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

新MAZDA3 台東拉力賽事奪勝心得

我蠻好奇一件事
傳說中山道最強的是發財車
輕量化。手排。輪胎在四個角落
又是短軸距和硬朗懸吊
去跑這比賽不知道有沒有贏面吼
台灣 應該有超過1萬個人有在跑山路或曾經夜跑過 但也有10萬個人用鍵盤跑山路

只要交個幾千元報名費就能跑 其他租個安全裝備 和出門的花費 門檻不高 但還是很多人不敢嘗試

封路的速度 在不用擔心對向來車的情況下 絕對比夜跑的速度高很多 但也安全很多 能完成賽事已經很不簡單

比賽時的氣氛 跟比賽後的回味 會讓人著迷

不用跟去ABC等的組別車手比較 敢出來比 已經不簡單了 多比幾次 在去提昇自己的裝備

加油喔

有時間跟熱情參加比賽就是對賽車運動的支持.參賽車輛多競爭本來就比較激烈.不就是這樣嗎?
時間是人PUSH出來的.要說幸運也好要說實力也好.總是報名了.也完賽了.這不就是拉力的本質?

其實中華賽車會公佈甚麼懂得也知道.但比賽不都是好玩開始?有興趣才有第二次參賽阿.不然也不需要分組

高手的秒數是很恐怖的..一般人跟本追都追不到.跟跑山路差很多的.但對賽車的熱情才是進步的動力
今天忙了一晚上這邊我統整回應一下各位的意見與批評指教

首先對於一篇文章有人支持有人吐嘈這是很正常的,毛都還沒長齊時我就在01了,對於發一篇有稍有意義的文章真的要有勇氣

因為不管如何大部份的文章收尾都是對一件正面的事變的毫無價值

以前我熱愛遊戲去打遊戲比賽,熱愛模型去參加模型比賽,大部份都是空手而歸的參加獎,但起碼我最少要去看看世界是什麼樣子

回歸正題

決定參加2016年度的比賽是在2015年中,自2014年尾至2015年尾幾乎每一場比賽我都有到場觀戰

對於當作一個觀眾而言看到場上的車輛在拼其實自己心中也充滿熱血

去年中決定參加比賽後手邊還有兩三台可以整備上場的車(206...K8 OPEL GTC)

也剛好去年8月購入了馬三做為代步車,(這裡有人提到我的工作,請問賣麥當勞就不能吃麥當勞是否?)

朋友間都說我神經病,因為我怎可能看上一台戰力不是特別好的車而且還是一台自排車

我打從心底覺得新馬三很帥,很省油,很安全,操控也沒有說比較差,而且我每一台車都只有三個門,馬三夠我開到結婚生子沒問題

這幾個購入的理由我跟各位車主完全一模一樣

決定要參加後開始存的是錢,沒錢什麼事都不用做,因為養車已成負擔,因此忍痛先賣掉206跟OPEL ,畢竟在耗材上價格不算便宜,結果206很熱門一下就賣掉了

剩下手邊的車扣除一樣高成本的OPEL,只剩K8可以挑

當時我就一個念頭 , K8是台好車,可是大家都開喜美上場,我是不是有什麼不一樣的選擇?

再購入車還要整理,而且早知如此當初就不賣206 (206與K8我自己開同樣山路的時間都比最初馬三要好)

此時時間已來到2015年底,最後一場TRCC賽事已經結束,從那時我的熱血值已經暴表,因此定了一個目標就是2016我一定要跑

2016初年2016賽事第一站就已經公布,當時我直接請朋友協助報名事項,這理有人提到的主辦單位事件也隨後發生

身為一個只當過觀眾的人跟本不知是發生什麼大事,只知道賽車椅已經訂了,安全帽也買下去了,因為街車手排自排組並無對於賽車服有特別需求,預算有限的我應該是全場少數還買不起全套裝備的人(HANS用借的,完全沒戴過)

到了車輛決定的時刻了,K8因為原廠引擎狀況不佳,還要燒架子跟本來不及(沒防滾籠的K8我不敢衝太兇)

二月就決定要用馬三去跑,因為去年的比賽連FORTIS都下場了,憑什麼馬三不行

用馬三有風險,車太新,而且不算特別有優勢的車子,但既然決定就尬到底,這時椅子帽子到手,我也將賽車椅燒上

同時間用去年的成績均速精算自己現在的速度對照去年的成績落點會在去年路段的11:40~45左右

裝上賽車椅綁上四點式時說真的很感動,但還有個問題就是這車我不會開,因為跟一般的椅子感受完全不同

這時有點急了因為如果不習慣這麼開車3月的比賽馬上又要到了,因此有空就綁住自己去習慣這種感受

好不容易馬三的山路時間已經可以跟我自己的原廠引擎手排K8跟原廠手排206XS差不多(這兩台車也僅更換煞車皮避震器及595RSR)

