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SCOTT ebike 台灣上市了?? 加映 ACER 小電車 ebii



2021年Orbea的X35雖然沒有X20的設計先進, 但五通處也很順, 不會感覺下管特別粗大或是有轉折. 至於電線則是有黑色蓋子保護住, 不會裸露. 當然整體一致性的設計還是X20比較先進啦!
bakafish

這樣來看TREK真的比較混[XD]

2023-05-31 14:10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Pntxx2_uxQ&ab_channel=1818%E9%BB%84%E9%87%91%E7%9C%BC

這是買到山寨車嗎 好奇發問
Monte920 wrote:
不會啊, 因為後輪在轉, 但你不踩踏, 後面飛輪不會轉, 所以馬達就沒有助力了, 要再踩才會有助力.

既然一樣是不踩踏就沒有提供助力,那Fazua的重拖感就單純是馬達的問題了
難以理解的是,中置馬達,不踩的時候跟傳動系統就完全無關了
那麼重拖感究竟怎麼產生的,是重心的問題?
不是馬達方面的專業,不知道這是中置馬達必然會有的,還是馬達設計可以避免的
又或者問題根本不在馬達,而是花轂和棘輪?
現在看起來Fazua有被TQ搶奪市場的態勢
不知道捷安特還想堅持用自己的系統多久
ALLEN HO 0302 wrote:
https://www...(恕刪)


Scott 的山寨貨在對岸挺多的,一般是在廈門地區仿製..

正廠貨在東莞附近代工,算是SCOTT唯一的代工廠,合作超過20年了,這一家台商的技術應該不會製造出這麼不堪的產品..

合理懷疑是山寨貨吧..


Hi 大家好,先介紹Mahle,其品牌的發音是「馬類」,是輕助力電力系統的專家之一,騎上它,你比較不累。

上個月我騎 Mahle X20 從人止關到武嶺,236wh主電池加上增程電池,整路大多是使用第二段及第三段助力模式,到3275m牌樓還剩約18%主電池的電力。

可能大家好奇,騎電輔車爬坡會打破路線紀錄,或是說比阿凱的成績還快嗎?
如果純爬坡而且電力無限,那是有機會的。但如果是平路或丘陵地,在電機速限的緊箍咒下,體能好的人騎跑車應該會比較快。

而我這次是單人上山,也是新車首航,在有電池焦慮的情況下,助力模式開的相對保守,從人止關到武嶺約37公里,騎了2小時43分,平均心率147 BPM,運動的效果蠻好的。這樣的時間並不算快,但重點是,到了峰頂,雙腿仍是鮮活的,也沒有累積太多的疲勞感,跟先前我騎武嶺盃拼成績的、體能耗盡的感覺差很大。

如下幾點也跟大家說明:
1. Mahle也提供可免費下載的APP,裡面有許多可客制及進階功能。
2. X20系統必須使用Mahle專屬BB,可以量測扭矩及RPM,並提供功率值。
3. X35系統是使用裝在飛輪鎖蓋的RPM感測器,當騎士在踩踏帶動飛輪時,才會啟動電輔助力。因此,在滑行由於飛輪不會轉動,因此不會提供助力。
4. 無論是X20還是X35,都相容於市售主流齒盤組,包括Shimano, SRAM等。
5. Mahle系統的跑車,由於是輕量化的輕助力系統,乍看之下看不出是電輔車,最容易辨別的是裝在上管的控制器會亮燈號。

以上資訊,希望對大家有幫助,謝謝
weilong58425

哥真是太專業了!不知道這樣的電輔車台灣哪裡買得到呢?看來看去就只有閃電捷安特美利達真的好看的基本只有閃電其他品牌台灣能見度都超低不知道是透過什麼方式引進台灣的呢感謝!

2023-10-04 1:31
alanscycling wrote:
上個月我騎 Mahle X20 從人止關到武嶺,250wh主電池加上增程電池,整路大多是使用第二段及第三段助力模式,到3275m牌樓還剩約18%主電池的電力

請問是預設的助力嗎?
三段分別是多少?
謝謝您
幫有興趣了解續航力的車友們問的
還有,這台是歐規的嗎?(提供助力的時速上限為25 kmh)

SCOTT的官網資訊比較奇怪
圖片上有增程電池的那款RC,電池寫236Wh,增程電池是171Wh,這樣total是407Wh
但在TECHNOLOGIES頁面中則是寫增程電池為208wh,total 460Wh
而非RC的電池是250Wh,沒有寫能附掛增程電池
alanscycling wrote:
上個月我騎 Mahle X20 從人止關到武嶺,250wh主電池加上增程電池,整路大多是使用第二段及第三段助力模式,到3275m牌樓還剩約18%主電池的電力。



感謝分享!

