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能補拙之奮力向上篇(台18與21連線春騎之嘉義到阿里山)
勤能補拙之再接再厲篇(台18與21連線春騎之阿里山 經塔塔加 到水里)
五月初來到菊島澎湖出任務,長官有交待執行任務要低調再低調,所以一切只能從簡,保密更是必要。因為是小規模低成本的單兵任務,所以不能讓我帶著軍用「悍馬傘兵車」以C130運輸機空降到澎湖。於是此行只能搭民航機渡海了,既是民航機跳傘特技表演當然就省了(我也不會)。不僅如此,因為要低調、要秘密,所以軍用制式裝備(運輸機、艦艇、悍馬)全都捨去不使用,所以「傘兵車」也理所當然的換成其孿生車種--民用的「SWISSBIKE大白」了。
來上飛機了(大白早先已經打包送上飛機了)

經過了藍天白雲,青山綠水的飛行

終於抵達了馬公機場,大白出關了

準備離開機場


澎湖群島位於中國大陸與台灣之間的台灣海峽上,是台灣唯一的島縣,共由數十座島嶼組成,澎湖縣轄馬公市、湖西鄉、白沙鄉、西嶼鄉、望安鄉、七美鄉等6個鄉鎮,其中望安及七美獨立於海上,往來交通需靠交通船,全島面積約127平方公里。由於具有先天地理與港灣的優越特殊條件,自古即為軍事要衝及重的移民中繼站,是台灣開發最早的地區之一 。
澎湖群島因開發得早,所以有早期移民的傳統聚落,為順應環境而發展出的特殊風土人文,又因位居軍事要衝,故尚留有異國統治時期殖民與軍事防禦的空間地景。除了上述人文景觀外,在自然景觀方面,澎湖更有特殊雄偉的玄武岩地質景觀,為國際地質專家建議爭取列為世界遺產或設置為國家地質公園,種種的空間地景呈現了澎湖悠長的歷史與豐富的文化特色及多樣的風貌。
現在的澎湖產業多以漁業及觀光為主,其實漁業也可以是觀光的一部份,而觀光主要又以人文、自然景觀、及水上活動為主。其中水上活動,因大白及孿生兄弟「悍馬傘兵車」是屬陸上車種,不諳水性,除了借助船舶轉進外,下水就免了。也就是說,這次任務只要是陸地上的,都儘可能把它列為本次任務攻堅的範圍,所以它包括了,漁業的主要設施—漁港,古蹟遺址、傳統聚落、特色建築、經濟建設、自然景觀等。
5月7、8日星期六、日二天,在澎湖逐漸進入旅遊旺季之時。且暖身先導活動「花火節」已於4月25日在其觀音亭海灘高調的拉開序幕。利用假日遊人如織,混入群眾、扮身遊客,隱身於街市進行任務。加上顏色、配備均屬低調的「大白」,與長相安全的我,這樣應該不會引起他人側目吧!
原計畫要在這二天來完成澎湖環島任務,行程的第一天安排的是馬公市及湖西鄉。第二天為白沙、西嶼二鄉。規畫路線主要是繞著海岸走,希望能暢遊一些指標性的漁港(我查到的資料,澎湖有大大小小漁港42座。這樣子的數量可能比台灣本島還多)、聚落,及自然景觀,探訪當地的人文、風情,預計總里程要達200公里以上,希望這樣子的路線能對澎湖有絲毫的一點認識。如有閒餘再搭乘艦艇(誤會了應該是交通船才對)前往桶盤嶼完成陸海空聯合勤務。但是後來想法改變了,不如早點出發一天把它騎完,隔天就可帶著大白搭船去南方四島,完成海陸空聯合勤務豈不更完美。只是天不從人願,我這散客買不到前往南方四島的船位,只能作罷。
既然南海四島之旅無法成行,也不能就此閒著,把時間浪費在旅館裡發呆。由於昨日在西嶼東台之後的路程是摸黑的,所以在之後路途上只能拼命的踩踏騎車,經過的景點都無法拍照留念。到此一遊,卻無法留下影像,供老來回憶,總會有所缺憾。於是在街上租了一部摩托車補課去,雖然一樣是騎著車,但今日的摩托車並沒有比昨天的單車舒服多少。因為早上起來只覺得自己走路姿勢不同平常外,沒有其他痛苦的感覺,可是坐在摩托車座墊上的肌肉卻有點灼熱與疼痛感,唉!這下才意識到,我的小屁股經過了昨日長時間的自虐與摧殘後,可能已經開花了,再加這曬熱座墊的煎煮,就差沒孜孜作響成了香煎牛排而已,真是

在單車遊澎湖記敘之前,先來介紹些跟一些與澎湖有關,或在馬公市中心的東西,希望由這些事物能讓看官們對澎湖有個概略的印象。
天人菊,澎湖的縣花,在澎湖,或城市、或鄉村、或花圃、或田野處處可見它的蹤跡


仙人掌,紅色的果實,可以打成汁汁,做成冰,是澎湖特有,等你來嚐嚐

仙人掌的果實

仙人掌汁(紅東東的,是不是補血啊?)

