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事實上,Mercedes Benz早先一步在1997年便已推出ML車系,以豪華品牌之姿投入休旅車市場,不僅延續豪華座艙和空間,更有四輪驅動系統強化使用機能性。不過,真要說「SUV」運動型休旅車,BMW X5才能說是正宗始祖。1999年X5問世品牌以「SAV」定義,即為Sport Activity Vehicle運動型多用途車,使用上與轎車相同的一體式底盤為基礎,並獲得先進越野四輪驅動系統輔助,讓性能操控與使用機能上獲得強大實力,問世即改變市場規則,開創BMW X運動型休旅家族全新道路。
隨著時代推演,BMW依序推出後繼車款,並在2006年推出第二代X5,不僅承襲出色性能亦加入第三排座椅,使之乘載機能更為出色。該時空背景之下,BMW再次改寫市場規則,藉以X5底盤推出更為專精於操控性能的X6車系,M GmbH也著手打造X5 M、X6 M高性能車型,透過4.4 V8雙渦輪引擎供給超過五百匹的狂暴動力,隨即讓X5與X6成為SUV性能雙雄,加添BMW X家族氣勢萬鈞形象和傳奇色彩。
但可惜,第三代車型雖然繼承歷代車款所有優點,並有全新面容和科技撐腰,可整體來說缺少突破;唯獨車系中的M50d M Performance車型,採用柴油三渦輪增壓引擎為一大亮點。後續則是在法規、市場需求與集團策略下,首度為四米八尺碼、淨重兩噸的龐然大物裝載2.0直列四缸渦輪引擎。

飽受市場評斷缺乏新意之下,BMW終在今年一吐怨氣,在科技氛圍與經典美學和諧搓揉下,推出全新第四代X5車型,同時些微放大車身尺碼,並加入集團最新科技,包含性能更完善的半自動駕駛輔助系統、iDrive 7.0系統與數位儀錶等,使其更有看頭。國內市場也在十一月巴黎車展發表後,急速計畫導入國內販售,初期率先規劃三種動力、五種車型選擇,由X5 30d豪華版車型擔綱入門,以343萬元進行販售;此外,另有X5 40i、M50d等動力、車型可以選擇,其中X5 M50d動力核心再進化,使用上3.0升六缸柴油四渦輪技術,藉由多段增壓技術讓400匹、76.5公斤米動力有線性兇悍的輸出樣貌。

新設計、新內裝,不只好看更加智能
至於這回試駕車型,原廠則是規劃X5 xDrive 40i旗艦版車型,在販售陣容中定位僅次於旗艦車型M50d M Performance,售價為373萬元。動力核心使用3.0升直列六缸渦輪引擎,搭配八速自排系統與xDrive四輪驅動系統,有340匹、45.8公斤米最大動力,原廠公佈百公里加速有5.5秒實力。而配備亮點有頂級水晶中控套件、Qi無線充電、harman/kardon音響系統、Sky Lounge全景天窗等,更有利於使用機能性和奢華科技座艙氛圍營造;智慧駕駛系統與遠端智能服務,基本上是全車系標準配備,後面會再詳細介紹。
全新第四代X5換上品牌新世代設計語彙,意味著X5終於能一掃稍顯俗氣的樣貌。全新輪廓和車頭銳利線條下,第四代X5能夠保有尊爵氣勢,又不顯古滯沈重,甚至還有著輕巧迅捷的靈氣;尤其是那頭燈和放大的水箱護罩,比例俏如其份,還充分彰顯品牌百年經典標籤。車側彰顯圓融比例之外,鈑件折線也相當有戲,上、下兩條有俐落、也有轉折,經過光影照射顯現出肌理感。最後,車尾擺脫源自第一代車型的尾燈設計,採用由新一代X4發起全新造型與內部排列設計,當然其中也使用3D方式呈現立體感、還有光源技術增進辨識度。
原廠為國內市場提供七種外觀塗裝選擇,依照車型不同圈胎也有八種變化,可供消費者自行選擇或升級。另外,有別與以往,外觀風格套件會隨車型不同規劃,但在全新X5上車系僅有兩種外觀套件,分別是X-Line以及M Sport套件兩種,而30d、40i動力車型全部標準配備X-Line套件,只有M50d M Performance有M Sport套件加持;不過,若是口袋夠深,30d、40i動力車型可以透過選配途徑升級就是。

