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

為什麼批評小徑小折不穩的人,不先充實應有騎乘知識

這二天蓋的這二棟大樓,都是在批小徑或小折不適合爬山路等等言詞~
實在不懂為何批評小徑或小折的這些人不先去了解單車騎乘的安全知識?

小弟平日都是小折登山車輪流出勤~
甚至小折出勤次數多於登山車,
原因很簡單~
在大部份的實際運行路況小折皆能完全勝任,
甚至還多了更多的便利性~
例如可攜性(甚至是多台小車同時擠進一台汽車上..)~

在車架架構上來說,小折或小徑其實只要經過確實的檢查及設定,
在行車前的各項安全性檢查完畢,即使下坡時速達40-50KM,
也能保有一定的穩定性~
最常見的小折或小徑常出意外的狀況不外乎下列幾項~
折疊機構未加以鎖緊及扣緊,經過不良路面或長時間騎乘後鬆脫而造成意外,
快拆未確實組裝完成
剎車未有效組合運作
變速器因擠壓或變速線變型造成變速器運作異常或鍵條運轉異常~
車架因老舊或保存不當,金屬疲乏而脆化,斷裂~

其實以上大多項目也同時會發生在登山車上,
不管是登山車還是小徑車或小折車,
會有安全性的問題,大多還是取決在於使用者本身才是~

尤其近年單車熱盛行~
賣車的車店如雨後春筍般的開出來~
店家的專業度參差不齊~
常看到買新車的朋友,連個快拆都不會使用~
連變速器的使用方式也不清楚~
可鎖死的前叉也不知何時該用?如何用?
更誇張的還有
騎了幾次後抱怨騎起來很不舒服....
竟然是在車架尺寸或是騎乘姿勢設定上,車店人員完全無告知及教育...
難怪單車意外會多囉~

單車早已不再像是童年記憶般的那麼單純的玩具~
騎乘單車是需要技術及技巧的,也需要具備基礎的維護檢查概念..
有正確的用車知識就不會有那麼多的嘴砲文章在各說各話....
也許是因為下雨天大家太閒了吧....
幫單車版的車友一起祈禱明天好天氣會更有意義些啦~~
2009-06-14 4:19 發佈
文章關鍵字 小徑 知識
小折下山穩不穩我沒試過我不知道,不過,小折的定位為短程代步、輕度騎乘,很多人卻拿來上山下海,甚至還想跟公路車尬咧!
還有,單車(泛指公路車、登山車...)又不是汽機車,所有零件都可以單買再組起來,何必買了成車再去改裝呢?多浪費錢。
vc12121212 wrote:
這二天蓋的這二棟大樓...(恕刪)


小車與大車比確實比較不穩, 特別是對坑洞的敏感, 小折更是有潛在的隱藏危險, 原因是折疊機構比較脆弱的問題, 萬一設計不良後果更是嚴重, 連著名的美利達小折都會發生更何況其他不知名品牌的小折, 這些都與單車騎乘的安全知識無關.
小折小徑說真的~
因天生的幾何設計和結構問題~
在"理論上"是比其他非折疊車種來的不穩的~
但是"實際上"~小折小徑也真的沒那麼不堪~
一切的不穩因素大都來自人為~與車種並無絕對關係~
了解自己車的極限~和知道自己有多大能耐~而作多大的事~
只要不逾越~基本上什麼車種都很安全~

以目前小折動不動就配個21速以上~
以國民車T3為例~就配27速~
會配那麼多速為的就是讓你可以適應更多路段~(除了off road)
要不然~在某些人眼中只不過是個市區代步車而已~
設計個6-9速~甚至單速也就夠了~
配那麼多速~又用不到~是要相咬喔~

至於沒力踏的小折~那個是他自家設計不良的問題~與其他廠牌並無絕對關係~
人家KHS校長三不五時就帶隊騎小折爬山環島~這又要怎麼說~?
要真不行~廠商還帶頭幹~這算不良示範嗎~?
別找到個個案就全盤否定~

