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請教油電車的馬力扭力如何看?

最近在看Toyota油電車
但是其中有一個部分不太懂

一般的引擎 會只有一個最大馬力跟最大扭力並且標註在大約多少轉的時候可以達到

油電混合的車子 分別在汽油引擎跟電動引擎都有寫到最大馬力跟最大扭力
還會寫到一個綜效最大馬力

如果比較這兩台車子的時候
是用油電車的綜效最大馬力去對比單一引擎的最大馬力嗎?
那扭力的部分 則是要怎麼比較呢?

因為之前開的是SIRION 其數據是這樣 87hp@6000rpm 12.2kgm@3200rpm
有時候滿載的時候 在高速公路像是林口上坡路段 就會感覺有點吃力油門要踩很重
所以很擔心今天如果換成油電混合車 結果更沒力

請教油電車的馬力扭力如何看?

請教油電車的馬力扭力如何看?

2016-07-05 20:19 發佈
minyi1982 wrote:
最近在看Toyota...(恕刪)



以2016年Prius為例馬力標示為綜效最大122匹馬力,如果單純引擎出力為98匹馬力,單純馬達出力為72匹馬力。但是由於油電系統做動時有純引擎出力、純馬達出力、引擎加馬達出力等多種方式動作與運算。因此如果以引擎加馬達出力理論上是98加72等於170匹馬力?但是由於油電系統的運作方式會使實際馬力下降,因此綜效馬力降至122匹。
至於會不會說無力?只能說還不至於,但是可以說是絕對夠用。當然如果要跟同級對手搭載的渦輪汽柴油引擎相比在純動力的輸出方面就沒有對手來的出色,但是油電車的省油性與肅靜性當然是比同級對手好上許多。如果你常常要用大腳油門的方式開車,或是對馬力輸出做為擺在第一的優先考量?那麼只能說油電車可能會比較不適合你。但是如果跟你之前只有87匹的舊車相比的話?爬林口坡絕對是輕鬆許多啦,給你做參考。

minyi1982 wrote:
最近在看Toyota...(恕刪)


爬林口坡!引擎跟馬達會一起出力,根本不用擔心,絕對比SIRION 還夠力!!

minyi1982 wrote:
最近在看Toyota...(恕刪)


大腳踩下去,汽油引擎和電動馬達會一起作動,

動力源源不絕的拉上去

這時當然不省油

但是動力輸出你不會失望
扭力完全不需要考慮
因為不知道齒比為何, 扭力就無法代表實際動力感受

有騎過變速腳踏車吧? 引擎(也就是你的腳)都是同一顆, 所以扭力也都是一樣的
但是配上不同齒比變化就使得可以爬的坡度與加速度完全不同
所以對於一個擁有CVT傳動系統的車, 最重要的是輸出功率而不是扭力
而功率就是馬力
所以hybrid列了那麼多東西, 真正對駕駛有感的就只有"綜效馬力"這項而已

但是油電車的動力通常偏高轉速化, 舉例來說IS300H爬三義坡, 表速105的時候引擎轉速大約2600rpm, 你完全不會覺得這是一台220馬力的車該有的表現
而Prius3大概會在3100~3400rpm左右, 會讓你覺得像是1.5L的動力表現
如果你不習慣引擎拉轉的聲音, 那麼還是不要買油電車吧

不過P4的引擎算蠻安靜的, 防火牆隔音比三代好多了, 倒是可以去試試看
ferrariho458 wrote:
因此如果以引擎加馬達出力理論上是98加72等於170匹馬力?但是由於油電系統的運作方式會使實際馬力下降,因此綜效馬力降至122匹。...(恕刪)

不是運作方式會使"實際馬力下降"
而是馬達運作的電是由引擎給的, 然後電池再補充一部分, 所以最大動力就是引擎全輸出 + 電池最大輸出 = 98 + 24 = 122

在此狀態下, 馬達出力根本沒意義, 除非是電池出力能更大, 否則那72馬力永遠也無法跟引擎的98馬力同時使用
那麼馬達做到72馬力這麼大幹嘛?
因為整個hybrid系統的電流路徑不一定要經過電池, 例如引擎發電帶動馬達驅動車輛的情況, 那麼就有機會完全用到馬達72馬力全輸出
馬達(MG2)最大出力72HP,
24HP 來自電池(HVB)最大出力,
48HP 來自引擎(ICE)推動發電機(MG1),

所以如果最大馬力算成 98(ICE)+72(MG2)=170HP,
內有 48HP 是被重複計算,
扣除48HP後, 真正最大馬力就是 170-48=122HP.
meridian wrote:
扭力完全不需要考慮...(恕刪)


我想這跟Hybrid設計有關。
以Toyota Hybrid的思維來說,大部分時間都會把ICE(引擎)放在最高效能的轉速。
因此即使是零時速下發電充電,ICE轉速也是不少,因此會有車主認為ICE(引擎)發動後非常大聲。


高速公路上,動力供給狀況還蠻複雜的。
一般來說如果油門沒有踩到底,大多是ICE與MG2一起推(某些條件下,甚至會只有MG2在推車),同時MG1也在發電保持大電池電量。
所以開高速公路,電會越開越多,同時油耗還能保持20-25km/L(P3)或更佳

油門進入Power區就不太一樣,比較像是ICE跟MG2全力在推。
因此動力會爆增,且ICE還會大幅拉轉(應該跟要加強MG2輸出功率有關)

至於台灣高速公路,樓主完全不用擔心帳面扭力疑似不足的問題。
三義國一大上坡,Prius用Normal mode沒踩到Power區就爬的上去,要超車直接踩進Power,讓動力大爆發噴出來就可以了。
真的擔心動力不足,那就開Power Mode吧。這時候ICE進氣方式會改變(進氣門直接全開),讓動力更早出現。


反到有些車主認為Toyota的Hybrid,動力表現可以往上一級去比較。比如說1.8可以跟2.0 NA比美。
不過這就很主觀了,畢竟也有人認為Prius 4跟沒更新ECU前的Prius 3,是有貼背感的...


另外再補充說明,Toyota Hybrid油門最有力的區段,其實就是最後到底那一段。
有機會樓主試駕時,可以注意一下能量棒踩進最後一區時,原本線型的和緩動力輸出會突然爆增的表現。

明月下的清風 wrote:
真的擔心動力不足,那就開Power Mode吧。這時候ICE進氣方式會改變(進氣門直接全開),讓動力更早出現...(恕刪)

請教專家
P3在Normal Mode踩到PWR區,和按下Power Mode踩到相同的PWR段
動力輸出是相同的嗎?
我感覺好像是相同,只是按下Power Mode油門踏板不用踩那麼深就可以到相同段

bakafish wrote:
請教專家P3在Normal...(恕刪)

我覺得應該不同
按power後,動力輸出曲線整個靈活很多,和用腳踩到power區感覺不同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