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

<突破10萬點閱>三貂嶺生態友善隧道,一條令人難以自拔的自行車道/我們向有關單位申訴全紀錄

不管正反意見透過討論甚至辯證,這工程的脈絡已經越來越清晰,但查證及統計耗費的時間精力甚鉅,畢竟寫一句不精確的文字或許30秒,但我做求證得30分鐘,因此非必要不會參與太多討論,在此版我還是以提供完整資訊為主。

由於不同平台各有其值得參考之處,從流量可以看出這議題是否擴散,由留言可看出大眾觀感,由帳號可以看出發言者背景,因此將我收集的數據分享供想更深入的朋友參考:

社群、媒體數據 (統計至2024/5/19止)

三立新聞台FB影片
標題:新北自行車道「鋼筋鋪設」! 車友控易卡輪子

新聞長度1:38
16萬次播放
415則留言

台灣.用騎的最美YouTube頻道
標題:一條令人無法自拔的自行車道,三貂嶺生態友善隧道_我們向有關單位申訴全紀錄

影片長度45:21
3.5萬次播放
189則留言

Mobile01單車論壇
標題:三貂嶺生態友善隧道,一條令人難以自拔的自行車道/我們向有關單位申訴全紀錄

主文約15,000字
6.5萬次瀏覽
240則留言

媒體報導家數

11家網路媒體新聞露出
1家電視媒體報導 (三立)


自從開版到後來辦快閃約騎,主訴求很清楚,也陸續將補充資料放上來,由於01論壇的回應是按照時間序出現,一旦發言的則數多,看文時會比較吃力,建議後來的網友可以利用01「只看樓主」的功能快速回顧整個事件的發展。

這功能也可以用於參加討論的網友,理解他們的論述及其脈絡。後續若有新的整理,我也會在此繼續補充,再次感謝您的關注。

台灣.用騎的最美
虎皮KKK

辛苦了,查證永遠比只會幻想抹黑的人辛苦10倍。

2024-05-20 15:52
takemehome96
takemehome96 樓主

過一個月對照一下數字成長:三立16(+0)萬次播放/432(+17)則留言,YT3.8(+0.3)萬次播放/215(+26)則留言,M01有7.2(+0.7)萬次瀏覽/256(+16)則留言

2024-06-20 15:11
WOWO88 wrote:
為了從下面打光作了兩邊的超寬側溝,填平起碼多出80CM


先是隧道內使用溼滑抓地力差的生鏽鋼筋當作路面
再來為了這個"造景"打光效果將路面寬度縮減到不足3米
自行車騎士為了安全通行自然會想要開啟頭燈照明前方路面
結果派人在隧道內阻攔禁止騎士開啟頭燈
說這樣會干擾蝙蝠生態, 開啟頭燈是不允許的

既然覺得自行車開頭燈會干擾蝙蝠生態要禁止
那隧道裡設計那些佔據寬度又比我頭燈亮n倍的造景打光
是在hello?

蝙蝠生態從頭到尾都只是拿來製造輿論壓力的假議題
takemehome96
takemehome96 樓主

由數據看,大家透過一番努力,已經擺脫各種假議題的糾纏,終於讓三貂嶺隧道回到「自行車道工程」這個框架下。議員在議會質詢與工務局局長交鋒時,即是鎖定在這個框架下,所以局長想用言詞帶開已經沒有那麼簡單了。

2024-05-21 11:21
看看三貂嶺的另一件荒唐的法律.
kilroyyick

[笑到噴淚]逼人犯法[鬼]

2024-06-03 21:23
prozacist

也算是三貂嶺隧道自行車道開啟後的蝴蝶效應吧,使得通行這座平溪線鐵道橋的人數大增。

2024-06-04 8:41
老阿公 wrote:
看看三貂嶺的另一件荒...(恕刪)

平心而論,走鐵路橋開罰,法條沒有問題。

但以當地實際情況來看,既然有車站人的往來是必然,因此Tony大被開罰太冤枉。這裡需要另蓋一條橋,但若要蓋橋,新北勢必與台鐵協調,包含是誰出錢,也要取得土地使用權等等。聽起來有些複雜,但旁邊就有個現成的案例,因為既然新北可以在屬於台鐵的三貂嶺隧道來個三億工程,直接在峭壁打樁搞棧道,所以再蓋一條根本不難,只是為與不為而已。
台灣.用騎的最美
老阿公 wrote:
看看三貂嶺的另一件荒...(恕刪)

通常,看到這種禁制牌我都會尊重.
何況價碼都寫得清清楚楚了.
其他人都沒事,不代表你也會沒事.(何況Tony是名人)

我的經驗是
任何禁制或警告標示都有其道理與必要.
當這些禁制與現實有衝突或落差時
就是相互溝通了.