此時賽會事件又發生問題了,中間過程我不多說,總知就是延後到四月

延後到四月的心情會有一種落差感,因為我覺得我差不多已經準備好了

三月到四月間想起好像很多人都會用一些硬體去分析整場比賽,我買不起GOPRO跟GPS賽道計時器

我只能選擇用IPHONE的賽道APP來研究 ,這對我來說成本最低

研究好了之後時光很快就來到比賽的前一個星期

這時我才決定要更換比賽用的輪胎(我一直都只有使用595RSR)

因為大家都說07RS更好所以我草率的決定試看看

結果接下來就這麼樣的下了一星期大雨一直開到比賽前一天到台東還在下

好不容易雨停了已經是半夜不知道幾點

探路的第一天很小心的把起點終點用APP做好賽段以便比賽時使用

這裡我要感謝副駕分享很多經驗給我,畢竟我真的是第一次跑封路的比賽

路書就這樣完成了,大部份是依我的要求,路書的內容不儘詳細,因為平常跑山路都是自己在發揮

就這樣比賽第一天,戴上安全帽,裝上HANS準備出發

此時覺得完蛋了為什麼坐姿又改變了,而且戴上HANS跟四點式直接綁身上完全不一樣

以為準備萬全還是漏了試穿試坐這件事,就這麼樣我出發了

第一天早上第一RUN路況普通,但是抱著試輪胎的心情我也要小心不要第一RUN就下課

我想很多人的心情都是如此,而且第一RUN一定就會有人下課(看了一年比賽,比賽中會有1/5的車無法完賽)

但這是比賽,不是來逛大街,隔一分鐘發車我還怕被後面的車追到怎麼辦我要怎麼讓他路超車,我會不會害到他浪費秒數

這就是在起跑點準備起跑的心情

時間一到,出發,第一個賽段我也盡力開,但是想到車子蠻大台的又不敢把路線吃太滿,而且路面雜物多,07RS還是初次乾地使用

重點路書與副駕的搭配完全不OK,中間錯誤不斷,上半段我還停在紅旗的帳篷不知道要衝過去,有夠搞笑

後半段RUN完之後12:05 因為其他車還沒結束不知道今年到底時間怎麼參考快慢

中午討論了一下發現去年跟今年都有跑的人說今年時間好像比去年多了一點,不知是路況關係還是怎麼樣

於是我信心滿滿準備下午刷時間

下午第二RUN就開始衝了,結果一路都覺得輪胎變的很不安定

第二RUN完發現跑的比早上還慢,才知道原來中午過後地面太熱胎壓會暴漲,冷胎壓我是打35~36沒幾個彎就漲到不行

也難怪我會覺得下午比較滑,因為比較滑的關係我把後面避震放軟前面加硬讓後面比較安定點

晚上的路書整個重整,有30%的地方再依自己需要更新

來到第三RUN的早上,順利的跑完之後發現時間還跟第一RUN沒差到兩秒,這時有點挫折感覺得自己沒踏進12分鐘有點不應該

車子因為調整避震的關係也變的屁股比較安定

最後第四RUN一定要比之前好,雖然很多人都叫我不要拼了,順利撿個杯子就好,可是這樣意義又何在,來比賽不就是要進步,要跟自己比,跟更好的比

大部分的人都會選擇第四RUN放慢一點完賽,但我心中只有覺得我沒把車開好,路線也沒踏滿

與副駕研究最後的路書調整,把後避震再調硬讓屁股更滑一點,也開啟了IPHONE APP的區間對時功能,也就是我可以全程知道我比之前快還是慢!

