭的芒果樹忠實的把路分成兩側,形成了一條芒果大道(台灣大學有椰林大道,中正大學也不遑多讓啊),由芒果樹的屏障,對向來車各行其是,休想越雷池一步。只是在芒果成熟時,路上行人來車可得小心禍從天上降,避免芒果k到(這是我自己亂想的,杞人憂天吧?)
嘉義。古坑。台三線綠色隧道追風去,集集。二水。攔河堰鐵道火車鬥陣行

中正大學學校正門
嘉義。古坑。台三線綠色隧道追風去,集集。二水。攔河堰鐵道火車鬥陣行

中正大學之中正大道
嘉義。古坑。台三線綠色隧道追風去,集集。二水。攔河堰鐵道火車鬥陣行

校園裡的綠化很徹底,樹已成林,小逕幽靜,我的大白趟在這裡滿舒服的,真怕就這樣睡著了
嘉義。古坑。台三線綠色隧道追風去,集集。二水。攔河堰鐵道火車鬥陣行
嘉義。古坑。台三線綠色隧道追風去,集集。二水。攔河堰鐵道火車鬥陣行

中正大學校園一隅(想這有型的建築物應該是屬學校的行政區吧?)
嘉義。古坑。台三線綠色隧道追風去,集集。二水。攔河堰鐵道火車鬥陣行

不時的變換著噴水花樣的噴水池,水氣有時還會映出紅霓來
嘉義。古坑。台三線綠色隧道追風去,集集。二水。攔河堰鐵道火車鬥陣行
嘉義。古坑。台三線綠色隧道追風去,集集。二水。攔河堰鐵道火車鬥陣行
嘉義。古坑。台三線綠色隧道追風去,集集。二水。攔河堰鐵道火車鬥陣行

不能在此貪玩,後頭尚有路程要走,出了中正大學下一站是要從嘉義的168縣道進梅山鄉境轉台3省線到雲林古坑,在從168縣道左轉台3省道後,很快就進入古坑鄉境內了,迎面而來的是一個小緩坡,當然是一派輕鬆
嘉義。古坑。台三線綠色隧道追風去,集集。二水。攔河堰鐵道火車鬥陣行

前面座陸橋,下面是南二高經過,這裡有樹蔭,先在這裡喝口水、喘口氣,打個卡(朋友阿凱常笑我說,自從有了智慧型手機之後,我就變成打卡魔人了,到處都要打卡,連上廁所也要打卡, 冏),只是我常在想,打卡在我是一個宣示行為,宣示此處我來過,當我真的很老的那一天,什麼都記不住的那一天,我應該可以由打卡的記錄知道我到過那些地方,上過那個公厠啊!再說嘛有了手機上網費用吃到飽,不打白不打啊
嘉義。古坑。台三線綠色隧道追風去,集集。二水。攔河堰鐵道火車鬥陣行

台3省道,在古坑路段有許多這樣子的景緻(這是興昌國小前),濃濃的樹蔭,徐徐的涼風,寬寬的馬路,少少的車流,可以輕鬆自在無負擔的騎著愛車,相信多數人會喜歡的。當然我也不例外,今日我正為感受此氣氛而來
嘉義。古坑。台三線綠色隧道追風去,集集。二水。攔河堰鐵道火車鬥陣行

