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歐美的評論都對新馬三讚譽有加
唯獨對噪音的部分都是口徑一致有待加強
不知道新馬三的噪音是來自於風切/底盤還是輪胎?
如果是風切應該是沒救了
底盤的話似乎要花一筆錢處理
如果是輪胎的話應該就好解決
記得有一家雜誌甚至認為16吋胎才是新馬三的最佳設定
不知用家的感受如何?
我以前也是認為輪子的聲音當然大多從輪拱來
但其實輪拱只罩住輪胎上半部,輪拱的下半部還是讓輪胎聲音洩出來,再經由底盤進入車內
以下是我的實驗步驟:
先陸陸續續兩年時間全車隔音:車門膠條塞矽膠條、車門板金制震墊,車門內飾板隔音棉、車室地板制震墊+隔音棉、後車廂制震墊+隔音棉、輪拱板金制震墊+隔音棉、輪胎換米其林
以上效果有,低速安靜,高速聲音變低沉,但依然還是吵,請朋友來試坐也不會覺得我車特別安靜。
我終於明白了!
國產車的胎躁有70分貝,就算裝上一公分厚的隔音棉,也許降了2分貝,但還有68分貝...........並不能改變什麼
於是兩個月前我死馬當活馬醫,用刷子沾發泡劑把輪拱塗滿發泡劑(大約是三公分厚的發泡劑,我預期應該要有劇烈的效果)
試車後非常沮喪、居然完全沒效果!
但神奇的事情發生了,120上140,以前會覺得車子快解體了,現在卻覺得車子沒有輪胎音了,因為風切聲整個蓋過輪胎音
但平常行駛依然還是一台很吵的車。
想說這台車(2011 1.6)中古價也剩沒多少了,就拿起發泡器塗滿底盤有隔音橡膠漆的地方,還有後車箱的底盤板金(此處無橡膠漆故先噴3M隔音漆),發泡劑大約五公分厚
驚為天人!驚為天人!驚為天人!驚為天人!驚為天人!驚為天人!
現在可以說是一台"比較"安靜的國產了!
所以在底盤"與"輪拱塗滿發泡劑跟換輪胎大概是唯二可以明顯改善輪胎噪音的方式了
但是你這台車就安心開到報廢吧,因為不會有人敢買底盤塗滿黃色發泡劑的二手車的^_____^
※風切聲致勝關鍵補充※
當你用矽膠條穿入門框膠條後風切聲變小了,但上高速公路還是很大,本質上還是一台有風切聲很大的日系國產車(開Peugeout跟VW的朋友都說他們160才聽得見風切聲...)
其實風切聲還來自一個靠你耳朵很近的地方....B柱!
雖然門框都加強了膠條,但風從兩片窗戶的黑色門框中間的縫(B柱)灌進去開始震動B柱板金,此處又靠耳朵很近,造成嚴重風切聲的感覺
改善方式就是使用大型"車身專用B柱隔音膠條"貼在B柱上,塞住兩片門框中間的縫(不要買錯買成車門專用)
"劇烈"的改善風切聲喔
(存錢買BMW中....T___T)
郭富誠 wrote:
真的,小弟也是二代馬,隔音全部自己做,一步一步做,比較清楚那些隔音有效那些隔音沒效
我以前也是認為輪子的聲音當然大多從輪拱來
但其實輪拱只罩住輪胎上半部,輪拱的下半部還是讓輪胎聲音洩出來,再經由底盤進入車內
以下是我的實驗步驟:
先陸陸續續兩年時間全車隔音:車門膠條塞矽膠條、車門板金制震墊,車門內飾板隔音棉、車室地板制震墊+隔音棉、後車廂制震墊+隔音棉、輪拱板金制震墊+隔音棉、輪胎換米其林
以上效果有,低速安靜,高速聲音變低沉,但依然還是吵,請朋友來試坐也不會覺得我車特別安靜。
我終於明白了!
國產車的胎躁有70分貝,就算裝上一公分厚的隔音棉,也許降了2分貝,但還有68分貝...........並不能改變什麼
於是兩個月前我死馬當活馬醫,用刷子沾發泡劑把輪拱塗滿發泡劑(大約是三公分厚的發泡劑,我預期應該要有劇烈的效果)
試車後非常沮喪、居然完全沒效果!
但神奇的事情發生了,120上140,以前會覺得車子快解體了,現在卻覺得車子沒有輪胎音了,因為風切聲整個蓋過輪胎音
但平常行駛依然還是一台很吵的車。
想說這台車(2011 1.6)中古價也剩沒多少了,就拿起發泡器塗滿底盤有隔音橡膠漆的地方,還有後車箱的底盤板金(此處無橡膠漆故先噴3M隔音漆),發泡劑大約五公分厚
驚為天人!驚為天人!驚為天人!驚為天人!驚為天人!驚為天人!
現在可以說是一台"比較"安靜的國產了!
所以在底盤"與"輪拱塗滿發泡劑跟換輪胎大概是唯二可以明顯改善輪胎噪音的方式了
但是你這台車就安心開到報廢吧,因為不會有人敢買底盤塗滿黃色發泡劑的二手車的^_____^
※風切聲致勝關鍵補充※
當你用矽膠條穿入門框膠條後風切聲變小了,但上高速公路還是很大,本質上還是一台有風切聲很大的日系國產車(開Peugeout跟VW的朋友都說他們160才聽得見風切聲...)
其實風切聲還來自一個靠你耳朵很近的地方....B柱!
雖然門框都加強了膠條,但風從兩片窗戶的黑色門框中間的縫(B柱)灌進去開始震動B柱板金,此處又靠耳朵很近,造成嚴重風切聲的感覺
改善方式就是使用大型"車身專用B柱隔音膠條"貼在B柱上,塞住兩片門框中間的縫(不要買錯買成車門專用)
大大,請借我私藏+備份
整個太精髓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