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日本公路政策的開放造就工業發展

台灣一直到近年才開放重機進口,但是高稅金、難驗車、禁改裝和禁上高速公路等奇怪限制,保護了國內廠商不長進,苦了消費者要花大錢當盤子,日本機車只要125cc就可以上高速公路,結果兩國之間機車工業的發展差異多大啊。如果台灣進口機車價格合適,abs,tcs等安全配備齊全,消費者為了上高速公路更安全一定首選進口車,相對國產機車也會提升競爭力與配備來應戰。日本汽車連左駕都可上路,完全不懼進口車以國產右駕車應戰,自由競爭才會進步,別再用奇奇怪怪的理由來限制重機了,汽機車工業和上下游相關產業、服務業、改裝業等是多大的經濟市場,開放改革拼經濟才對。
2017-08-02 19:45 發佈
patrickchaing wrote:
台灣一直到近年才開...(恕刪)


那為何台灣保護國產車保護到現在,

還無法或不敢公布與"歐美同級"的撞擊測試報告!?

patrickchaing wrote:
但是高稅金、難驗車、禁改裝和禁上高速公路等奇怪限制,保護了國內廠商不長進,苦了消費者要花大錢當盤子...(恕刪)


所以說「降稅」、「簡化驗車程序」、「放寬改裝」、「國道路權」到底是什麼人在阻擋,答案呼之欲出囉~
但也要怪國人自己不團結、不堅持啦…
日本機車只要125cc就可以上高速公路,結果兩國之間機車工業的發展差異多大啊

日本汽車可以上高速公路,結果兩國之間汽車工業的發展差異多大啊

美國汽車可以上高速公路,結果兩國之間汽車工業的發展差異多大啊

德國汽車可以上高速公路,結果兩國之間汽車工業的發展差異多大啊

義大利汽車可以上高速公路,結果兩國之間汽車工業的發展差異多大啊

英國汽車可以上高速公路,結果兩國之間汽車工業的發展差異多大啊
暫停才是旅行的意義
韓國機車不能上高速公路,結果兩國之間汽車工業的發展差異多大啊
韓國機車不能上高速公路,結果兩國之間汽車工業的發展差異多大啊


機車做的好不好和公路政策的開放有何屁關係?

台灣幾乎沒遊艇, 遊艇業不是做得呱呱叫?

廠商自己不長進, 不思國際競爭
台灣人要是有日本人的眼光,台灣就不是現在這個景況了,所以不用拿日本來比。
台灣政腐沒擔當出名,眼光短淺,公務員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態,不知耽誤了多少台灣進步機會。

電動自行車掛牌可以增加不少稅收耶,中央說這個給地方管,地方說我有沒牌照可以發。
其實心裡想的是: TMD,我的薪水又沒加,還要多管這些事,多收稅干我屁事,少收一點我的薪水又不會少....
你知道什麼是世界趨勢嗎?

德國聯邦參議院(Bundesrat)通過一項決議,力促歐盟能在2030年起禁止銷售使用內燃引擎(ICE)的汽車;這意味著歐盟執委會一旦通過相關命令,德國及其他歐盟國家使用內燃機的汽油車及柴油車都將被禁止。

世界各國都已經朝向電動車,綠能車,自駕車發展的此時

你還停留在上個世紀的思想,想推廣大排氣量的傳統內燃機重機??

誰思想先進,誰是清朝人
把工業發展硬跟重機上高速公路扯在一起,

理論邏輯性太差,

我雖然不是敲鑼打鼓積極贊同開放重機上高速公路的人,

但看到此文發現完全是豬隊友等級 ...
你們想的都太簡略了,
台灣150cc以上重機禁止進口30年,
這30年的時間台灣沒有任何的外來競爭,
藉此保護了兩陽機車行的生路,
但這30年來政府利用剝奪機車路權以及選擇權政策的保護之下,
我們得到了什麼?
萬年的豪邁跟野狼,
還有全世界售價最高的ak550,
這就是兩陽機車行在全國人民30年的無奈保護下,
他們賺飽飽所回饋給台灣人民的產品。
那這30年中,日本的honda拿過moto gp的冠軍,
他們研發出多缸引擎、噴射引擎及陶瓷汽缸abs以及tcs,
兩陽機車行必須付授權費才能裝在自己的機車上。
如果當年重機沒有禁止進口的話,
兩陽機車行的發展會是更好或者是消失呢?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