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下看過周遭太多父母因為沒時間
所以小孩吵鬧就塞電腦,塞錢,塞零食....
任何能滿足小孩的物質都好
只為了換取小孩的"乖巧"

樓上許多大大提到不吃青菜不是嚴重的問題,長大就會改變
這不盡然正確

如果沒有改變的動機
(例如意志到自己因此便秘,因此身體差,因此得腸癌....)
就很難改變
換言之
因為長輩的溺愛,長大後得在外磕磕碰碰受到挫折
才會有機會修正自己

樓上已經有許多的"過來人"提供了不錯的方法
在下就不再多述
有句話說"三歲定一生"
這不是沒道理
樓主目前最大的問題是如何克服"障礙"(你的母親與妻子)
正如許多大大所言
小朋友很精靈,很會"看臉色",有人撐腰,權限又比你大,要改正他,簡直不可能
另外
要管教小孩,管教的人也當以身作則
小孩子的學習能力超強
如果不能做到讓他信服
那勢必"壓不落底"(台語)
在下在小孩挑食這方面的應付方式是
給他固定的分量(吃完可以再按營養比例增加)
如果他不喜愛吃,或拖拖拉拉不吃
那就乾脆不讓他吃,繼續留到下一餐,一直到他吃完為止,才有新的食物可吃
(在下也經歷過小孩偷把食物倒垃圾桶,水槽...)
在下的確很嚴苛,一板一眼沒得商量(一讓步就開先例,之後小孩定當討價還價)
照表抄課,甚麼時間該幹甚麼就要幹甚麼,不過有罰有賞,提早完成可以自由活動(做他自己愛做的事)
小朋友倒是習慣了,也不覺得難過(在下算是苦盡甘來,不必像從前一樣盯得辛苦,他已懂得配合)
還能講出一些哲理
(他說自己將來不想上天堂,也不想下地獄,因為那都是騙人的,只有活著最實在,他希望能永遠不死,一直這樣快快樂樂活著,可惜人都會死,所以就享受現在吧!)
很難想像這是八歲的孩童吧!

沒錯, 偏食問題不大(誰小時後不挑食?), 但是失去原則,過份溺愛與縱容的影響就很大了!
根據我的觀察, 現在人因為生的少, 普遍對小孩都是縱容寵愛較多, 做規矩責罰的少
也許跟坊間所謂主流的教養論調一味的宣揚"愛的教育" "溝通代替說教" "耐心代替打罵"等有關
但是 我要提醒一句
小孩是自己的, 未來教育成敗的結果也是你"自己"承受, 跟其他人都無關
平時真心關懷 該堅持原則的時候就堅持(這其實不容易做到),以後小孩長大也會了解你是為他好
跟太太長輩一定要好好,鄭重的溝通孩子的教養方式, 有些點一定要堅持, 總不能所有的人都扮白臉吧
現在社會上太多例子都是小時過分溺愛 長大令父母流淚捶心肝了
所以, 堅持下去, 你是"父親"不是路人, 對於孩子的教養你絕對有"義務"也有"責任"參與扮演好你的角色
加油
與你共勉
3個孩子的爹
因為小孩一出生
每年都會有1-3個月要出差
最長一次一口氣出差半年
雖然時間沒版主久
但可以體會版主回家後希望為自己家庭及下一代多做一些事的心情
以下是小弟的建議
1.先建立自己身為丈夫、爸爸的權威
這一點,是要讓你媽媽、太太知道,你雖然過去常駐外地工作,但是不代表你沒有資格參與家中事務的"決策",注意喔,我用的是決策而非討論,不是要你權威似地"決策",而是告訴他們,所有決策都必須與你討論後一同決策,當然,同時也應該建立樓主自身在小孩面前的權威
2.找出婆媳不積極讓小孩吃菜的原因
樓上有人提醒,可能是婆媳兩人中也有不愛吃青菜的因子,要先知道他們不積極的原因才能對症下藥
譬如常常餵食青菜,但小孩就是不吃,久了就放棄了,這時候,樓主自己要考慮"自己出手"由自己餵食,才能體會他們的無力感,但同時,也唯有自己扛下餵食青菜之責,才有機會改變現況(餵食小孩也真的不只是太太跟媽媽的責任,爸爸也該參與)
3.找出小孩能接受的食材
以我兒子為例,有些菜"草味"重,他就比較不愛,但是水分多的就OK,所以一開始可以嘗試不同的青菜種類,看有沒有機會"找出"小孩較易接受的青菜
或者,有些小孩超愛寶寶果醬(番茄醬),有些青菜可以與番茄一起炒,增加酸甜味,也有助提高食用意願
樓上還有不錯的建議,譬如將蔬菜剁成泥混到飯裡,像我小時候就很愛吃媽媽炒的青江菜飯
回到樓主的標題"逼小孩吃菜"
建議應該先透過其他形式嘗試
但如果多次嘗試未果
就要回到第一點,將"小孩一定要吃青菜"這一點變成家中共識
不然
就是讓小孩都不要吃
我想總有一天便便會便不出來
屆時再來溝通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