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棒的文章 按個讚!!有一些內容敘述,這裡小聊一下.."仁愛國中所在的台地下方即是春陽部落,也就是當初起義六社之一的荷戈社,這樣就可以很清楚兩部落之間地理關係。"現在的春陽部落是過去的荷戈社(德克達雅群)無誤,不過現在的居民卻不是過去的起荷戈社後代,起義六部落(德克達雅群)分別是馬赫坡社(Mhebu)、塔羅灣社(Truwan)、波阿崙社(Boarung)、斯庫社(Suku)、荷戈社(Gungu)及羅多夫社(Drodux)[11]等6部落,在事件落幕後,遺族都被遷到今天的清流部落(舊名"川中島Alang Gluban),而現在居住在春陽部落的居民,則是舊時日本人獎賞參加討伐的味方籓的道澤群(也是賽德克族)的獎勵.至於靜觀部落,則是屬於賽德克族裡的德魯固,現在花蓮的太魯閣族也就是從這一支分出去的.
marclin180 wrote:有一些內容敘述,這裡小聊一下.....(恕刪) 非常謝謝您補充這些資料!有關歷史上的過往並非我們規劃路線的主軸,因此沒有多加註您所補充的訊息,畢竟這裡每個族群均為自己的群體生存而奮鬥,更何況當初是日本殖民者背後所引發這個大風波。我們的路線較以原住民各族移動或相互的關係來規劃,尤其是地理位置,因此,這次路線包含了托洛庫、道澤以及德克達亞群(舊址)各部落(社)。起義六社的文字,是便於車友辨識各部落之間的地理關係,因為從戰事、打獵等聯絡上,跟地形關聯度一定最高,因此以霧社事件起義六社的位置,搭配現今實際道路、河谷、山脈,很快就可以將這一帶的路線記熟。若造成誤解,還請見諒。未來的路線會有一次前往清流部落及附近景點,另外,立霧溪、木瓜溪流域的太魯閣族也都會進行,屆時還請您多予指教,感謝~Eddie
takemehome96 wrote:來到霧社,走訪合歡與...(恕刪) 力行主線跟翠峰支線,小的我已經好久沒去過了,就算是以前我也只敢騎著我的迪爵125慢慢前進,騎單車去探險,我想都不敢想,路況如何前輩一定清楚,真是配服前輩有如此的勇氣,5分奉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