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l-lee wrote:
1. 2010年後西方大藥廠多半不做新藥研發
因為研發這一塊根本入不敷出, 已經做不出賺錢的藥可以回收研發成本
請問以西方大藥廠都做不太出來可以賺錢的新藥的狀況下
哪輪的到台灣可以賺這種錢呢?
醫藥研發經費抗衡非常可觀
縱使傾中研院一年百億預算全投入生技醫藥
也無法與西方單單一間大藥廠的預算抗衡
2. 因為大藥廠體認新藥開發已經太難
因此不如直接掌控銷售管道直接獲利來的方便
如果台灣或其它小國家真運氣好到有賺錢的新藥發展成功
光是要進入歐美市場銷售也進不去
要繳一堆錢給西方藥廠
所以預期獲利能力直接打對折算很正常
3. 拿到藥證的藥若運氣好專利保護夠徹底
大概可以賣個幾年
然而對手絕對會想辦法破解專利
所以大藥廠絕對有能力很快會有類似的藥會推出
獲利能力會很快的衰退
結論: 以台灣的經濟規模根本玩不起
1. 部分正確, 大藥廠的銷售預算遠超過研發這是事實, 是否因為投報率太低不得而知.
2. 新藥開發不容易, 但是也沒那麼難.
困難的是新藥在double blinded controlled trials裡面是否能超越過了專利期較便宜的舊藥?
如果療效在伯仲之間那如何說服大家來買新藥?
3. 新藥在美國的專利期是半年, 3, 5, 7年, 看專利的種類.
對手不需要那麼麻煩破解, 只要等專利期過了就可以加入遊戲.
什麼破解然後自己開發類似的藥很麻煩, 一來很慢, 再來什麼臨床試驗安全性都要重做,
重點是你FDA許可拿到的時候人家專利期也大概過了, 會有一堆沒有投入研發成本的generic 藥廠來跟
你價格競爭.
TC
但是,我在其中一個工作。
我只能說台灣生技業不管是哪一隻都不要買就對了。
像台灣很有名氣的叫什麼和X一跟愛滋有關係的,據說當初他的研究是無效的。
所以才會離開美國,不然如果有效,那還輪得到台灣生技公司買或研發,早就被國外藥廠買走專利了。
至於最近鬧得沸沸揚揚的院長,也是半斤八兩。
版中說是坑殺散戶,我只能說對1半。
有的是這些科學家明明知道結果無效,但是去騙金主投資。
啊,金主要什麼? 還不就投資後的收成。
如果後來知道不可行,那只好把收成放在股票中。
不然金主要去哪裡回收他投資在騙子科學家身上的錢?
所以最可惡的是”科學家“。 第2可惡的才是所謂的金主(企業)。
最倒霉的就是散戶。
所以,只要是生技股都
千萬不要碰就對了。
千萬不要碰就對了。
千萬不要碰就對了。
很重要跟我說三次。
新藥開發只是台灣生技醫藥產業的其中之一
也許是股市炒手的目標之一 (本夢比的代表)
但不能就以此來看待台灣生技醫療產業的發展
"我國生技醫藥產業涵蓋應用生技產業、製藥產業與醫療器材產業三大領域。其中,應用生技產業指應用生物技術從事產品研發及製造之產業,包含農業生技、食品生技、特化生技、環境生技、生技服務業;製藥產業以藥品為主,包括西藥製劑、生物製劑、中藥製劑、原料藥;醫療器材產業則依其功能、用途,分為診斷與監測用醫材、手術與治療用醫材、輔助與彌補用醫材、體外診斷用醫材、其他類醫材,以及預防與健康促進用器材等。"
參考:經濟部生技醫藥產業發展推動小組
i travell, therefore i am...
http://juan.tw
因為新藥研發很燒錢, 而且感覺有點像是買樂透, 花了好幾億美金, 研究好幾年, 可能一個解盲或者臨床就宣告失敗
有的時候, 眼看快成功, 卻發現有些合成或者成分組成方式有可能侵犯專利, 而不得已要找繞開專利的方法
另外就是定價, 你花了幾億美金, 開發了治療某種病症的藥物, 你要定價多少? 賣太低, 回收慢, 後面還有好幾組實驗室正在研發類似藥物, 等到競爭者出來, 你連訂價權都沒有, 賣太高, 可能得罪政府, 甚至弄到強迫出售公司, 要不就是被司法和醫療體系追殺, 例如去年 Turing Pharmaceuticals 的例子
最後, 最主要的原因在於, 成分分析和反向技術的進步, 你花了幾億美金, 花了幾年研究, 又花了幾年臨床實驗, 總算上市某種新藥, 想說可以賣個高價大撈一筆, 但是依照現在各種設備儀器和反向工程, 半年就可以反向解析出你的成分和組合, 大概只要你1/3不到的時間就可以量產, 然後加上一些無傷身體的成分, 像是人參, 靈芝, 芝麻, 綠豆之類的, 換個名字, 價格賣的你1/100都不到, 你要告他? 當地法律未必保障你, 甚至最後你不單單失去這個國外市場, 連你家的病人都會因為藥價便宜, 搭巴士, 搭飛機跑到這些國家買藥甚至治病..
台灣適不適合搞生技, 當然可以搞生技, 如果有人有錢有知識, 自然可以搞, 但是拿國家的錢來搞, 未來變成錢坑的機會不小, 花自己的錢可能還會精打細算, 但是如果花別人的錢當然不手軟, 尤其這個錢是來自國家
和LCD 和 DRAM產業不同的是, LCD 和 DRAM可以看到量產, 可以看到他銷售, 可以看到實際營收數字, 可能雇用幾千人, 甚至上萬人, 可以看到實際市場, 可以知道實際產品價格, 如果資金沒了, 廠房和設備清算後的殘值高,
生技產業你有可能看不到他實際量產, 可能不見得看到他銷售, 當然也沒有營收數字, 雇用的人數可能只有幾百人, 甚至只有幾十人, 而且裡面搞法律文書的大概1/3, 開車接電話吃飯應酬的大概又1/3, 只剩下1/3叫做研究員, 你有可能永遠不知道他賣的產品叫做甚麼, 一瓶或者一顆多少錢, 等到資金燒光了, 清算後的殘值大概只夠大家出去吃頓飯唱唱歌, 到時候兩手一攤, 就說..失敗, 政府一查帳, 裡面都是專利購買, 專利授權, 研究, 實驗, 整筆帳就會像放煙火一樣, 碰碰碰, 每發10塊錢的沖天炮, 我說是日本煙花達人手作的煙火, 反正打到天上了, 你要怎麼查?
政府的錢和投資人的錢不同, 投資人總有手軟無力的時候, 政府只能等到倒台換人執政後才可能會收手 (或者傻傻地接手), 但是總不能弄個生技名目卻沒有產出, 於是研究肝癌新藥的宣布生產比愛肝, 康貝特B還棒的健肝保健飲料, 研究乳癌新藥的開始生產豐胸霜, 豐乳丸, 研究胰島素控制藥物的開始生產血糖計和試紙, 研究大腸癌的生產通便丸和痔瘡藥膏, 研究肺腺癌的開發電子香菸和清肺止咳糖漿, 研究愛滋病的乾脆開始賣保險套 (也算是預防愛滋的方法之一)
il-lee wrote:
1. 2010年後...(恕刪)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