鐵路法,說真的有幾個人會明白?(但價碼很高就是)
通常,有罰款的禁制牌都會列出法源與價格.(舊的可能來不及更新吧!)

我到過平溪去放天燈.
對那種鐵道就在家門口的景象印象深刻也新鮮.
當然,商家與火車的默契也非常好.
列車來臨前商家都會告知並維持秩序.(歐美日韓其他外來遊客並不知情)
火車沒出現時,鐵軌就是逛大街的模式.

我不知這些是否也違反鐵路法?
同在基隆河畔的車站,待遇似乎不同.

謝謝Tony大"以身試法"警惕未知的人們.(我現在才知道)
影片前段若加英文警語(類似以前的版權.分級宣示)
對外國遊客可多些幫助.
prozacist

那座橋的禁止通行標示應該是最近一年內才設立的,我2022年底去的時候還沒有,這也難怪常去爬山的TONY會不自覺的就給他走過去。

2024-06-04 8:38
leone823

也是.TONY也另外拍了一部十分車站的實境片,2017我到十分車站時那些禁制牌我都沒發現到,TONY的影片則特別交代出來.公部門的頭殼跟庶民確實是不一樣.[偷笑]

2024-06-10 11:52
地方政府向中央以建構自行車道的名義申請了經費,結果拿這錢去蓋了一條不適合騎車的生態步道,這是經費移作他用吧...
leone823 wrote:
通常,看到這種禁制牌...(恕刪)

看了有關三貂嶺鐵橋罰款後續,覺得這真的有夠離譜,怎麼說有夠離譜?我們先參考以下引述的新聞內容來推敲背後原因:

https://udn.com/news/story/7266/8009511

「台鐵北區營運處下午接受中央社記者採訪指出,3月21日國民黨立委廖先翔邀經濟部水利署、鐵路警察局、新北市府、瑞芳區公所會勘達成共識,由台鐵提供土地、水利署配合、新北市府新設計1座行人便橋,以利民眾通行。」

如果有去過這裡再對照新聞內容,就會知道這問題已存在幾十年,就只是一個居民基本通行權利,竟然還需要如此大費周章才有機會取回。

原因很可能就是要建橋得跨多個單位,在各單位互踢皮球下才會拖成這樣(經費不是大問題,因為對面都可以花三億搞個自行車道),核心理由就是當地居民人數無幾,即使有聲音也不會被重視。

這次為什麼會有機會?

是因一位具有聲量的YTR被罰款,而且有技巧的拍了兩支影片才有平反的機會。

反觀就在不遠處的「三貂嶺生態友善隧道」,我們拍影片搞集會遊行,想取回不過是自行車道最基本的「安全」、「便利」,喊了半天只有一位議員願意挺身相助。

車友畢竟人數居弱勢且又不是當地人,所有條件都相當地不利,因此騎往「三貂嶺隧道自行車道」之路,看起來還很遙遠。
台灣.用騎的最美
Tony 的影片總算讓睡夢中的政府稍微有些動作了.

台最奇葩車站
至於三貂嶺隧道的問題,或許可找願意支持的 youtuber 拍片,持續給新北市政府壓力.
別忘了,很快縣市長選舉又要到了,.....
老阿公 wrote:
看看三貂嶺的另一件荒...(恕刪)


這就是台灣社會多數的觀念,
1.我紅線停車,因為我急,是國家逼我違規停車!!
2.我看到禁止標誌來是要走,因為我就是要走,是國家逼我違反法律!!
3.有人覺得遵守規定很荒唐!!

很多人做錯事都是『被逼的』!!
但是,很多人賺錢工作不是被生活壓力逼的!吃飯,不是被飢餓感逼的!運動,不是被自己的逼的!

或許,有人騎車也是被逼的

問一個國小6年級的學生,看到『禁止標誌』要如何?停下來改條路走,還是繼續走!
小孩都知道要遵守規定,但是,成年人卻視而不見!!
別說成年人了,連名人都是如此!!

我總是認為『違規者』是少數人,但是違規者就是有一種力量讓別人以為違規的是多數人,然後,違規是對的!!讚!
jsmz

有蝦米碗糕以為別人有色盲,以為『同一件事情,只有他那一種敘述方式』你是蝦米碗糕的話,你就自己對號入座[笑]

2024-06-14 15:55
jsmz

我不鼓勵違規,我也不認為違規是一件值得宣傳的事情,『外地人』憑什麼以為自己可以和『當地人』一樣每天違規?當地人,誰在炫耀自己『違規,沒被開單』?

2024-06-14 15:57
takemehome96 wrote:
因此騎往「三貂嶺隧道自行車道」之路,看起來還很遙遠。

目前看來似乎如此.

朝令有錯,夕改又何妨.這句話曾被調侃過.
但知錯(或不適)且能夠去改正.
這種氣魄足以一竿子打翻那些只會調侃的作為.
  • 3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