海產,澎湖是個島縣,四面環海,漁業不論是撈捕、或養殖都很發達,海產自然新鮮
玳瑁石斑(澎湖的縣魚)

螺及蟹

海膽

魚干

特有蔬菜
絲瓜

白茄子

JEFF買給公主們的貝殼

咾古石(或咕咾石呢?),澎湖特產,是珊瑚石灰石、它是早期的化石珊瑚礁,海底珊瑚死亡後骨骼堆積在一起,經過幾億年的地殼變動,海底隆起所形成的岩石。澎湖人把它拿來當建材,或藝術創作素材,可以當建材蓋房子、築圍牆、擋風砂、做園藝、劃界線,在澎湖處處可見,是澎湖的特色之一,不過好像已經禁採了。






人文遺址
眷村入口處的精神標誌

人去樓空的眷村--篤行十村

張雨生紀念館、潘安邦的故居就在眷村裡頭

張雨生紀念館

潘安邦的故居

古蹟與老建築
媽宮天后宮,為一級古蹟為全台最早的媽祖廟,建於1592年,至今已有四百餘年的歷史


城門順承門,建於1887年

城牆遺址

中央老街





四眼井,俗稱四孔井,據稱開鑿於明朝中葉,距今四百餘年,目前仍水量豐沛,為馬公最早的水井

高雄關稅局馬公支關

馬公老郵局--在很早以前郵電是一家人

警察文物館

藝品店(藝品店多是澎湖的特有物品, 如文石、菊石、珊瑚、貝殼等具有當地特色的東西)

澎湖的特色路牌--可愛的海豚路牌, 站立在馬公的每個路口, 指引著我們這些外地人的方向

澎湖漂亮的警察巡邏箱, 這可能是全台僅見的, 也是我第一次看到經過美化的巡邏箱, 醒目漂亮, 有地方特色

澎湖的小吃, 說實在的, 此行來澎湖, 感到最不便的就是吃, 雖然澎湖海鮮店滿街是, 大宴小酌皆適宜,但這可苦了我這孤獨的小老頭一個, 我只要簡單的一碗麵,或輕食即可, 叫菜的方式, 我一個吃不完的
阿華滷菜、排骨面

澎湖肉圓

花火節,澎湖縣以觀光立縣,觀光收入是澎湖經濟的一大枝柱,澎湖為了推展觀光事業。每年在四月底開始為期二個月的花火節活動。活動期間的每星期一、四晚間在馬公觀音亭海邊進行節目表演,並在9:00施放15分鐘五彩繽紛的煙火,吸引觀光客。
觀音亭---施放煙火的場地(因為我未帶腳架,所以照片會有手震問題,傷眼請見諒)
觀音亭的拱橋

觀音亭的自行車道建在海堤上

澎湖有許多自行車道,但不少路線是這樣無預警終止


除了自行車專用道以外, 其實澎湖的其他馬路也適合騎車, 但是一些鄉間的小路, 常會帶你進墓園, 據觀察, 澎湖居民對於祖先墓地的選擇是很有彈性的, 不受拘束的, 如果這會影響騎車興致的話, 就乖乖的走大一條的路吧!不要太隨興
白天的觀音亭

觀音亭附近的夜景





觀音亭的火樹銀花、萬紫千紅





第一漁港(漁人碼頭)





夜景


星期六的澎湖是個大好天氣,可以確定今天會是個烤肉行程,所以防曬要確實(但事實證明效用不大),水分補充要足過。夏季太陽出來得早,清晨的陽光可以是比較和煦,早一點出發騎車會比較舒適,今天的計畫是以逆時針方式,儘量沿著海岸線來做澎湖環島之旅,出發,清晨五點,太陽尚未完全昇起(我也算是一頭勤奮的牛,老牛一頭)…..
菊島之星,踏板才踩了兩下,就先來到今天的第一個景點,位於第二漁港中間的「菊島之星」是由縣政府所建造,澎湖區漁會承租經營的一個大型的船型建築物的賣場,裡頭設有紀念品、名產賣場及餐廳。