全新第四代X5火速登陸國內市場,首波規劃三種動力、五種車型選項供市場選擇,2018年度配額達400輛,但目前接單數已經超過配額,市場反應相當熱烈。

全新X5全車系僅規畫兩種外觀風格,分別是x-Line以及M Sport,車系中僅有M50d M Performance車型標配M Sport套件,其餘車型皆為x-Line風格套件,但依舊有相當動感的扮相,塗裝與霧銀、亮黑材質搭配頗具科技氛圍。
- 頭燈 1
- 頭燈 2

經典雙腎型水箱護罩循品牌設計策略放大面積,並使用緞面鋁質營造質感,同時獲得主動進氣調節功能,依照車輛狀態啓閉水箱護罩,增進空氣力學進而優化油耗表現。
- 後視鏡
- 車側線條

車頂架設計直接融入車身輪廓,而緞面鋁質同樣是x-Line風格套件特點之一,與窗框相同若選配M Sport風格套件則會改以亮黑塗裝。

依照車型不同X5車系配備19到21吋規格輪框,試駕40i xDrive則為20吋配置,搭配前275/45R20、後305/40R20輪胎,尺寸相當驚人、養護成本也較高。(歷經越野試駕後滿覆泥土面目全非,改以19吋規格圈胎示意。)
- 尾燈 1
- 尾燈 2

x-Line外觀套件後保險桿採用塑料防刮材質,搭配上緞面鋁質下護板與排氣尾飾管,讓車尾氣質更加粗獷,呼應其自身優異的越野性能。

BMW終於找到全新方向營造座艙氛圍,闊別了無新意的設計筆觸,藉由線條與層次、燈光與科技,描繪出全新內裝設計線條,同時也不失穩重沈靜氣息。X5大玩科技與材質,12.3吋全液晶電子儀錶、12.3吋中控台螢幕兩相呼應提供車輛訊息,卻能以不顯豪氣而內斂的方式與內裝匹配,而且全是車系標配;內裝材質提供五種真皮面料供X-Line套件選擇、飾版亦有四種可以搭配出各式樣貌,可這多元變化總不及中央扶手排檔來的矚目。
過往BMW旗下車款排檔頭與iDrive系統控制模組皆為獨立式設計,如今X5終於將之整合,同時還有電子駐煞車、行車模式、循跡控制、四驅系統模式切換、引擎啓閉等按鍵,等於將車輛所有控制機構集中,讓駕駛操作更有效率。其中,線傳排檔頭設計換上全新造型,並在車系中特定車型使用水晶排檔頭(30d旗艦型、40i旗艦型、M50d M Performance),絕對是座艙一大亮點。此外,空調系統也將全彩動畫顯示資訊整合在出風口之間,操作控制按鍵則在出風口下方,讓座艙更加簡潔俐落,營造未來感和豪華氛圍。
值得一提的是,隨著全新第四代X5登台,國內BMW終於能夠支援Apple Carplay手機互聯平台,透過手機與車載系統連結,快速提供手機資訊或進行媒體播放,而且還可以透過藍芽無線連結,大大增加便利性。當然,iDrive 7.0系統本身也相當出色,螢幕解析度更高、全新介面,讓質感表現更上層樓,當中標準配備原廠衛星導航,資訊豐富即時,還可以透過即時客服系統協助使用;遠端控制系統則是增加科技使用便利性,隨時都能藉由手機即時更新車輛資訊,同時也開放電子鑰匙功能,可藉由手機取代鑰匙,開啟車門、啓閉引擎。
另外,電子液晶儀錶,造型設計也相當特別,不同於市場上多採用方形設計,X5電子液晶儀錶有左右對稱的不規則型設計,並依照行車資訊切換儀錶樣式與顏色、同時也有豐富車輛資訊與全新介面,也可投射原廠導航資訊,減少駕駛分心的機會。其中顯示車輛資訊,不僅是車速、轉速、衛星導航、G值、動力輸出,還有多媒體播放、行車電腦等。配備列表中另有一項全新自動倒車輔助系統,藉由360度環景系統紀錄最後50公尺行車路線,並在系統運行時自動循原路線倒車,對於國內狹小巷道會車時頗為實用。
- 內裝 1
- 內裝 2
- 內裝 3