我在大湖口溪的興昌橋上遠眺遠處矗立在半山上的有點淡白的摩天輪,那應該就是劍湖山世界吧
嘉義。古坑。台三線綠色隧道追風去,集集。二水。攔河堰鐵道火車鬥陣行

再看溪底排列整齊數量龎大的消波塊,向這條溪流在下雨時水量應該是不小,而且可能會氾濫成災吧?
嘉義。古坑。台三線綠色隧道追風去,集集。二水。攔河堰鐵道火車鬥陣行

這就是古坑的綠色隧道,目前規劃為自行道,並設有休息站,兩旁種植的是芒果,
嘉義。古坑。台三線綠色隧道追風去,集集。二水。攔河堰鐵道火車鬥陣行

自行車休息站
嘉義。古坑。台三線綠色隧道追風去,集集。二水。攔河堰鐵道火車鬥陣行

綠色隧道旁是228紀念碑,記念碑的碑身兩歧呈「22」型,扣以「8」字,表示228。碑身「22」表示朝野和諧,情理相顧,寬嚴並濟,義利相協,生歿同尊,明暗互通,與行止同步之通義,碑身上所扣之「8」字,表示相忍負重,並肩齊步,共創未來之意義。這是台灣第一座二二八先烈實物記念碑。(文字摘自
2004.1.7台灣二二八和平促進會之古坑二二八紀念公園記念碑興建紀實一文)
嘉義。古坑。台三線綠色隧道追風去,集集。二水。攔河堰鐵道火車鬥陣行

這裡也被歸劃成休憩區,道路的兩旁有許多攤販,可以滿足吃喝玩樂的心,但今天是非假日,所以例外,而且幾乎是什麼都沒有,當然這也有好處啦,那就是可以一路暢行好騎,不用擔心那些隨機流竄的如熾遊客
嘉義。古坑。台三線綠色隧道追風去,集集。二水。攔河堰鐵道火車鬥陣行

出了綠色隧道,很快的來到斗六,斗六是雲林縣縣政府的所在地,也是雲林縣最繁榮的城市,但在今天它只是路過而已
嘉義。古坑。台三線綠色隧道追風去,集集。二水。攔河堰鐵道火車鬥陣行

黑松公司是個老牌子,相信你我都認同,
嘉義。古坑。台三線綠色隧道追風去,集集。二水。攔河堰鐵道火車鬥陣行

要附帶一提的是,今天斗六的路上有許多警察出來執勤,不知那位大官員要下鄉來出巡,我有多事問過條伯伯,只是他們不肯透露半點口風(我在想是不是我看起像匪諜, 冏),
嘉義。古坑。台三線綠色隧道追風去,集集。二水。攔河堰鐵道火車鬥陣行

斗六沿著台3省道繼續往南走,因為中途都沒有什麼停留,所以很快的來到林內,說到林內這個地方可能有人不熟,但是可能有許多人會聯想到林內牌熱水器和瓦斯爐,以為林內牌發源於此(大錯),林內是個純樸的小鄉鎮,南鄰剛路過的斗六,往北越過濁水溪上的彰雲大橋可以直接通到今天騎行的終點彰化二水。但那並不是今日的計劃路線,今天相反的我是走清水溪上的南雲大橋繞道竹山,再到集集去,這中間我還有一次機會可以走較近的路到二水,那就是到竹山之後改走名竹大橋,但我完全不打算這樣做。
其實林內是紫斑蝶保育的重鎮,號稱為觀賞紫斑蝶最佳據點,每年4月份左右會舉辦紫斑蝶季活動。
林內小鎮純樸的內在,及其火辣的外表(這玩笑有點冷)
嘉義。古坑。台三線綠色隧道追風去,集集。二水。攔河堰鐵道火車鬥陣行

恬靜的林內市區
嘉義。古坑。台三線綠色隧道追風去,集集。二水。攔河堰鐵道火車鬥陣行

清水溪上的南雲大橋,過了大橋即是南投縣的竹山鎮
嘉義。古坑。台三線綠色隧道追風去,集集。二水。攔河堰鐵道火車鬥陣行

清水溪中的釣客,有時很敬佩他們冒險的精神,但有時又會為他們的安全感到憂心
嘉義。古坑。台三線綠色隧道追風去,集集。二水。攔河堰鐵道火車鬥陣行

南投縣竹山鎮的精神地標
嘉義。古坑。台三線綠色隧道追風去,集集。二水。攔河堰鐵道火車鬥陣行

以出借發財金給善男信女而名聞遐邇的紫南宮,今天還是有許多人來向土地公借發財金
嘉義。古坑。台三線綠色隧道追風去,集集。二水。攔河堰鐵道火車鬥陣行

集集攔河堰南岸引道
嘉義。古坑。台三線綠色隧道追風去,集集。二水。攔河堰鐵道火車鬥陣行

壯觀的集集攔河堰
嘉義。古坑。台三線綠色隧道追風去,集集。二水。攔河堰鐵道火車鬥陣行
集集攔河設置於濁水溪林尾隘口,係集集共同引水計畫所稱之永久性攔水構造物,為濁水溪水資源統籌調配之總樞紐