第二漁港,沿著「菊島之星」前的漁隆路往東騎去右轉興港北街,一大早人們便很忙碌
阿桑們正快速的處理鳥賊墨魚

而處理剩下的白色骨架(我不曉得它的正確名稱)則一籮籮的堆置在岸邊,不知是否有其他用途

另一頭是製冰廠,卡車司機忙著裝載碎冰塊

岸邊豎立著”危險”的警告標誌,提醒人們勿越雷池一步,以免落海

南海遊客中心---繼續沿著堤岸繞著港灣走,轉了個彎便來到南海遊客中心,前面是遊艇碼頭,前往桶盤嶼、虎井嶼、萬安、七美的遊客要在此搭船,因為時間尚早,所以尚無遊客前來,只有一些工人在洗刷艇身。


公共車船管理處的碼頭與「南海之星」交通船

不遠處的第三漁港及剛卸下的漁貨


離開了第三漁港再繼續往前行,一下子就到了熱鬧的漁市場,市場裡的漁販販賣著各種漁貨,大部份是我不知道名稱的魚
熱鬧的馬公漁市場

炸彈魚,這是我請教魚販得知的,也就是做罐頭的鰹魚,都是大尾的啦…

鯊魚(老闆娘超nice,說要抓起來讓我拍照,我說不好意思,不麻煩)

蝦姑頭

小管,身體呈現半透明狀態,似乎是在告訴我們它很新鮮

還有其他形形色色的魚,看起來都是新鮮貨




魚很大,你處理不了沒關係,這裡服務很好,要殺、要切、要剁都可以


碼頭上的外籍漁工正在整理釣線


釣線一串串

碼頭一座連一座,港口一個接一個,再走到隔壁的馬公港去,拍拍對面右側的中油彩繪儲油槽,再眺望遠方的南海遊客服務中心,都是一水之隔而已
對岸右側的中油彩繪油槽

在左側,只隔一水的「南海遊客服務中心」及停滿遊艇的碼頭

正要進港的漁船


辦理登岸手續中


接下來是「案山漁港」,它位於馬公港的西南方漁港的規模比較小,有一些造船廠群聚在這裡
照片看去一整牌都是造船廠


出了漁港,接到縣道205走了不到1公里,馬路似乎到了盡頭,前面是一個營區,地圖上寫著海軍馬公基地(因為是軍事基地,為保密防碟我就把相片給特效處理了(事實上是我拍糊了))

205號公路到了營區門前來個大轉彎,今天我不是來當兵,也不是會客,所以車隨路轉,往下一站是前寮漁港騎踩踏而去


民宿

繼續沿著海邊的道路踩踏,來到一處景觀較特別的地方,都過了頭,才意會它也是一個民宿

過了船屋民宿之後,跳過了石泉漁港,直接到了菜寮漁港,

在這裡可以眺望海上牧場

在另一頭我看到一位老伯在溼地裡不知在撿拾什麼東西

較遠處的溼地則養殖著青蚵

這時才6:30,辛勤的漁民即已開始工作了

蚵殼堆積得像一座小山

而岸上的一長排的涼亭,則提供遊客烤肉設施

上了一個小斜坡,斜坡上是豁然開朗,有著開闊的草坪的一個小公園


來到了井垵漁村
這是一家玻璃纖維製品廠,我們看到的是色彩繽紛、顏色鮮艷的獨木舟

社區裡的人家,就把魚乾鋪曬在馬路上,讓陽光以紫外線來消毒滅菌,真是天然啊!怎會這樣呢?不過我們也不必擔心啦,看來這些應該不是給人吃的,因為它們只有魚頭和骨頭,沒有肉了。

接下來我們正式到了井按曬漁場,這裡曬的魚乾才是給我們吃的,這魚乾是置放在鐵篩子上面曝曬,也有專人看顧,看起來乾淨多了,你我也好下肚


蛇頭山,位於馬公風櫃北端的半島上,登上山,可以俯瞰海灣、遠眺馬公市,觀看四嶼島。過去這裡曾是舉足輕重的軍事要地,尚有軍事碉堡的遺蹟,1622年荷蘭人曾在此築城,是台灣最早的紅毛城,不過目前其遺址,除了紀念碑外,已難辯認。