x-Line風格座艙配備多功能跑車方向盤,造型設計不比M款跑車方向盤遜色,功能性亦相當齊全,其中左側操作模組用於操作駕駛輔助系統、右側則是多媒體播放操作快捷按鍵。
- 方向盤 左
- 方向盤 右
- Comfort
- Eco Pro
- Sport Plus
- 功能顯示
- 首頁
- 無線Carplay
- 原廠導航
- 行駛資訊
- 旅程資訊
- 跑車式儀錶
- xView
- 動力流指示
- 功能設定
- BMW App

中控螢幕下方冷氣出風口直接整合空調控制模組,將全彩資訊顯示設計在左右出風口之間,下方則是類比操作按鍵,讓整體座艙設計更加簡潔,操作、判讀也相當直覺。

空調控制模組下方依舊保留音響系統控制模組,但在中央扶手整合式控制模組以及手勢控制等功能之下,音響控制模組使用率相當低,甚至形同虛設。

中控台底部則是多功能收納空間,其內部規劃有兩個杯架、Qi無線充電、USB插座、12V車用插座以及一個方形空間,可用於放置鑰匙零錢等零碎物品。
- 頂級水晶套件
- 水晶排檔頭
- 水晶控制盤
- 水晶引擎啓閉按鍵

方向盤左前方頭燈控制模組也一改旋鈕設計,改以類比按鍵取代,操作性變化不大,也能立即習慣上手,但質感表現確實比旋鈕設計上乘。
- 鞍座式門板
- 門板氣氛燈

中央扶手置物空間延續以往使用對開式設計,啓閉操作更加就手。內部空間雖然不算大,等方正平坦,並設有一個USB Type C插座。
- 前座
- 前座面料
- 後座
- 後座中央出風口
- 空間示範
- 空間示範 腿部
- 空間示範 頭部
- 標準後廂
- 全傾後廂

後座同樣維持4/2/4分離式座椅(空間示範為177公分成人),搭配標準645公升後廂可進行多元變化,最大可將擴充至1860公升,且透過擋板規劃細節機能。而第四代車型也同樣維持雙開式尾門,並具備上下電動啓閉功能,不只上下物品方便,也可以充當臨時座椅。

實際駕程體驗
十一月巴黎車展發表,十二月便火速在國內登場,速度與效率足見德國原廠以及總代理汎德汽車公司相當重視。而作為全球首波販售市場,試駕活動規模也相當驚人,來到林口水牛坑進行,並規劃場地與Car Show,無疑是要強調第四代X5越野性能更勝以往。然而,近日天公不做美下著細雨,尤其水牛坑路面泥濘且富有黏性,一旦下陷想要脫困就有相當難度,更添難度考驗車輛越野性能;不過,這也是新一代xDriver四輪驅動系統最佳舞台,可在0.1秒內有效率而智慧的調配四輪輸出動力,攻克難關。
不只是xDrive四輪驅動系統,可變式氣壓懸吊也能進行8公分高度變化,過彎時也能主動補償側傾角度,滿足越野需求同時,On Road也能強化操控以及舒適性,若切換至Sport模式,時速超過138公里時懸吊系統還會主動下降40mm,讓高速穩定性更高,更能依照需求自行調整五段車身高度,應對各種路面需求。若選配xOffroad越野套件,還會強化前後底板、懸吊、差速器、電控系統,在行車模式之餘加入四種不同越野模式,確保越野性能無虞。