經過了長途旅行的大白有點耍賴,相要等直昇機來接它,但我心裡很明白,那是不可能的
嘉義。古坑。台三線綠色隧道追風去,集集。二水。攔河堰鐵道火車鬥陣行

下面河牀幾乎是乾的
嘉義。古坑。台三線綠色隧道追風去,集集。二水。攔河堰鐵道火車鬥陣行

因為就只有這涓涓細流,放入濁水溪裡
嘉義。古坑。台三線綠色隧道追風去,集集。二水。攔河堰鐵道火車鬥陣行
留在濁水溪已經不多了,也就因此造成濁水溪下游的河床乾涸,冬天在東北季風的吹襲下,經常刮起陣陣的沙塵,舖天蓋地。

我正在越過攔河堰
集集攔河堰越堤影片

出了攔河堰來到林尾橋,紅白配還滿出色的
嘉義。古坑。台三線綠色隧道追風去,集集。二水。攔河堰鐵道火車鬥陣行

回頭望一下,天空似乎不是很明朗,但應不致會下雨
嘉義。古坑。台三線綠色隧道追風去,集集。二水。攔河堰鐵道火車鬥陣行

側面瞧一下,青翠的田野,舒爽宜人
嘉義。古坑。台三線綠色隧道追風去,集集。二水。攔河堰鐵道火車鬥陣行

集集市區太商業了,來吧!上坡轉到著名的集集綠色隧道去騎車,才是今天繞道大老遠的目的
嘉義。古坑。台三線綠色隧道追風去,集集。二水。攔河堰鐵道火車鬥陣行

上去是有名的三灣仔,也就這裡馬路有連續的3個S彎
嘉義。古坑。台三線綠色隧道追風去,集集。二水。攔河堰鐵道火車鬥陣行

基本上前面就是綠色隧道了,今天因為非假日,沒有什麼遊客,所以我可以優雅的踩踏前進,盡興欣賞兩旁風光
嘉義。古坑。台三線綠色隧道追風去,集集。二水。攔河堰鐵道火車鬥陣行
嘉義。古坑。台三線綠色隧道追風去,集集。二水。攔河堰鐵道火車鬥陣行
嘉義。古坑。台三線綠色隧道追風去,集集。二水。攔河堰鐵道火車鬥陣行
嘉義。古坑。台三線綠色隧道追風去,集集。二水。攔河堰鐵道火車鬥陣行
嘉義。古坑。台三線綠色隧道追風去,集集。二水。攔河堰鐵道火車鬥陣行

不知何時,這位騎著公路車的紅衣女騎士快速的從我身邊切過,讓正陶醉於眼前美景的我,頓了一下,回神過來,人已走遠了,唉! 騎車還是要注意路況較安全
嘉義。古坑。台三線綠色隧道追風去,集集。二水。攔河堰鐵道火車鬥陣行

綠色隧道說長也不長,雖然是慢慢騎,仍很快就結束了,在台16省道的路邊這一座斜斜的高壓電塔,之前幾次開車在二高名間路段看到總是覺得很好奇,今天就來看個究竟,原來這電塔是在921地震時被震歪的,震後為了紀念這個世紀大地震,就只把它補強,刻意不把它扶正。
嘉義。古坑。台三線綠色隧道追風去,集集。二水。攔河堰鐵道火車鬥陣行

