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右線經台3、大溪雖會增加幾公里,但對「全馬」者而言,仍是小菜一碟。
若有風火輪的加持,無論是左去右回,或是右去左回,都彷如一塊蛋糕般可口。
如果取中線直搗黃龍,那可就不輕鬆。這條越嶺路,岳界稱之為「五寮尖縱走石門水庫」。
如要完成此路線,請專車接送是最理想的做法。
獨行者兩地接駁相當費時與麻煩。
有人利用公車接駁,有人商請專人送一程,有人兩地放車互相接駁,有道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四月四日心血來潮,獨自一人也來去試試滋味。
昨夜下了一場雨,出門時依然飄著絲絲細雨,本規劃來趟「牌子山縱走北插天山」。
車行至龍岡圓環地面是乾的,臨時變更計畫,停車於大溪豆花旁的空地,啃著饅頭配上葡萄乾,填飽肚皮準備衝。
一切就緒,跟著感覺走吧!由後車廂取出小折,「五石縱走」我來了。
清晨5點57分抵達合作橋五寮尖登山口,並未停留休息,直接踏上石階拾級而上。

步道沿途架設許許多多的拉繩,巨岩一座接著一座,讓人毫無喘息的機會。

困難地形接二連三的出現,叫人措手不及,難以反應,進度嚴重落後。

經過一處休息區,不遠處就是五寮尖、龍鳳山登山圖4的位置。

克服了一座陡峭的石壁,更艱難的卻又在後面等著你。

踏上岩稜,強風一陣接著一陣,如履薄冰,絲毫不敢大意。

著名的牛背與峭壁雄風,真是一大考驗。



山不轉路轉,觀察、思索、突破在絕境中找尋出路。


抵達茄苳樹十字鞍部,終於可以鬆口氣。


登頂五寮尖,隨即原路返回往龍山巖而行。

緩坡下行一小段來到五寮尖、龍鳳山登山圖最後的點(10),也是往玉觀音的叉路。

過此往龍山巖的山徑屬名三峽步道,而非五寮尖步道。
路徑稍差,但護欄、拉繩具備。
天然浮雕奇景,不具慧眼又無審美觀的我,實無法將景物之壯觀表達一二。


進入龍山巖公園範圍,周邊設施較齊全,著名的五尖十景無心欣賞。

霧雨中抵達龍山巖大殿,還有門牌號碼喔!


花了將近5小時才完成這段路,元氣卻已大傷。在此避雨兼午餐,並和廟祝話家常。因霧氣太重怕傷害「神明金身」所以宮門虛掩防止濕氣大量進入。
補足體能後,下行經過龍山巖大停車場,抵達通往金面山的叉路口。依今日的天氣、體能、裝備只要再轉入山徑,鐵定會在金面山就結束行程的,這點自己很清楚。所以,選擇繞遠路利用單車的特性,沿著公路快速的向前推進。

由於不清楚往十三分山山腳下的產業道路入口在哪裡,只好推進到台7乙14K處,由盤古宮上白石山。
途中有一叉路通往白石埤,是聰明者的捷徑,像我這種愚公,只好儍儍的沿著產業道路走到盡頭,再入竹林小徑,順著小支稜繞行至白石山。



