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ihuman wrote:
四代底盤明明就非常優秀
一堆人沒開過也在嘴
整天看網路頻道並不會增加自己對車的實際駕駛經驗
為什麼不想辦法充實自己
起碼去試駕看看再來嫌也不遲
整天說阿提斯比較屌
海外版阿提絲我相信不會比較差
台製的我也只是笑笑
不好意思戳破有些鍵盤車手可能連駕照都沒有
沒有駕照也不是不能評論,但不要一副你好像開過一樣⋯⋯
本人之前的工作是在車廠負責整車對應歐盟 EEC/ECE 安全法規項目的開發驗證,包含規劃執行超過 12 次的國外政府代表現場監看 (Officially Witnessed) 的整車碰撞測試,撰寫超過 1,200 頁的認證報告申請資料,並成功取得 4 種不同車款海外地區整車認證輸入許可 (Whole Vehicle Type Approval, M1 Passenger Vehicle Conformity Certificates Authentication) 以及後續的認證展延申請;另外也支援海外整車 CKD / SKD 生產規劃執行,所以就像您說的,小弟對汽車的研發生產認證方面比較了解,對於扭力樑的了解只懂些皮毛。
另外小弟我 1994 年開始就沒有買過過扭力樑懸吊的車,另外 1999 年之後就沒有再買過前輪驅動的車,所以小弟的確是不了解馬川最新的高科技扁擔後懸吊的厲害,所以才會去看看美國跟英國當地媒體的評論充實一下馬川最新的扁擔懸吊科技的奧義。
多謝指教
素八滷
福斯的車價
水貨車的保固
賓士的零件價格
法拉利的待料時間
Pachilla wrote:
本人之前的工作...(恕刪)
樓主何必跳進來?我並未針對樓主
但是既然樓主都跳進來敘述自己跟車輛相關內容的工作了,我只想問問汽車安全法規規劃這個工作內容跟馬三扭力樑表現有何關聯?還是你能論述一下四代馬三何德何能在Euro Ncap 拿到其他車廠拿不到的成人防護98%評級,這個你應該能解釋2019至今最令人不解的謎?

這樣說可能有點冒犯,但是樓主你仍然是停留在你自己主觀的印象,對於這台車你是一知半解,開都沒開過,如果這台四代馬三真的那麼爛,相信你去試開完知道這台車爛在哪再來發一篇文章也不遲,英文Youtube我也看的懂,應該是不需要我去找對於四代馬三正面評價的影片來帶風向,但是你很明顯就是在吐🤮馬三,甚至你先前發文連‘’為何不乾脆連前輪都用扭力樑‘’這種發言等級我看跟你工作的經歷去對照來看也難怪應該要離開汽車行業

morihuman wrote:
但是既然樓主都跳進來敘述自己跟車輛相關內容的工作了,我只想問問汽車安全法規規劃這個工作內容跟馬三扭力樑表現有何關聯?還是你能論述一下四代馬三何德何能在Euro Ncap 拿到其他車廠拿不到的成人防護98%評級,這個你應該能解釋2019至今最令人不解的謎?
後輪懸吊形式對被動碰撞測試結果幾乎沒有影響,只要在執行 "後撞測試時" 注意到跟油箱/燃料配送管路在經過碰撞擠壓後不要有干涉基本上都 OK..
至於你拿後輪懸吊形式來要我解釋馬川的 "前方" 的 EURO NCAP 測試分數就是....張飛打岳飛

另外小聲地跟您說喔...EURO NCAP 並非 "法規",車廠是否/要如何對應是自己的選擇....張飛打岳飛 again

morihuman wrote:
這樣說可能有點冒犯,但是樓主你仍然是停留在你自己主觀的印象,對於這台車你是一知半解,開都沒開過,如果這台四代馬三真的那麼爛,相信你去試開完知道這台車爛在哪再來發一篇文章也不遲,英文Youtube我也看的懂,應該是不需要我去找對於四代馬三正面評價的影片來帶風向,但是你很明顯就是在吐🤮馬三,甚至你先前發文連‘’為何不乾脆連前輪都用扭力樑‘’這種發言等級我看跟你工作的經歷去對照來看也難怪應該要離開汽車行業
原因很簡單,因為在汽車工程界選擇扭力樑 over 多連桿最大的理由就是成本而已,所以依照馬牌扭力樑比多連桿更優秀的認知,為何不乾脆把效益最大化連前輪用非獨立式來個一次到位打趴全世界??

至於我為何離開汽車界? 很簡單,我現在新能源相關產業,其中也包含了汽車。
素八滷
福斯的車價
水貨車的保固
賓士的零件價格
法拉利的待料時間
Pachilla wrote:
後輪懸吊形式對被...(恕刪)
何來張飛打岳飛
提到對車輛安全涉入很深的是你自己
但你並無法用你專業部分告知大家車子的好與壞
你若知道是張飛打岳飛就更顯得你提到自己汽車行業相關與馬三扭力樑毫無關連,我應該不會認為你是自己打臉自己,我頂多當成是你想表現些你偉大的工作資歷罷了
扭力樑如此不堪
那法系車都應該要下架算了,這些年來扭力樑車型的進化也不是把筷子的原料從竹子變金屬那麼簡單
你也不必一直針對馬三在哪邊扭力樑如何如何,做扭力樑的不是只有這麼一間廠商
原來還沒離開車界?更顯得車界資深前輩的眼界是如此寬大
讓人摸不著頭緒啊😂
我自認鍵盤車手等級有LV80
遇到LV99滿級轉生的大魔王也不過如此
morihuman wrote:
何來張飛打岳飛
提到對車輛安全涉入很深的是你自己
但你並無法用你專業部分告知大家車子的好與壞
你若知道是張飛打岳飛就更顯得你提到自己汽車行業相關與馬三扭力樑毫無關連,我應該不會認為你是自己打臉自己,我頂多當成是你想表現些你偉大的工作資歷罷了
扭力樑如此不堪
那法系車都應該要下架算了,這些年來扭力樑車型的進化也不是把筷子的原料從竹子變金屬那麼簡單
你也不必一直針對馬三在哪邊扭力樑如何如何,做扭力樑的不是只有這麼一間廠商
原來還沒離開車界?更顯得車界資深前輩的眼界是如此寬大
讓人摸不著頭緒啊😂
我自認鍵盤車手等級有LV80
遇到LV99滿級轉生的大魔王也不過如此
工程是事實求事,解決問題,採用扭力樑 Cost Down 可以理解
行銷是發揮創意,創造價值,扭力樑也可以不差...但是把扭力樑說成比多連桿優秀就....只能願者上鉤
小弟我 (還有美國跟英國的汽車媒體 etc.) 資質愚眛,的確無法領會其中奧妙,實在很難吞下這根鉤..
慚愧....慚愧....
素八滷
福斯的車價
水貨車的保固
賓士的零件價格
法拉利的待料時間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