在過了傾斜的紀念電塔後,緊接而來的地標是濁水車站,這裡是屬於名間鄉
嘉義。古坑。台三線綠色隧道追風去,集集。二水。攔河堰鐵道火車鬥陣行
嘉義。古坑。台三線綠色隧道追風去,集集。二水。攔河堰鐵道火車鬥陣行

出了名間市區,在往二水的路上,走了一小段公路後覺得無趣,於是轉到田間小路來
嘉義。古坑。台三線綠色隧道追風去,集集。二水。攔河堰鐵道火車鬥陣行

田野的小路隨著水圳蜿延築設,當然我是刻意避開大馬路來到這田間小徑的
嘉義。古坑。台三線綠色隧道追風去,集集。二水。攔河堰鐵道火車鬥陣行

溪畔也是植滿了綠樹
嘉義。古坑。台三線綠色隧道追風去,集集。二水。攔河堰鐵道火車鬥陣行

這裡離集集線鐵路不遠
嘉義。古坑。台三線綠色隧道追風去,集集。二水。攔河堰鐵道火車鬥陣行

也離八卦山脈不遠
嘉義。古坑。台三線綠色隧道追風去,集集。二水。攔河堰鐵道火車鬥陣行

部分路段就在鐵路旁邊
嘉義。古坑。台三線綠色隧道追風去,集集。二水。攔河堰鐵道火車鬥陣行

這一段路大白與火車鬥陣行
與集集線火車鬥陣行影片

剛好有一列要往集集的火車停在泉源車站
嘉義。古坑。台三線綠色隧道追風去,集集。二水。攔河堰鐵道火車鬥陣行

穿過了這個人行地下道,便是到二水的自行車專用道,這條自行車專用道就築在鐵軌的一側
嘉義。古坑。台三線綠色隧道追風去,集集。二水。攔河堰鐵道火車鬥陣行

自行車專用道開始
嘉義。古坑。台三線綠色隧道追風去,集集。二水。攔河堰鐵道火車鬥陣行

它的左側是集集線鐵路,右邊則是青翠的農田,你可以欣賞行駛往來於山城的彩繪列車,也可以欣賞田野風光
嘉義。古坑。台三線綠色隧道追風去,集集。二水。攔河堰鐵道火車鬥陣行

對面不時有單車同好騎行迎面而來
嘉義。古坑。台三線綠色隧道追風去,集集。二水。攔河堰鐵道火車鬥陣行

農田裡,有種稻的、有種果樹的、也有茄子、青菜的目不遐給
嘉義。古坑。台三線綠色隧道追風去,集集。二水。攔河堰鐵道火車鬥陣行

風景優美、路況好騎的自行車道感覺總是特別短,記得才剛進來而已,怎麼這麼快就要結束進入彰化縣二水市區
嘉義。古坑。台三線綠色隧道追風去,集集。二水。攔河堰鐵道火車鬥陣行

二水市區的老建築
嘉義。古坑。台三線綠色隧道追風去,集集。二水。攔河堰鐵道火車鬥陣行

二水火車站到了,二水車站是縱貫鐵路上彰化縣的最南站,而鐵路集集支線就在這裡開始,而我跟大白今天的單車旅行也在這裡告一段落
嘉義。古坑。台三線綠色隧道追風去,集集。二水。攔河堰鐵道火車鬥陣行

後記:
今天,我和大白從嘉義市文化路及林森西路口出發,一路首先走台省道到了嘉義縣的民雄鄉、後轉入166縣道到中正大學校園兜了一圈出來,再到大林鎮走162縣道進入梅山鄉,轉台3省道一路北上抵雲林縣古坑鄉、斗六市、林內鄉、再越過清水溪上的南雲大橋到南投縣的竹山鎮,為了一睹水利大工程集集攔河堰,順便探究近日水權之爭的由來,而捨近途台3線不走,改走台3甲線到集集攔河堰南岸,於越過攔河堰後走152縣道經集集綠色隧道到名間濁水,最後騎了一小段在鐵軌旁的自行車專用道,抵達了本日計劃的終點彰化縣二水鄉火車站前,以里程約95公里結束這趟單車旅行。
在抵達了二水之後,在火車站把大白以攜車袋包了起來,買了張電聯車票到台中,晚上就在台中落腳,可以探視在台中求學的公主,也方便參加好友Eddie 兄(01之takemehome96)在台中綠園道誠品書店所辦的新書0-3275m迷戀單車國道, 台灣-用騎的最美新書簽書會,感受一下中部車友們的熱情,為這趟單車之旅做個最美好的句點,及回憶。