松鳥殉職將兵紀念碑及碑文


荷蘭城堡遺址


頂天立地,繼往開來(廢棄的崗哨及碉堡)
快艇往來於澎湖南海各島,前面是四角嶼


遠眺風櫃西漁港海灘

剛好遇到風櫃國小校慶運動會

風櫃聽濤, 在這個地方我完全沒聽到什麼濤聲, 可能是因為今天風平浪也靜吧?所以如是風和日麗的日子,這個地方就省了, 但這只是我個人的偏執而已, 各位聽聽就算了

晾風的河豚

青灣仙人掌願景公園,這裡似乎少有人在此停留,目前只有我一個,還是因為目前時間尚早,或許也是因為它目前尚未完工所致,這我就不得而知了


青灣的柱狀玄武岩(在青灣仙人掌願景公園的一側)

嵵裡海水浴場


面對這麼美的藍天、碧海、白沙,大白也想要下去玩玩,但JEFF狠心的對它說:「不可以,因為沙灘及海水都對你百害而無一益,它要好好保養身子,我才能帶它遊山觀海,攬勝賞美。」,大白則以一貫的無言回應我。

在離開了美麗的嵵裡海水浴場後,雖然我拒絕大白下沙灘玩耍的請求,但它仍盡責的奮力往前行,載我繼續往下一個景點行去
希臘邊境民宿

山水沙灘


山水村一隅

離開了山水沙灘後,在到鎖港前右轉轉進一條小路,來到一個不知地名的地方,只因google earth上有照片說這裡有一個地景叫鎖港海蝕洞,結果看到的是一個海蝕平台,有許多釣客在那地方垂釣,而這個平台則是由一根根斷列玄武岩所構成,它們景然有序的排列著,遠觀有一點像豆腐,也算是有趣。


鎖港(因小管魚會真接游入港內,所以原名小管港),鎖港子午塔(北子塔,南午塔),引碑文說明:「鎖港里鎮山子午寶塔,層層相疊,數數相壘,舉登九尊,永保久久。」
北子塔

南午塔

鎖港的釣小港魚船,船上裝滿了集魚燈

鎖港紫微宮

馬公海水淡化廠

蕭瓜庫房

往隘門的路旁好大的一顆足球

隘門沙灘---好大一個沙灘,有一群年輕人在打排球,遠處有也有群人在戲水,這樣子的藍天碧海,這一群無憂無慮的年輕人,真讓人羡慕,想自己如果像他們那樣年輕有活力那該多好。


林投公園,走進去後到了海邊是豁然開朗,另有天地(隘門沙灘)


尖山火力發電廠的大煙囪

澎湖商港龍門碼頭區,介於尖山漁港與龍門漁港間,尚在大力施工闢建階段,進入工區安全性的顧慮比較大,所以到此拍個照即回頭轉往下一站菓葉漁港

菓葉觀日石碑到了,再走騎大約300公尺,就到了菓葉漁港

觀日公園及沙灘的牌樓

菓葉觀日樓民宿

又是座廢棄的碉堡營舍,類似用途的建築,這一路看了不算少,但這一棟最有FU(蒙FRANK LU指正,並引用其說明, 此應為殘破的灰窯因前人利用珊瑚礁、貝殼碎片燒石灰而得名.當地人以咾咕石搭建房舍外牆咾咕石間的縫隙就用石灰填滿.後來因為水泥業興起石灰產業逐漸沒落.而果葉灰窯是現存最壯觀的一座, 謝謝FRANK LU)

在往奎壁山遊憩區的產業到路旁有一排風力發電機

靠近仰望,還真是高聳入天,風葉轉動嗡嗡聲,令人生畏,還是趕快離開,莫在此逗留

不一會兒,奎壁山地質公園

奎壁山清澈的海水



車子很快的又騎踩過了北寮、青螺、西溪三個漁村,這是在北寮漁港拍的

在沙港的北極殿前看到了一群蝦子和不知名的魚在做日光浴
除此,路旁尚有一間看起使人感覺清涼的建物,如果是賣飲品,真想停下來消消暑



在繼續往前走的道路遇到了用色大膽的興建中民宿

進出村庄的海豚之鄉牌樓, 它那天馬行空民安樂,海市蜃樓迎太平的對聯不禁叫人莞爾。

村外大馬路旁的「東昇戲院」,寫者這裡曾有繁華的時候

澎湖有許多這樣的供水設施,肩負著澎湖居民的用水需求,

往白沙中屯中正橋右側的一個島嶼(蒙FRANK LU指正, 此島為雁情島, 多麼詩情畫意的名稱)