接上白石山主稜,指標、路條、路徑相當清楚,這裡已屬大眾化路線,假日遊客如織。今日只有一個瘋子在此遊蕩。


雨中的白石山,濕滑的岩稜行走不易,幸有林大師所架設的繩索可輔助,否則真的是「爬」山。



有驚無險走完全部的岩稜,平安的下抵登山口,順勢快速的推進到百吉林蔭步道,暫借小販的賣場避雨進食。


行一段百吉步道,至越嶺高點,取左入山徑平緩易行。推進的速度非常理想,經一段長繩區就是頭寮山。



頭寮山腳下有一哨亭和哨兵的休息水泥屋,這是戒嚴時期的產物。


溪石亭是一處寬敞的平台,非常理想的休息處。

溪洲山,此行最後的山頭,行程已抵達尾聲了。

下行之路平緩寬敞,雲霧中衝一下真是過癮。

抵達水井苗園叉路口,取左由電塔下方鑽行而過。


一路之字下行接上苗圃的聯絡道。

細雨中壩頂遊客稀少,取道石門由台3乙返回停車處,結束今日之行。

五寮尖縱走石門大壩(三鐵版)
五寮尖到石門大壩這條長稜,最近相當熱門,據個人所知已有不少隊伍,以不同的方式挑戰這條長稜。
本人曾在4月4日以單車越嶺的方式挑戰,雖有摸黑下山的心裡準備。但因天公不作媒,半路下起綿綿細雨,基於安全考量。在龍山嚴之後,捨棄稜線改由道路推進,由盤古宮上白石山再循稜經溪洲山,由石門苗圃到石門大壩完成行程。
對於跳過龍山嚴至十三份山這段稜線,相當耿耿於懷,總認為這是一趟不完美的行程。思索著有一天一定要憑藉一己之力,走完這條金面山全稜才肯罷休。
要獨自完成這條縱走路線,接駁的方式是最大的考驗與難題,沙盤推演是必要的。
方案一:汽車✚單車。這是自己獨攀時最常用的一種方式,也是最便捷的方法。先開車至石門大壩,然後騎著單車到合作橋五寮尖登山口,下山再開車將單車載回。
方案二:汽車✚慢跑。開車至合作橋放下登山裝備,然後將車停於百吉步道口,跑步至合作橋開始登山的行程,下山時再沿環湖公路返回停車處。
方案三:單車✚慢跑。靈光一閃,既然可以汽車✚慢跑,為何不能單車結合慢跑。或許這樣機動性更高。別人玩的三鐵是單車、游泳、慢跑;把它改一下單車、慢跑、登山,豈不是另類三鐵。
這個構想很有創意,值得嚐試一下,那就用第三方案來自我桃戰吧!
0310:踏出家門。到達百吉隧道口,解決民生問題後展開今日意想天開的行程。
0428:慢跑迎接黎明的降臨。
0621:合作橋五寮尖登山口,金面山全稜我來了。
0627:途中遇見一家五口,三代同堂相携來攀登五寮尖。兩位女童爬的興起,直呼這裡很刺激,比遊樂區還好玩。不知後面更好玩的路段她們是否能承受。
0717:抵巨岩牛背,一旁的獨立峰相當搶眼,五寮尖主峰尚在遠處,戰戰兢兢的拉著粗繩垂降峭壁雄風。
0736:知名的蜘蛛網斜壁,已鑿出踏腳點,架設輔助繩可輕易通過。會車就有點麻煩了。
0741:茄苳樹叉路,由右側山谷路直攻山頂。
0749:登頂五寮尖,小休、進食後再出發。
0759:龍山嚴步道叉路口,取右行,步道護攔拉繩俱全,山友較少利用,遠不及五寮尖大眾化。
0832:天然石浮雕區,屬龍山嚴五尖十景,無心賞景繼續向前推進。
0842:抵達龍山嚴,進食後,向廟方化緣,補足行動水,感恩呵!
0858:經過停車場,踢柏油路下行,經一水泥產道,於轉彎處產業道路有明顯的路條指引。
0913:易出錯叉路口,此處由右側翻越主稜後有明顯的路徑,想當然的會隨之向前推進;正確的走法是要立即上稜而不是下行。
0927:沿稜前進會遇到斷稜,左腰繞經過冷青草區,接上主稜,油桐花灑滿地,有點踏雪尋蹤的感覺。
0953:十三分山叉路口,右下大迴轉的清晰路徑通往金面山,今日的目標是金面山全稜,怎可錯過這位大主角,不假思索的取右行。
0956:右側有藍天的指示牌,這裡是昔日五寮尖縱走金面山腰繞路叉路口,現已被稜線路取代。
1009:經過二處叉路口,繼續腰繞,最後由稜尾拉繩陡上金面山。照例休息補充體能。
1058:勤勞的筍農已將種植面積延伸拓展到主稜,還吸引一群山豬到此覓食,在十三分山山頭仍能清楚的聽到豬叫和狗吠的聲音。
1106:下抵優美的孟宗竹林,下方就是產業道路,道路空曠處為一叉路口,左側的竹林路是稜線路,路況漸差,大部份的山友都選擇路況較佳的產業道路,當然我也是其中的一位。
1118:產業道路盡頭,右側循稜通往石厝坑山,今取左往白石山前進。
1129:白石山,今日天氣不錯有很好的視野,連陽光也來湊熱鬧。
1147:林大師別墅,巧遇北聯隊的鍾大哥,人生一大樂也!朱姓山友伸出援手補足我的行動水。這樣就不必下百吉隧道進行補給,可以一路給它沿稜衝到石門大壩,實在太感激了。
1238:道別熱心的山友與鍾大哥,離開白石山取右下樟樹區,經過打鐵寮古道入口,隨及渡溪走稜。
1250:石龜坑山。當初跟隨北聯隊開發此路線之後又走過兩次,所以對路況及入口處知之甚詳,推進的速度當然就不受影響了。
1319:上上下下無數山頭,終於抵達百吉林蔭步道,接下來往溪洲山的步道,已屬大眾化路線,寬大清晰好走,很篤定的今日的行程必可超前。
1336:頭寮山。回望來時路,還真的有夠遙遠,小休後續行。
1414:經溪石亭,一片寧靜。不多作停留俏俏的離去。
1421:巧遇桃園長青的會友,鄧大哥這位百岳 英雄,也來溪洲山健身。
1433:無三不成禮,今日第三位不期而遇的山友,是上星期在溪洲山初次見面的桃岳王姓山友。那日我們是夫妻倆人,他獨行。今日剛好角色互換,我獨行,他携眷上山。
由於王姓山友也是登山、單車的雙棲達人。經常參加平鎮晨騎團的活動,話題一扯開就沒完沒了,大概是志同道合吧!
1442:漫長的征戰路,帶著一身疲憊抵達溪洲山。不遠處另立有一殖產局三角補點的基石。
1450:接下來的下坡路是超棒的off road路線,若遇覆蓋一層薄霧,那景緻就更加優美。電塔處的叉路口,右上山徑往石門水庫壩頂,穿越電塔通往水井苗圃,可迅速接上道路,是玩單車越嶺的最佳選擇。
1451:觀景點。尾稜已不遠了,一旁的山友觀天象說快要下雨了。真如他所言,午後陣雨不多時便來報到。
1523:和一群山友在愚公亭內躲雨、進食。行動糧也消化一空,救急的營養口糧仍未動用。
1556:溪洲公園通往雲霄飯店石板步道旁的超大涼亭,平時總會聚集眾多遊客或山友,午後的陣雨一下子就把眾人趕下山。
1607:富麗堂皇的雲霄飯店,風光不再,現已淪為廢墟。
1612:石門壩頂,如願的走完金面山全稜,接下來就慢慢的晃環湖道路。
1746:踢了1.5小時約8公里的馬路,終於返抵百吉隧道口。好禮加在,在此罰站13.5小時的鐵馬並沒有落跑,仍痴痴地站立原地等待主人的歸來。
1930:於頭寮小七來碗關東煮,配上老婆的愛心饅頭,撐飽了肚子,一路殺回中壢,結束今生第一次非正式的鐵人三項行程。











