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山海, 四隧連騎 約騎
詳情
活動主辦人:Eddie Chen
松山車站 (臺鐵)
時間長度:9 小時
公開 · 所有的 Facebook 用戶和非用戶
這是第一階段,是與想帶更多好友前來深訪的您一次約騎!
A. 背景說明
由於這是長期抗戰,能持續運作是關鍵,所以除議題設定明確,路線(也就是約騎)要以車友常走為基礎,這樣才能讓每次約騎皆可聚集人氣,也可讓車友享受騎行樂趣同時,以沿途良好體驗去對照三貂嶺隧道的不友善。
因此這次要邀請經常帶著車友或家人單車旅行的您,一同騎走這條北台灣的經典路線,期望可以讓您理解這個原本可完整串接新北與基隆的深度路線,卻因三貂嶺自行車道設計不當而被腰斬。
完成體驗後,除為下一次約騎做好準備,也建議前往googlemaps對三貂嶺生態友善隧道留下評價,讓日後想前往的車友參考。
B. 這次會特別停留的關鍵景點說明請參考以下影片,建議出發前務必觀看:
【黃金山海、四隧連騎_景點說明】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3D0UiHSpMk
C. 路線地圖:https://reurl.cc/j3yjWy
D. 高度圖 (Velodash):https://velodash.page.link/wX8F
E. 集合時、地:2024/3/3 (日) 上午 8:00 於松山車站前環島1號線起點前集合出發
F. 午餐地點:雙溪 (自理)
G. 萬一參加者較多,增加一處中途集結時、地:中午12:00 於猴硐遊客中心前 https://maps.app.goo.gl/s9zHkqXM2AUeuUNn6
H. 結束地點:福隆火車站
----------------------------
I. 重要提醒:
一、三貂嶺隧道需預約,請車友自行前往官網預約,預約11:30~12:30這個場次,預約網址:https://thedarkline.ntpc.gov.tw/index.aspx
二、由於回程兩鐵車次額度有限(抵終點福隆車站約於17:00左右),建議準備攜車袋比較有彈性。
三、本活動為自主約騎,無交管、領騎人員,請自負安全並預先熟悉路線以防中途迷路。
四、騎經三貂嶺隧道特別注意事項:
1. 務必注意輪胎陷落鋼筋路面。
2. 進入登記拿出手機時要拿好,掉下去就沒了。
3. 可以的話帶雙襪子,走過積水路面濕了可以更換。
4. 不要穿卡鞋,因為萬一卡在鋼筋間隙就糗了。
5. 隧道內非常暗,務必準備前後燈。
五、由於東北角天候較不穩定,會於3/1 (五) 傍晚以最新氣象預報決定是否成行。 顯示較少
台北市

看到舊三貂嶺隧道自行車道的設計者這麼喜歡報名拿國外的"步道"獎項,這政府的自行車道因為他失敗的自行車道設計,而阻擋了台灣的自行車道路網成為世界級的自行車道旅遊路線,不曉得他會不會因此改變心意不要再假生態之名,實際上卻是扼殺舊三貂嶺隧道的自行車道功能的做法? 畢竟看到島波海道成為全世界愛好騎車的人士趨之若鶩的旅遊路線,及當地蓬勃發展的單車租借及觀光產業發展,和一個只能看十幾隻蝙蝠,和水溝裡的小魚小蝦,短短3公里的生態步道相比,讓單車淡蘭路線,淡水到頭城,這120公里的自行車路線,不要因為三貂嶺到牡丹這段的山岳阻礙,而失去成為平坦好騎的親民單車旅遊路線,為臺灣創造可以吸引全世界遊客的可能性。
這位美國的單車youtuber多年前也有來台灣騎了一段時間的車,從台北走106縣道去九份、大稻埕到淡水的自行車專用道、東眼山、太魯閣他都有騎過,也都給予不錯的評價。這是他騎島波海道的全程路程景影片,在這影片中段,他還對台灣的自行車道念念不忘,期待之後再次來台灣騎車:
prozacist wrote:感謝prozacist回應,說很來無奈也很生氣,當年是愛媛縣中村知事來台訪問,當時的巨大董事長劉金標先生向他建議可以發展自行車業,以自行車來增加人與人之間的交流,進而發展出不同於別市鎮的觀光特色,在這之後,愛媛縣開始一系列改革,才有如今舉世聞名的島波海道。
最近接觸到一些日本單...(恕刪)
參考新聞:
https://www.nownews.com/news/2289997
而且島波海道成名後,台灣不管中央還是地方政府,已經不知組了多少團去觀摩,結果自行車道還是弄得哩哩拉拉,真可說是人比人氣死人。想到單車淡蘭雖然經典,但它是跨新北市、台北市、基隆市、宜蘭縣四縣市的路線,光是協調各縣市政府,就可以搞死一票有心人。
因此如果台灣連三貂嶺隧道這種花了三億卻違背經費目的離譜情事都可以發生,我真的不敢想他們有那樣的眼光看到這路網價值。


然後提醒這條"自行車道"是由rows of steels with wide gaps構成,不適合穿卡鞋來騎,那這是哪門子的自行車道啊! 不明所以的外國人還會以為是騎進工地,剛綁好鋼筋但還沒灌漿吧!

至於那個積水區,拍照是很好看啦,不過除了拍照好看以外,不知道意義何在?
而且要走在上面就要先讓鞋子濕掉,然後就只是在官網加註說最好要穿防水的鞋子,假日出去順遊的景點,又不是下雨天出門或是去朔溪,還要特地為這個準備一雙特別的鞋,這根本就是擾民嘛,還不知道積水區有沒有在清潔維護,不然積水久了長了一些東西也會容易讓人滑倒,這裡至少應該在邊邊做一條高於水面的通道,讓不想踩水的人可以通行,只要通道的鋪面顏色選擇妥當的話,也不會影響拍照效果太多。
板凳鼓手 wrote:其實前幾天又有車友在鋼筋路面摔車受傷,但新北市政府只會對媒體說:
真的是很腦殘的設計,...(恕刪)
「至於車友反映有自行車、輪椅卡住的狀況,新北市府表示,確實曾有零星個案,目前針對路途轉折處已另鋪鐵板,避免卡輪可能性。」
引用自此報導(訂閱型新聞):https://vip.udn.com/vip/story/121942/7829165
看到這樣的說詞,套句網友說的,全預約管制不過只是在控制受傷人數罷了。
台灣.用騎的最美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