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熱騰騰的入山許可證,繼續沿著新中橫公路(台21線)前進,在陳友蘭溪橋94K處左轉進到十八重溪橋旁的郡大檢查所(海拔約650公尺),停好車,卸下單車,將入山許可證交付員警,員警以遙控器打開鐵門,正式開始久聞的郡大林道之旅。

郡大林道入口處鐵門

入口處公告牌之一

入口處公告牌之二
郡大林道原長約83公里,但目前僅能通行至32K處的郡大山登山口(海拔約2,860公尺),其後的路段則因道路坍方無法前進,23K處的望鄉工作站(海拔約2,320公尺)是山友的中繼站,許多登山客前一晚會在這裡紮營過夜,隔天一早再攀登郡大山,而愛好騎車的車友,當天往返者,若從0K啟程,通常會以此為終點,若從中間的10K、14K或15K(水泥路終點)開始,一般會在此稍事休息後,續行至登山口再折返。
我們從0K騎到23K望鄉工作站,當中除17.5K及18.8K之後有約200公尺及300公尺長的緩下坡外,一路攀升,直線上升高度1670公尺(累計上升高度1,683公尺),平均坡度達7.3%(每公里間的平均坡度及最大坡度詳下表)。目前路況,0K~0.15K柏油路,0.15K~1.6K破碎水泥路,1.6K~15K水泥路,15K~23K碎石路(部分髮夾彎及19.7K之後1公里為水泥路)。

郡大林道0~23K高度表

郡大林道每公里平均坡度和最大坡度表
郡大林道沿著十八重溪蜿蜒而上,長蛇般的涓涓細流,隨著高度的增加愈來愈顯渺小,然視野也在行進間開闊了起來,陳友蘭溪愈拉愈長,新鄉、羅娜、久美、望鄉和同富等地,依序進入眼簾。沿途林相多變,山巒疊翠,景緻美不勝收,猿啼、鳥叫聲此起彼落,宛如競技場般熱鬧,當耀眼的陽光從樹梢灑落,更是絢爛奪目。這是一條美麗的林道,只是路況不佳,我們又是林道新手,上山不容易,整整花了5小時,而下山同樣也是難,費了2小時,一趟下來,手臂差點震斷,且頸椎僵硬,腰酸腿痛。

0K起點

十八重溪及十八重溪橋---危橋,暫停通行中

陳友蘭溪橋

破碎水泥路

十八重溪景色

林道及十八重溪

3K---水泥路

十八重溪及陳友蘭溪交會處

沿路不斷出現的髮夾彎

4.5K落石區

5K附近落石區

6K

杉木林

林道層層而上

8.4K廢棄的巒大115林班駐在所

9K

11.5K---騎一半了

12K---路面青苔濕滑

14K前髮夾彎---最陡路段(最大坡度20%)且路面濕滑,後輪空轉打滑2次,下馬牽車

14K---許多車友以此為起點

路面積水濕滑

15K---水泥路結束,碎石路開始

遠眺新鄉和羅娜

小心翼翼

奮力向上

林道、新鄉及羅娜

遠眺羅娜、久美、望鄉和同富

18K台灣杉神木

19K後的鐵門

20K---最後3公里倒數計時

水泥路段

21K---剩2公里

22K---剩1公里

22.5K---剩500公尺

目標在望

日本神社---恭奉太子爺、土地公及山神三尊神像

日本神社及紅檜神木

23k---停車登記處,右側為天上聖母廟

右上林務局望鄉工作站,左續行往郡大山登山口

林務局望鄉工作站

吃完泡麵和飯糰午餐,下山前請巡山員蕭先生幫忙拍照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