X20的主電池有236Wh 與 350Wh兩種, 看你的下管很細, 我猜應該是236Wh那種, 再加增程電池171W, 所以是407Wh.

Mahle的三段每段若都是全力輸出下大概是多少? 原廠沒寫清楚. 以我的粗略估計, 大概是1/3, 2/3與3/3. 電輔車最大的用處是爬坡, 如果是平地, 增加的均速很少, 最多是增加2~3km/h.

以我X35的經驗, 沒有增程電池的話, 大部分是平地(小於6%以下的坡)的情況下, 開第一段助力大概剛好100公里, 加了增程電池, 那大概是165公里. 所以算你平均約12~16%的坡度, 開二到三段的助力, 跑了37公里還有18%的電力應該算是相當合理.
bakafish wrote:
現在看起來Fazua有被TQ搶奪市場的態勢


Fauza的馬達電力系統相當不錯, 但是日常操作太麻煩, 雖然它已經被保時捷收購, 但仍保有德國人控固力的死腦筋, 如果沒有變更設計的話, 會被淘汰我也不意外. 它的App調整參數很多, 有人員的踩踏瓦數相對於馬達的瓦數, 也可調瓦數增加的陡度, 可以調整不同曲線. 對進階者很有用, 但對初學者就會覺得太複雜, 也可能不容易調好. Fazua每次充電都要把下管電池打開才能充, 而且打開還要點手勁, 不是那麼容易開, 它可以換電池, 但無法加裝增程電池. 難怪Trek與Pinarello採用他們三年後就說bye bye了!

我最近跟Trek的店家聊, 他們說TQ的電池與馬達都是固定的(像Mahle一樣), 操作起來很簡單, Trek技術人員相對之下需要提供的維修也減少, 所以TQ會受歡迎不是沒道理的. 唯一的缺點, 就是馬達力量差. 它的規格是50Nm, 帳面上只比Fazua的55Nm差一點點, 但顧客從Fazua換成TQ的, 每一個人都嫌TQ比較無力. 這個是從規格上看不出來的.
Monte920 wrote:
X20的主電池有236Wh 與 350Wh兩種

這也是我覺得奇怪的地方
Mahle原廠官網的確是這樣寫,但SCOTT官網卻出現不一樣的數字


Monte920 wrote:
電輔車最大的用處是爬坡, 如果是平地, 增加的均速很少, 最多是增加2~3km/h

這看廠商怎麼設計
我的Hyena系統,目前我自己的設定一檔15%,二檔45%,三檔75%
自己規定平路只能用一檔,超車或爬坡才能用二檔,三檔不准用
用一檔我通常騎到時速26公里,二檔就可以輕鬆達到32公里的助力限制
對腿力好的人來說,騎一般公路車,平路輕鬆破30
國內法規限制只有在時速25公里以下能提供助力,所以即使開電也沒用
電輔最大用處的確是爬坡

由Hyena的APP圖形顯示,它的設計邏輯是先平分為三段,每段33%
再自行設定每一段的上限,而下限就是1%,34%,67%

按照圖中顯示,一檔應該是1%到15%,二檔則是34%起跳到45%,三檔是67%到75%

且按照Hyena之前給我的回覆來看,助力的確不是固定輸出
「系統的輸出是跟著您的騎乘行為及時反饋的,並非固定輸出。
凱納的 E-Bike 系統使用扭矩傳感器檢測您施加在踏板上的力,並將此數據以及電機的反饋、當前的時速等多種訊號,發送至系統控制器,然後透過系統的智能演算法處理這些數據,轉化為最終電機的驅動,進而提供更自然的騎乘感。」

大致上來說,踩越用力,助力會給得越多,所以輕鬆騎省電,用力踩耗電
weilong58425

Hyena的踩踏感覺真的很不錯40Nm的後輪穀電機騎乘的力道比100G 350W那顆號稱好想也是40Nm來得有力許多!App功能更強介面也滿美觀

2023-10-04 1:37
如下幾點說明供大家參考:

1.這台是歐規速限25km/h。
2. 正確 - 電池寫236Wh,增程電池是171Wh,這樣total是407Wh。電池的型號名是iX250,所以我直接寫250,實際電容量是236Wh。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