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池上
NS300K經過
環島也路過
但是你
可曾停留
是否駐足
或是你
停留只是為了休息
駐足只有品嚐美食
池上的美
好似村姑一般
驚鴻一瞥
無法細細體會
池上
不止美在好山好水
更是美在安靜祥和
池上
不是只有美味的便當
還有讓人悸動的美景




環島路過池上轉進大坡池,被大坡池的景色吸引,臨時決定在池上落腳。
池上大坡池為收攬海岸山脈和中央山脈雨水,以及匯集附近溪流和地底湧泉所形成之天然湖泊。
終年不凅,湖畔遍植荷花,並且留有大片綠地,沿湖造景涼亭湖光山色,實為勝景。
環湖設有湖濱步道及單車專用道,偶有民眾跑步或騎車其中,祥和悠閒令人嚮往。
湖畔有一竹筏碼頭,停有數艘遊湖竹筏,可惜未見船家。旁邊大片草地,其中一棵鳳凰木姿態優雅,未見其他遊客沒人可幫我照相,只好將單車牽到草地上與鳳凰木合影到此一遊,但卻意外表現出一番孤寂的景象。
大坡池湖面寬廣

單車道旁另有人行步道可供遊客行走

單車道沿湖而築,並留下大片草地

湖面草地安靜悠閒


湖邊種植荷花



遠方山脈山嵐,湖面倒影,美景當前心曠神怡

單車道寬廣平整

大片草地

隨處綠地

湖邊鳳凰木姿態優雅

匆匆騎車環湖一圈,傍晚時刻天色漸暗,趕緊尋找住宿地點,等待明天時間從容再來仔細欣賞。
在台20甲和台9交會處,找到退輔會經營的台東農場,房舍雖舊但很乾淨,價格合理,佔地又寬又廣很滿意。
台東場區佔地遼闊,建地達15,637公頃,另有育苗區,合計3公頃餘。
內部以辦公大樓為中心,員工櫥餐、宿舍、生產場房,原料庫以及文康、車庫分佈兩側,樓後原為魚池,後改建為網球場。
廣場有銅像,場區空地經精心設計,有自強園、標本園、噴水池、花園等,蒼杉翠柏,滿園常青,百花時放,環境之美有「池上公園」之稱。
場史館有豐富的古農具,綠地有現代農機其演進展示,均富有教育與觀摩之價值。
晚餐在街上買個有名的池上便當,又到便利商店補給飲料及物品。東部小鎮都有相同特色,晚上沒有燈光聲色,街道安靜冷清,回到農場早早就寢。
退輔會台東農場


民宿外寬廣無比

我的房間就在大棵鳳凰木下

單車停靠方便,也可牽到室內

房內擺設雖不豪華,但也是窗明几淨

隔天清早起床後趕緊換裝,想要再次造訪昨天傍晚的大坡池,另外再加碼環圳單車道。
在便利商店解決早餐後,輕裝騎車離開台東農場前往大坡池。
清晨的池上街道車子很少,只有幾位農民騎單車或機車路過,沿著台9線往北騎,看見橫巷切入,眼前即現大片稻田,東部海岸山脈就在眼前遠處。
已經早上六點,可是太陽被海岸山脈檔住,還不見蹤影。
山嵐橫臥在山脈中間,收割完畢的稻田,映射山脈的倒影,煞是美麗。
不久之後,太陽終於露出臉來,忍不住拿起相機猛按快門。
小路兩旁的稻田開始耕種下期稻作,路邊種植粉紅色小花,遠處稻田中偶見耕耘機以及農民在耕作,靠著農民辛苦耕種我們才有好吃的池上米享用。
清晨的池上街道安靜無比,好像一切都靜止了

太陽尚未露臉,遠方即為海岸山脈

太陽露出光影,可惜小DC功能有限無法手動調整,下次再訪攜帶單眼好好拍攝一番

還是有日出的FU(自我安慰)