最後一RUN的心情就是我要進12分,所以前後兩段要比現在快起碼5秒以上

就這樣衝了,上半段維持住差異快3秒的秒數到終點,因為爬坡實在有夠慢,所以我的關鍵點放在後段

後段刷到快終點前時,APP顯示我快了6秒多,因為GPS沒有外接而是用手機的天線難免誤差較大,我到終點後很開心的跟副駕說我有刷進12分了,這時是真的很開心的

時間卡換算之後我前後共快了11秒,我覺得不管誰都一樣,看到進步就會開心,也達成自己小小的目標

平安完賽默默的對自己的馬三說謝謝,陪我完成參加比賽的過程,更謝謝副駕的幫忙

這就是我參加的過程與心得,有看到這篇的不管你是不是有參加過,我只能說不管做什麼事,都會有令自己回味無窮的地方

回頭來看,有很多人覺得成績很重要,我覺得自我挑戰很重要,所以一開始我就設定自己的成績要有11分4X的水準

不然就是未達標,所以有人給我看去年的成績參考,其實我很早就研究過,也知道自己落點在那

我來01發文完全不藏私直接貼出我對於這台馬三的最後設定值

給喜歡跑山路的人參考看看,我覺得跑山路的人不多了,藏私毫無意義,而且說穿了這台車也不是一台真的的比賽車

我也希望卡鉗大顆點,CARBON引擎蓋,後座拆空,馬力起碼有NA200P以上, 空重最少能降到1200以下

這就失去街車的意義了,街車組別就是要讓像我這種內心充滿熱血已久的人去嘗試的

如果有更多人支持一件事,那件事才有進步的可能

如果都是斤斤計較一些沒意義的細節而喪失了出發的那一步,我想永遠不會有成績掛著你的名字

希望更多人知道台灣有這麼一些人在做某一件事

而不是像去年關山站一台K8掉進田裡就被放到網路上媒體上被大家笑被數落

說真的這場比賽本來就不可能台台完賽不會失誤

大家是來"比賽" 不是來逛大街的,每個人都是用盡全力在拼,在求快,不然誰會沒事戴全身裝備在台東的34度太陽底下把自己熱的半死還要想辦法完賽?

我這邊只是忍不住分享我的心情給你們,踏出去那一步衝刺,是需要自己去踏的,不是當個批評家

記不記得小時候參加大隊接力時的緊張感,就是那種感覺而已

當然如果連大隊接力你都不曾參與過我也沒話講,但那真的會帶給你不一樣的感覺,感覺自己在拼一件事,而不是從出發起就想害全班最後一名,更慘的是如果你只能在旁邊加油,你也要盡力加油,如果能力不夠參與又連幫班上加油你都不肯,那還真的說明你只有"看"的份,只用看的不用跑的還是不要說別人不會跑

如果還沒踏出那一步,找件事去挑戰吧,就這樣了! !沒有酸酸就不是01了



最後開馬三下場不算什麼..我更佩服有那天看到開TIGUAN換07RS上山比賽的....





最近剛好看了一部電影叫做 飛躍奇蹟,裡面講的是一位從小需要輔助裝置才能正常走路的人,一直為了想成為奧運選手而不斷努力,從需要輔助到正常行走,到嘗試各種運動到最後選擇滑雪,天分太差被刷掉再去當時英國50年來都沒什麼人參與的跳台滑雪,他並非是多優秀的運動員但是卻為了夢想想盡辦法去找到他能容身的冷門項目,單單是奧運資格就快搞死他更別說在奧運取得多有競爭力的成績,在大家眼裡他是全場最後一名的成績(除了摔掉沒成績的人之外),但是在他心裡,他成為了奧運選手,而且是他的最佳成績,也因為英國沒什麼人參加這個項目,這最後一名的成績也是英國國內最佳成績,他沒有因為所有人在嘲笑他而放棄,反而因為這個他心中難以言喻的成績而欣然起舞高興到不行,觀眾也最喜歡他變成媒體寵兒。

電影中提到奧林匹克創辦人講的這段話,太令我自己反省,電影主角的精神才是真正的奧運精神。

參加奧運最重要的事不是奪勝,而是參與其中。人生最重要的事不是勝利,而是奮鬥的過程。最關鍵不是克服困難,而是好的搏鬥。

The important thing in the Olympic Games is not to win, but to take part; the important thing in Life is not triumph, but the struggle; the essential thing is not to have conquered but to have fought well.

很高興看到樓主就是抱著這個奧運精神去參加賽車,因為你已經把賽車當作一種運動,而不是飆車。
Jaku 峠
請問車主
你避震器高度,前2.5後3.5
這樣不會推頭嗎?
尤其是下玻急煞時

morihuman wrote:
今天忙了一晚上這邊...(恕刪)


感謝版主細心的分享,

人人有夢,但可以付諸實現的人又有幾個?

很羨慕您真的把想做的事完成,

看完您的心路歷程,真心感動~!

相較於我們這種有夢,但只止於改改車,

或者視覺系改裝的人來說,

版主真是強大許多,讚!
上過賽道報名過任何比賽都知道不為人知的地方很多
很多人沒穿過裝備開車,車都開在鍵盤上的 就笑笑就好
我其實不太登01了, 看到這篇一定要出來支持一下

跟您有一樣的街車,
這樣的成績 又是第一次跑這條路其實很棒了
看了我都好羨慕~

我也很想跑一些山道,但是無奈因為設定常常磨內規
有機會看到樓主在北宜我會叭叭打個招呼的XD

Monia wrote:
樓主厲害~100分
小弟只有之前Mazda day跑過大鵬灣的經驗而已...

話說~樓主的車應該有上全套拉桿吧~
不然這麼激烈操駕~底盤應該會吃不消~

之前Mazda day跑完大鵬灣之後~
當下就有感覺底盤異音變多了...orz
馬上回原廠請技師幫忙再栓緊底盤螺絲...


這台車很ok啦,那場我也有去
基本上避震換過,不需要拉桿的
而且跑完後 到現在五個月了也沒異音出現.......
不用特地強調因為M01說馬3的不是而讓你硬要用這台車去跑

講過頭了就變的矯情了


  • 1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4)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