2013/11/02 五石縱走
剛好有空,再來玩一次五石縱走。
中壢至合作橋這道開胃菜,花了近三小時才啃完。
小休片刻,五石縱走的主蔡就要上場。
70分鐘攻上五寮尖,和上一回差距不大,這大概就是自己的極限。
沿稜降至龍山嚴,補足了行動水,再出發。
至金面山叉路口的路況,相較下稍為差一些,但還算清楚。
由尾稜登上金面山,小o一下直奔十三分山。
穿越孟宗竹,借道產業道路快速推進至白石山。
下白石埤塘途中,幫山友拍團照。閒聊幾句,對今日的行程直呼不可思議。
在百吉步道入口,買了幾根芭蕉。再補上一瓶運動飲料,要價30元,貴的有點離譜。
溪石亭前產道遇見長青羅大哥賢伉儷來健身。隨之又和發哥與阿超相會,他們倆要在溪石亭午餐、泡茶,悠閒的渡過假日時光。而我卻長途奔波不得閒,沒辦法,自己愛找罪受。
抵達溪洲山,推進的速度還算理想,但也僅在預估值中,仍須持續努力。
愚公亭前老婆來電關切,回她約16:30可回家。
下抵環湖道路,進入派出所再將行動水補滿。
抵達五石縱走的終點石門大壩,時間是12:03比期望的時間晚了三分鐘。
此後熱線不斷,經過多方商討,敲定行程的終點為龍潭。搭著妻舊的便車,滿載的返回天送埤老家,慶生狂歡至凌晨。
05:47五寮尖登山口—06:57五寮尖—07:32龍山嚴—08:31金面山—09:04十三分山—09:25白石山—10:05百吉步道口—11:10溪洲山—12:03石門大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