遠望中屯的發電風車


維修中停止運轉的風車

另一個角度的風車

合界社區

合界海灘

OK路旁的白沙講美海堤公園,

又是一個地中海風的民宿

澎湖水旅館


3987
歧頭遊客中心

赤崁漁港

補網

我的大白它不要補網

北海遊客中心

遊客中心旁的玄武岩

跨海大橋到了

跨海大橋橋頭左側的通梁公園

跨海大橋的舊橋墩

跨海大橋西嶼端的代表西嶼的漁翁塑像與公園


道路左側山丘上的西嶼精神堡壘

小門漁港

漁村裡曬的是什麼?這形狀很特別,實在看不出它是什麼東西,經詢問後才知是魟魚

小門嶼村前玄武岩地形





小門地質公園






小門鯨魚洞


可口冰城及其仙人掌冰淇淋,紅色的仙人掌果實、綠色的是葉子,黃色的是花製成的,其實論口味,只有紅色的較過。

二崁聚落
1088、1089、1093、1101、1107、1115









海上的定置漁場

內垵村內的塔公塔婆

915內垵遊憩區
917


4016古蹟西嶼西台

外垵放牧的牛群及羊群1004, 1077


4018外塹地標

漁翁島燈塔到了,這是今天最遠的景點了。燈塔始建於1778年(清朝乾隆43年),目前的西式圓形鑄鐵造燈塔樣貌是在1874年重建。




塔區內有大、中、小型霧砲三尊,其中大、中型霧砲屬英製前膛鑄鐵砲,小型砲為德製七公尺五後膛砲。


這是不是可以稱做海天一色呢?

西嶼餌砲,建於日據日期,是偽裝欺敵設施,用來欺騙當時的敵人(美軍飛行員),進而達到保護附近真正軍事設施。

餌砲遠處廢棄的砲陣地

這條路义路可以直下外垵漁港,只是它實在很陡,所以禁止車量往下走,實際看了之後,確實很陡,Jeff向來膽小,所以只好牽車下坡。不過反過頭來看,由下往上騎應該會很好玩,但Jeff是連下坡無能,上坡就別提了ORZ。

Jeff量了一下坡度14.8∘吧!我心中的南台北諸位神人們(輝仔、小徐、阿良、JJ、好野人…等無坡不爬的前輩們,你們一定會喜愛的),最近再加一個女神阿卡XDDDD
4069

由下往上照片

由上往下的照片,中間圍牆的那個缺口,據說是被下坡的車子給撞出來的

西嶼東台(天已經黑了),雖然天已經黑了,預定路線還是要跑完。



兵舍的通風口

雄偉壯觀的大菓葉柱狀玄武岩,著實讓人感動這大自然的偉大


在這裡遇到同是從台灣來的車友,一行十來個人

竹灣的造船業

盤根錯節的通樑古榕

中正橋西側的巨大圍牆(在橋的另一側也有同樣的圍牆)

大圍牆附近的一個堡壘型建築,在這裡忽然從圍牆裡竄出了二隻惡狗,眼露兇光,對我衝來,朝我直吠,這時我人單勢薄,不得不拼命踩踏,以求脫身,那知這二隻惡狗見獵心喜,欺負我這孤家寡人的,緊追了我二、三百公尺,還數度逼近,差一點追上我,搞得我事後兩腳發軟。唉!這是我此趟澎湖行惟一的災難,這些日子我感受的澎湖人們的友善,但他們養的狗,實在叫人不趕恭維。

潭邊村的潮間帶溼地



河豚,來到潭邊村,逛到了漁港,在附近的民宅邊剛好看到了有人在殺河豚。JEFF沒吃過河豚,但對會把自己身體鼓得圓圓的河豚一直覺得很有趣,所以就好奇的停留下來觀看。針對JEFF的疑問,老伯說這種河豚沒有毒,氣味很好,說著說著,說要送我三隻,拿回去煮白水,再加點米酒及薑絲調味,就很好吃了。對於老伯的熱情,JEFF連忙致謝,但這出門在外的我無福享受。
尚味鼓氣的河豚

鼓了氣的河豚

老伯宰殺河豚的特殊手法

許家村及其彩繪牆



東衛石雕公園

溼地

安宅

和散那民宿

騎車,常常騎到摸黑,這趟明明是一大早就出門的晨騎,變成日騎是早預料的事,但夜騎就ORZ了,也因為變成夜騎,所以很多照片就沒辦法拍了,後剩的路程也只能不停的趕路了,以致於後來有些相片是在次日補來的。看來這拍照和騎車之間,還是要好好的自我調整一翻,必要取得一個平衡點,才不會老是出現這種日以繼夜的冏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