雖然試駕車型並未選配xOffroad越野套件,但現場備有兩輛具備該套件的體驗車輛,面對泥濘和高低落差地面,即便仍使用道路用胎不利於越野、泥濘路面,新一代xDrive四輪驅動系統針對四輪進行動力分配,過程快速俐落,鮮少有輪胎空轉待系統分配的空窗過程。而可調式氣壓懸吊系統,則能提供車輛更大進出角、通過角與離去角。至於可以額外提供的四種越野模式,在單一地形之下則較難發揮長處略微可惜,但整體而言新一代X5升級xOffroad越野套件後的性能確實值得肯定。

至於提供On Road試駕車型(40i xDrive),雖然沒有xOffroad套件支持,可在xDrive系統輔助之下依然有不俗表現。同樣是泥濘路面,少了高低落差,頗難讓X5陷入困境,憑藉四驅系統分配與豐厚扭力,更能盡情享受如入無人之境的操駕樂趣。
而原廠將X5 定義為SAV(為Sport Activity Vehicle),性能不僅止於越野,On Road表現也相當出色。3.0升直列六缸渦輪引擎可說是BMW拿手好戲,在X5 xDrive 40i上頭輸出飽滿線性,高亢、渾厚又綿密的運轉聲浪讓人棧戀,可隨檔位晉升而來,那般深厚延伸性更意圖使人迷醉,一頭栽進不斷變化的檔位之間。雖然在天氣和路面因素影響下未實際進行百公里加速測試,可參考5.5秒百公里加速數據,對比實際駕馭感受,動力性能頗為強悍。
新世代底盤與xDrive系統輔佐,讓第四代X5操控性能與三代車型有顯著不同,且更偏重於運動性能,重現品牌核心精神。車身尺碼增長來到四米九之譜實屬龐大,可在綿延山路中還能身輕如燕,彷彿車身尺碼和車重不構成負擔。轉向精準細膩,懸吊支撐性有效抑制側傾,「動」起來更加得心應手,甚至頗有跑格態勢,但也讓操控與舒適的天平無法達到完美平衡。操控性與舒適性間,X5選擇駕駛導向減少操控負擔,這讓碎震略微影響到舒適性,可不至於到惱人程度;同時間依然能穩定處理較大的路面起伏。

BMW X5雖然無法稱為豪華SUV始祖,但至少也配稱個長老。歷經市場洗禮有起有落,如今捱過第三代車型,全新第四代車型問世,夾帶著品牌全新思維與尖端技術,展前過往車型無可比例的全面性能,再次為這傳奇車系加深經典色彩。除此之外,新一代X5問世,也代表著品牌將會精銳盡出全力反擊,透過百年累積紮實技術力席捲市場,而其新世代設計、xDrive四輪驅動系統、iDrive 7.0、智慧型駕駛輔助系統就是最佳例證,更加令人期待X5車系未來還會有什麼新車型加入!
BMW X5 xDrive 40i 旗艦版 規格諸元表
引擎型式:直列六缸 DOHC 24V汽油渦輪
排氣量:2998 c.c.
最大馬力:340匹 / 5500 rpm
最大扭力:45.8公斤米 / 1500 rpm
驅動方式:四輪驅動
變速箱型式:八速手自排
煞車結構:四輪碟煞
前懸吊結構:雙A臂
後懸吊結構:多連桿
輪胎規格:前275/45R20、後305/40R20
車身尺寸:4922mm、2004mm、1745mm
軸距:2975 mm
車重:2060 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