再者~
任何車種除了單車的共通騎乘知識要熟悉外~
車種的個別騎乘知識也必須充分了解~
而不是硬拿自己的錯誤操作來怪罪車子~
明知道小輪徑對坑洞較敏感~還高速輾過~
出事了才來怪車子不穩~結構脆弱~
這不是本末倒置了嗎~?
這2年因為自己的興趣,前後共購入8台單車,其中包含公路車,登山車,小折.小徑(車單價都再3萬以下)
個人感覺小折,小徑在下坡(F-20R)及高速巡航時(KHS TKT-S)都較大車來的不穩,但只要雙手握把,注意一下就好了,每個人的感覺都不同
還有小徑車是可以跟公路車尬速度喔,之前騎過KHS TKT-S(公路車縮小版) 速度沒話說(時速在40-45間),騎苗栗後龍外埔漁港,那段路,巡航時速跟我騎公路車跑差不了多少,不過速度較無法維持
如果是短距離,短時間,小折.小徑未必一定輸公路車
另外,是可以組車沒錯,但假如你很喜歡一個車架,但只有成車可選,這要怎麼辦?
我是認為車的價值來自自己,當你覺得值得時,別人覺得不值得又如何?
我現在在改裝KHS K-55,打算只將車架保留,其他都換掉,有人有問我那為什麼不乾脆組車(花的錢一樣,幹麻不組車,還可組更好的).
當你組車組好,騎乘後,心理總想著另一台車,又何苦呢?
總而言之,爽度決定一切..
a90106011 wrote:
我現在在改裝KHS K-55,打算只將車架保留,其他都換掉,有人有問我那為什麼不乾脆組車(花的錢一樣,幹麻不組車,還可組更好的).
當你組車組好,騎乘後,心理總想著另一台車,又何苦呢?
總而言之,爽度決定一切.....(恕刪)


關於這點~我再幫你補充一點~

為什麼不組車~?
有些車商只賣成車~不賣車架~
但是我又喜歡他的車架~不喜歡他的零件~
所以~只好買成車來改~

這是一個很現實的問題~
不是單純你想買零件來組一台就能辦到的~
除非你想隨便組組~
但是~自組就是要組一台自己喜歡的~
隨便組組不就失去自組的意義了~不是嗎~?
今年自回暖以來,小折下坡死3-4個了吧?
且大都是下坡死,不可否認都是新手退休教職婦和台中廠長(我只記得這兩個...)
我只能說小折下坡穩不穩新手最知道,這死亡數據則是事實
(公路車下坡只知道掛了個56km/hr的老手)

打個比方,10個新手騎新車,A車摔車率8成,B車摔車率2成
是不是很明顯的指出在相同騎乘技巧下A車相對不穩?

我個人是對以騎乘技巧無限上綱的人挺
那是不是,看看外國的單車都能攀岩了國內有人騎單車還會摔真是笑死人?
基本上小折下坡需要刻意調整姿勢就是表示它的下坡穩定性需要人為技術補足,相對其它車種差
只是這相對間的差異因人而異,而安全總是以"以防萬一"為信條
因為光那點差異就有可能成為一些人回老家的車票


vc12121212 wrote:
這二天蓋的這二棟大樓,都是在批小徑或小折不適合爬山路等等言詞~
實在不懂為何批評小徑或小折的這些人不先去了解單車騎乘的安全知識?

...

在行車前的各項安全性檢查完畢,即使下坡時速達40-50KM,
也能保有一定的穩定性~


說的好 給你拍拍手

我自己是有T3 + 公路車
下坡極速都是50+ (公路車的高一點)
從來也沒有覺得小折不好
雖說現在騎公路車居多
但探新路或是陡坡時 我騎T3的機會就高了

昨天用T3去騎"2009竹風盃路線練習" 來回108公里
從平地上到近800公尺高度
回程還碰到下雷雨 一路緩下坡騎乘也是沒有什麼問題(不穩/滑)
常常聽到有人抱怨T3會滑等 我覺得那是因為他們不懂單車騎乘
自己不懂 技術又不好也沒有注意安全 出了問題只會去怪車子
不用想太多啦
都能用步行環球了
小折也不是什麼都不行吧
安全駕駛下
小折都嘛可以上坡下坡
安全第一就好啦
登山車公路車適合唷
那怎麼也不少摔去當仙
jassmk2 wrote:
是不是很明顯的指出在相同騎乘技巧下A車相對不穩?...(恕刪)

這點我可以補充一下,
不是大車不會摔,只是小車總是來的又快又急,一樣是摔車,在摔落地前只要能爭取到一點時間減速或處置,傷害程度大不同,技術可以加強,但車架大小是不能改的....

發文的樓主說"在行車前的各項安全性檢查完畢,即使下坡時速達40-50KM,
也能保有一定的穩定性~"

我是持反對的立場,因為在實際的案例中得到的教訓太多了!
小輪徑的車最危險的時候就是下坡,是物理上的限制,技術能補上的並不多,40~50KM時萬一遇到狀況,絕對是足以造成嚴重傷害,坡度越大越嚴重!
台灣.用騎的最美
  • 1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