2012-04-20 14:26 發佈

JeffHuang0802 wrote:
綠色隧道的地標,事實上,我不知這樣子的地標和綠色隧道有什麼意象關聯

Jeff桑:
好豐富的遊記
收下了~~

古坑綠色隧道旁的地標
那邊是「228紀念公園」
所以那地標的涵意
仔細瞧
就是兩個2
中間套個8

另古坑台3線斗六段旁的雲林科技大學
校景比美中正大學
有芒果隧道、有雲夢湖....
且設計有汔車道、人行道和單車道
廿年前算是很前衛的設計概念
車友有機會進去逛逛
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
無權限加分,掌聲代表在地人的心意~~
JeffHuang0802 wrote:
雖然北部這些日子天氣...(恕刪)

騎過古坑、集集的綠色隧道。
也串起了一段嘉、雲、彰分段環島的單車旅途,這正是無法抽出長時間環島的最佳方式,棒!
--------------------------------------------
不會吧~Jeff兄是由嘉義騎著單車到台中,
我一直以為你是開車去的,還想說有沒有便車可以搭.....
台灣.用騎的最美

alice0216 wrote:
Jeff桑:好豐富的...(恕刪)


承蒙alice熱心指正,真是感激,內文已引用台灣二二八和平促進會2004.1.7之"古坑二二八紀念公園記念碑興建紀實"內文修正

當日經過斗六僅在雲林大學之對面之小7填肚子,未進入雲科大一覽美景實在是大損失,只能期待下次到斗六附近執勤時,再入美地一遊了
takemehome96 wrote:
騎過古坑、集集的綠色...(恕刪)


對啊當天,本來計劃是要騎到台中的,怎奈一路貪玩(我的時間控制能力很差),所以只能騎到二水換火車了
那個228紀念碑
曾聽朋友提起
朋友的外國友人說阿這看起來像是眼鏡蛇
以西方國家的觀念看來眼鏡蛇代表的是復仇
marpha巴哥的blog http://blog.xuite.net/cinagro/blog

百萬大富翁 wrote:
那個228紀念碑曾聽...(恕刪)


雖然細看真的有點像眼鏡蛇,但個人以為其創作意涵我們應以原創去詮釋,畢竟所謂復仇之意,那是外國人的意像,我們不必去在意,而大部分的受難者家屬心中的痛與不堪,應是已過數十載,雖難受難者名譽已被平反,或補償,但真像仍被刻意隱瞞,而真兇也未受到譴責,把為個人逞權慾之暴行全歸為時代悲劇...



marpha wrote:
上星期,我也騎了一段...(恕刪)


欣賞了你的部落格後,車埕真的很美,這次的路線真有點相似。幾年前剛開始騎車時,我曾騎著我的小白(小折),由彰化老家出發,經八掛山的139縣道下名間,到集集、水里、再左轉台21到日月潭,再經埔里、國姓、草屯回到彰化。

水里--車埕--日月潭這條路線我沒走過,看了你的部落格覺得很不錯,那天應找個時間來去走走...謝謝你

Jeff又去玩了...
JeffHuang0802 wrote:
雖然北部這些日子天氣...(恕刪)

看完後還蠻想帶我女兒去集集看火車的說...

「旅行不是為了孩子會記得這趟旅程,而是我們旅程的回憶裡有他們。」 - 網友分享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