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疫情推波助瀾,全球電動(輔助)自行車風潮吹向台灣!

疫情推波助瀾,全球電動(輔助)自行車風潮吹向台灣!
中小企業主、知名導演及退休國手體驗後驚喜連連!
得獎肯定,美利達精選3款歐美熱銷車款

疫情讓人更渴望健康及戶外運動,2020年至今全球單車熱再起,特別是能讓人騎得更遠、爬得更高的電動(輔助)自行車,疫情期間更在歐美市場賣得嚇嚇叫! 現在,這股風潮吹向台灣,國際知名單車大廠美利達自行車,特別精選3款歐美熱銷的2021年最新電動輔助自行車在台上市,其中不乏中小企業主、知名導演及退休自行車國手帶著老婆一起騎乘體驗。

全台灣第一個騎乘e140體驗野外樂趣的知名導演王公誠,對於e140騎乘經驗讚不絕口,他特別印象深刻e140的超強馬達扭力以及騎乘中馬達噪音相當寧靜,王導演表示:他騎乘過好幾款不同款式的電輔車而e140讓他最為激賞推薦!

樂齡族越來越重視健康及生活趣味,本次報名者超過45歲以上超過50%。其中年齡最長、頭髮最白者,是有台灣淡水魚酥王(登峰魚酥)及知名伴手禮品牌「海邊走走」企業代表人林國峰先生,林董表示:為了跟上台大EMBA同學愛騎車的腳步、又有年齡及體力的考量,最近正好在考慮買一台電輔車,今天騎了一下真的讓人很驚喜,上坡比騎平地還輕鬆,直說下次挑戰武嶺有了美利達電輔車一定沒問題!

不要以為騎電輔車都是魯肉腳!?曾是自行車國手及在各自行車比賽的王牌裁判長-黃金宏老師,也帶著太太來體驗電輔車,原本希望未來透過電輔車的幫助,夫妻二人的步調更一致,更能一起去挑戰更高的山看更多的美景。雖然大部份的路程都難不到黃老師,但黃老師試騎後也表示,自己也動了買車的心念,剛剛一試上坡真的好輕鬆,因為想騎的更久更遠,電輔車可以幫助我不被身體的年紀所控制,抵達更遠的地方。

2021年美利達精選了3款歐美熱銷最新的電動輔助自行車,通過由政府把關,堪稱全世界最嚴苛的電輔車型式品質審驗。其中E140更得到歐洲創新設計獎,結合美學及品質技術的最佳選擇。 三款電輔車其特色真的讓人心動不已!

疫情推波助瀾,全球電動(輔助)自行車風潮吹向台灣!
eONE-FORTY (e140)

e140顧名思義,指的是前避震行程可達140mm的雙避震式電動輔助登山車,在台上市的e140車架為鋁合金,經典的外觀造型和美利達聲名大噪的車款e160極為相似,但e140擁有更適合爬坡的人車幾何設計,具有更多騎乘樂趣的操控特性,堪稱越野單車界的SUV運動休旅車,非常適合台灣林道多爬坡的屬性。特別配備的擋泥板、前後燈、貨架更使e140成為一部適合跨界騎遊的全天候車款。

疫情推波助瀾,全球電動(輔助)自行車風潮吹向台灣!
eBIG-TOUR (eBT)

eBIG.TOUR(eBT)融合了兩種車系的優點: 外觀像是登山車,但實則越野與一般馬路都很適合的跨界運動休旅車。 這款車建構於登山車類型的eBIG.NINE(大9)的車架,刻意下彎的上管使騎士跨騎更容易,搭配避震前叉和大輪徑的29”登山車胎,使騎乘感覺比傳統的旅行車更加舒適。此外,eBT還配備了擋泥板、貨物架和前後燈、車鎖等配備,所以不論陰雨或夜晚,足以勝任各種不同任務,是非常令人期待的trekking跨界混合動力的休旅車款。

疫情推波助瀾,全球電動(輔助)自行車風潮吹向台灣!
eSPRESSO (依貝索)

交通代步、運動休閒,甚至於長途旅行均宜,此為美利達新一代電動輔助自行車eSPRESSO(依貝索)展現的多能功特色。而乾淨俐落的造型之外,舒適性則是美利達設計這款車時最為講究的重點,所以我們將電池整合隱藏在車架下管內,採用較寬的50mm車胎,搭配可調式龍頭、舒適型坐墊、舒適型的車架騎乘幾何設定,加上最重要的動力輔助輔助系統,讓您盡情地享受『輕鬆爬坡 . 騎樂無窮』,有如神助的快感!係金耶喔 ,那種「輕鬆爬坡、騎樂無窮」的快感,讓所有人都非常滿意!
2021-08-31 15:22 發佈
商人就是這麼創造出商機來的,
我也不想講的好像眾人皆醉我獨醒一樣,
只是說凡事可以從更多不同層面也更理性地去思考.
查了Merida台灣網站, eBike只限於在登山車以及休閒通勤車, 每台重量都超過20多公斤, 實在不吸引人!

