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最近的單車活動正夯 你又是怎麼準備自己的食糧呢??

長谷川J wrote:
二、維士比套沙士(江湖人稱莎士比亞,這可是世界經典名著)


這個最好少喝, 今天新聞才播, 提神飲料酒精防腐劑含量高
hcl0119 wrote:
超過兩小時就會帶個巧克力之類的高熱量補充品...(恕刪)

我也是這樣搭配,一般中強度騎車大約90分鐘後(高強度消耗更快),肌肉中的糖原就消耗殆盡,僅由脂肪分解來提供能量是不足的,若是未及時補充糖類熱量,會出現極端疲勞(低血糖)....

所以我都是以運動飲料稍微稀釋(若騎的強度高就不稀釋),定時喝水(不能等渴了再喝),然後約40~50分鐘補充巧克力等高熱量但容易讓胃排空的食物,這樣可以騎上一整天不至於太疲勞! 就我所了解的,運動耐力和體內糖存量是正相關.

結束後立刻補充大量碳水化合物及高蛋白食物,這樣體力恢復的非常快,唯一避開的是脂肪的攝取......
樓主所提的BCAA倒是沒用過,因為我由日常的食物中應該有足夠的蛋白質補充,倒是對於高強度訓練的車友,是應該擬定完整的訓練計畫(包含營養規劃,特定的營養補充劑應該在內,例如BACC),這完全是因人而異了!


運動營養學問很深,多懂一些真的好處多多,正在努中.........,以上如有出入請多指正!

台灣.用騎的最美
要看騎乘距離,通常攜帶:白開水,香蕉,巧克力,梅子粉.
騎乘途中休息,若有7-11便利商店,會買養樂多喝或運動飲料稀釋再喝
養樂多轉換成熱量最快,補充體力也最快
香蕉可讓胃有飽足感,又能換成熱量,預防運動中腳抽筋,作為中餐食物使用
巧克力換成熱量補充體力
梅子粉用白開水稀釋再喝,可替代運動飲料,預防運動中腳抽筋
喉糖!樺*硬喉糖,隨時可以含著,減輕喉嚨的不適,順道補充熱量。
Harold
以前的經驗,一條77乳X可以讓我在136上前進半小時,
至於那種餓到連踏板都踩不下去的情況(能高越嶺第三天斷糧到花蓮吉安時發生),
找到雜貨店,鋁箔包的那種統一X香紅茶很好用,因為超甜又容易吸收XD

平常出門騎車通常是靠便利商店和路邊攤補給,
如果要去野外,鍋子爐子背一背,快煮拉麵連牛肉乾一起煮,就是超豪華牛肉麵了.
我學弟有人是專啃麵包,但我是顧不好肚子就沒動力的人啊,
所以,就練成了可以背22公斤重的東東在山上流浪三天的負重能力
homewolf wrote:
練成了可以背22公斤重的東東在山上流浪三天的負重能力...(恕刪)

三天22kg...
想必大大在山上是專吃羊肉爐薑母鴨...
15kg連食物公裝可以讓小弟在山上撐7天...那時還沒有買乾燥機...沒有700g的睡袋
現在應該可以壓更低吧...
如果50公里以內的路程我只會帶水

如果是50-80公里我會帶條士力架巧克力,加了電解質的水以及吃個當地小吃

80公里以上或是武嶺阿里山這種高強度騎乘,飲食就不能開玩笑了
舉這次阿里山賽為例,下面是我帶的飲食
阿里山賽飲食



我騎車通常都是早上六點或是晚間六點左右
也就是說都是在未進食的狀況下騎車
我就會跑去小7買兩個布丁或是再加一罐奶茶來喝
布丁好入口熱量也高~喝奶茶也順便小小的補充一下水份
通常這樣就可以讓我撐過三小時以上
羊羹是不錯~但是 我更愛布丁
天屎~加百列 wrote:
三天22kg...想必大大在山上是專吃羊肉爐薑母鴨...(恕刪)

沒啦,就套鍋+氣化爐+兩瓶液化丙烷+一套修車工具含兩三支大扳手還是鉗子+1.5公斤的睡袋+三公升水+備用內胎+備用外胎+替換用衣物及禦寒防雨裝備+古董單眼相機+食材+乾糧....etc.
整整塞爆一個七十升的登山背包

原本不知道自己背那麼重,
是到了花蓮後不小心把背包放在體重計上才瞬間傻眼
不常吃, 但備有:
- 碳水化合物+BCAA - Hammer 的 Sustain Energy, 調成糊狀裝到小水壺中, 像 Energy-In 那樣用吸的.
- 電解質 - Enduralytes 膠囊
- 排乳酸 - Sportslegs 膠囊

劑量完全按照建議量, 效果不大明顯, 尤其是 Sportslegs, 並不會讓人比賽時有腳怎麼踩都不會酸的效果. 感覺上維持固定高強度的訓練比較有用. 如果以經濟效益來說, 熱量補充買小蛋糕捏扁了放在口袋比較方便, 這是以能源密度來看, 此外, 含糖飲料會讓口腔容易長齒垢, 因此我後來都改成易消化的碳水化合物+水壺中的水來做熱量補給.

高強度運動後 15 分鐘內我會泡一杯牛奶喝, 一樣是以功效與經濟為考量.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