日出後的街道依舊安靜

台9線旁的鄉間小路,路邊種了不少小花

遠山、紅花、檳榔樹,蠻有詩意

耕耘機雖是陽剛,配上小紅花前景,柔和不少

遠方村落農民已經開始耕作

於清晨時刻再次探訪大坡池,景色依舊迷人,令人留連忘返。那棵鳳凰木屹立在池邊,大片草地透著清晨的陽光另有一番景色。
湖邊荷花趁著柔和的陽光也都露出花瓣,風吹擺頭,讓人忍不住駐足欣賞。
池邊清風徐來偶有騎車或跑步民眾,還有釣友在池邊垂釣,好不愜意,東部朋友緩慢悠閒的步調真是令人嚮往。
橫臥在東部海岸山脈的山嵐,由於陽光的滋潤漸漸褪去,天空也隨著太陽的步伐漸漸露出湛藍。
在這平靜的湖畔享受著寧靜。
清晨在大坡池騎車,是一種享受,更是一種修為。
享受--
沒有吵雜的車聲人聲,只有蟲鳴鳥叫聲,還有風聲,風吹草動樹動的聲音。
修為--
沒有紛紛擾擾的雜事,只有放下一切,不被煩事困擾,好好沉殿放空自己。
往大坡池前進

路上並無人蹤

大坡池入口路邊稻田

大坡池入口


美麗安靜的單車道

單車道旁草地


鳳凰木孤獨矗立在湖邊,孤傲挺立


湖邊步道



清晨的荷花露出美麗的花瓣


湖邊釣客,賞景釣魚真是享受


迎著陽光驅車騎在單車道



盛開的荷花


大坡池遠眺池上

擋路了,沒關係清晨大坡池只有我一個單車客,好似此路為我開





湖畔涼亭,如果能在此露營一定相當愜意

環湖步道


右方有表演平台

踏著陽光,吹著涼風,悠閒地輕踩踏板慢慢騎向環圳單車道。
池上環圳單車道,沿著灌溉的溝渠修築而成。地勢平順,驅車其中路面平整好騎,沿途欣賞農田風光,並且可以看見池上田野特殊的景象,每區塊稻田旁豎立告示牌,標示稻米達人的姓名以及得獎事蹟。沿途並設有觀景平台、造景花架等休息區。
被池上的美景吸引,不知不覺已快要9點了,趕緊返回住宿點。
環島之行,很多人匆匆路過池上,或是稍作停留休息,吃個有名的池上便當,真是可惜。這裡值得留宿一晚,細細品味一番。
其實僅有一晚還嫌不夠,只是還要繼續下個旅程,我也只好無奈離開。
向池上環圳單車道前進

環圳單車道入口

沿線闢建休閒涼亭


右方即為灌溉溝渠

前方遠處依舊是單車道

另一種花台涼亭

單車道四通八達

單車道兩旁盡是稻田



很有特色的稻米達人告示牌


清晨耕作的農夫,辛苦了

隨手按相機快門,四處皆美景




先人的智慧--樓上觀景涼亭,樓下利用灌溉溝渠洗衣服


回到農場,沖澡整理行李,退房後告別工作人員。退輔會雖然是公家單位,但是農場人員蠻親切的,或許是東部人熱心熱情的特質,一點都不會讓人感覺冷漠。
路過池上名園—杜園,順道造訪。
實業家杜俊元夫婦,將家族的碾米廠改建成中式庭園。
園區佔地2000餘坪,假山、假水、小橋流水,還有黑瓦白牆紀念館。
後方還闢設植有200餘種藥草植物的溫室,以及大片綠地,供遊客休憩。
雖然面積不大,園內花木扶疏,整理得井然有序相當精緻,值得一遊。
整裝告別台東農場

順路造訪杜園


園內花木扶疏,井然有序





紀念館




藥草植物溫室


離開杜園後,騎車南下繼續下個旅程。
雖然還有台糖池上農場、池上牧野度假村、池上桑蠶休閒農場尚未造訪,但是也只能期待下次的相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