如果去查Merida國際網站, eBike還多出了公路車, 包括eScultura, eSilex, 以及eSpeeder, 這幾台車外表輕巧精練,不容易看出是eBike, 而且都只有13公斤左右. 但這些車都外銷, 不提供台灣市場, 沒有把好貨留在台灣!
leader0419

美利達很用力的在贊助選手跟網紅,捷安特跟美利達都一樣國外官網什麼都有,台灣能看到的就那幾樣,更別說捷安特網站慢得跟什麼一樣

2021-09-01 9:14
Monte920 wrote:
如果去查Merida國際網站, eBike還多出了公路車, 包括eScultura, eSilex, 以及eSpeeder, 這幾台車外表輕巧精練,不容易看出是eBike, 而且都只有13公斤左右. 但這些車都外銷, 不提供台灣市場, 沒有把好貨留在台灣!

看了一下eScultura 400,規格和價格都不錯啊
我還在想說台灣怎麼都沒有像樣點的電輔公路車
害我一直肖想這兩台
唉....

我是弱腳一族, 年紀也有了
對電輔車非常有興趣
但希望條件設定國產GM牌(考慮後勤)、中置電機
車重15kg以內, 齒比配置能夠在無輔助狀態下靠人力爬坡(10趴內)
售價10w以內

結果就是沒這種產品...

看來我的電輔夢還要幾年後才有機會實現...
無所用心

KREXplus EA-BIKE電動輔助車,應該合乎你的需求

2021-09-12 9:11
1:電輔車不必考慮重量,高價電輔車的馬達效能可以讓你幾乎感受丕到重量的存在。

2、台灣除了兩大龍頭之外還有很多原本幫國外代工的車廠或零件廠也都開始自創品牌,他們所生產的價位都是中高價位,隨便一輛就是39800起跳,高檔的也有來到15-16萬。價位屬於中高價位。

3、台灣電輔車發展應變不夠快,礙於國內法規限制只能做純人力或電輔的切換。大陸製的還多了一個非常受歡迎的“純電模式”,連踩都不必踩。

4、陸製產品用料肯定不及台灣,但價格優勢以及多了純電模式另外就是電池規格朝向統一化。目前就有看到至少三家陸廠都是用相同的可拆式電池模組,電池除了可共用之外在網路上還有單獨販售。不過這些車因為使用相同電池模組,導致外觀變化不大,長得都極其相似,當然內容配備還是有所差別。

5、台灣車廠應該要想辦法加速研發生產價格更具優勢的車種,最好電池也統一規格以降低研發時間及成本。如果每家都各搞各的雖然可以看到產品更多元化,但價格肯定無法降下來。

6、電動輔助自行車會跟當年自排車取代手排車一樣取代傳統人力自行車,但真正的爆發點應該是價格降到甜蜜點之後才會大爆發,以目前台廠電輔車價格動輒4-5萬來看,幾乎等於一台普通重型陽春機車的價格,這不是一般人可負擔得起的。

7、台灣法規應該要跟上時代,放寬電輔車上火車、捷運等大眾運輸的限制,才會有誘因鼓勵台灣民眾自帶電輔車坐火車四處去旅行。(目前小折上火車要打包,不可折的還要額外買張票,相對來講不是很友善)
攝影愛好者

純電模式是電動車,不是電輔車...

2021-09-03 8:57
cm4430 wrote:
電輔車不必考慮重量


你的第一點與第七點是相衝突的.

我住在美國, 常常要把自行車置入箱型車裡或是掛在車上然後開出去旅行. 不要說超過20多公斤的車子, 連我置入我的8公斤公路車和我老婆13公斤的電輔車時, 就感覺明顯的差別了. 重量重的電輔車對於上上下下休旅車, 或是進進出出火車站或地鐵站都有莫大的困難!

美國現在電輔車大致上有: 輕巧但電量較少的, 或是重量重然而電池量多的. 以我在網上的經驗, 前者缺貨很嚴重, 後者比較重的車則往往都很容易買到, 表示輕巧的車銷售仍然比較好!
美達 wrote:
疫情推波助瀾,全球電(恕刪)


試乘體驗很差,算了,我有騎到我想要的車,不過都沒有出增程電池很失望,明年再看看嚕。
車要美觀 電池一定沒辦法做太大顆
然後續航力就差
續航力要高 電池就要大顆
外型就不美觀
目前台灣賣的就閃電牌外型比較跟現在的登山車相差不遠
不過 就電池容量不高 最輕那台電池只有320W
16公斤左右
平路破百應該有困難
不然外面市售的最少500W起跳
平路破百基本上沒問題
除非以後能克服電池容量體積問題
不然目前高續航力 車體大不美觀
要美觀就只能犧牲續航力
歐克力 wrote:
車要美觀 電池一定沒(恕刪)


電輔車純騎平路可以調降電機輸出或暫時關掉輔助,這樣幾乎用不到電呦,只會消耗在基本的控制狀態顯示及聯外設備(手機)碼表、功率計等藍芽連線。
騎長途,將電力善用在緊急或陡坡等必要時機即可。車重16公斤而已,單用腿力配好齒比破百不難。只是到達目的地快慢差異。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