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請教油電車的馬力扭力如何看?

bakafish wrote:
P3在Normal Mode踩到PWR區,和按下Power Mode踩到相同的PWR段
動力輸出是相同的嗎?
我感覺好像是相同,只是按下Power Mode油門踏板不用踩那麼深就可以到相同段


我不是專家,因為我身邊沒有Normal mode跟Power Mode的油門深度相關動力圖表 (笑)

但就原理上來看,Power Mode會提前全開進氣門,動力提昇曲線(與油門深度相比)的確是變快的,所以會有踩起來變有力的感覺。
但兩者最大總出力(Power區踩到底),猜測是應該類似。

正確解答,有待真正專家釋疑。
我是「感覺」按了Power Mode只是油門變靈敏
只要踩淺淺的,儀表就會大幅變動,也就是踏板踩到相同的深度,儀表上的變化量變大
縮短了反應時間,讓人有一種車子變輕快的錯覺
實際的動力輸出,在踩到相同的儀表區段上時(我指的是橫向的那條),沒有什麼差別
也就是即使在Normal Mode,只要踩夠深一樣會衝,並不會封印動力
(Power Mode對EV的切換時機,在此先不看)
minyi1982 wrote:
最近在看Toyota...(恕刪)

看馬達最大馬力並沒有太大意義, 還是得看HVB最大的輸出(如果電池沒力, 馬達再好也跑不動對吧). 因此綜效馬力=ICE最大輸出+HVB最大放電.

從帳面上的資料來看, Prius 3的ICE輸出98ps, 以HVB 1.3kWh, 最大放電20.8C計算, 綜效輸出=98+1.3*20.8*1.34=~134ps.

也許是Prius 3 20.8C最大放電對inverter及HVB的負擔太重, 造成爬坡過載熄火甚至inverter燒掉的問題, 因此Prius 4將HVB最大輸出大幅降低為13.8C, 因此綜效馬力降低為: 98+1.3*13.8*1.34=~122ps

以上都是夢到的, 參考看看就好.
從花蓮走合歡山回來都ok了,林口坡小case,取決你的黃金右腳,我有過從泰山一路往林口踩到130(好孩子不要學,這是做夢到的),一路上沒有傳統車檔位變速銜接的頓挫感,一路就順順的直上,所以不用擔心綜效馬力。
請問有人知道知道"綜效扭力"嗎?我一直想找都找不到~XD
這沒很快~~
很多車都辦的到~~

studio wrote:
泰山一路往林口踩到130...(恕刪)
我印象中Toyota的油電車高速行駛反而是MG2發電推動給MG1

MG2又稱扭力馬達,起步時推動車輪前進

接著ICE發動,MG1發電送給MG2

ICE一部分功率推車輪,一部分給MG1發電

此時是ICE+MG2一起推車輪

進入高速公路後,變成MG1和ICE一起調車速,MG2變發電機

所以豐田的E-CVT說穿了就是靠馬達控制車速變化

引擎提供功率,馬達提供行駛的力量

我在日本旅遊時坐過Prius2的計程車, 司機重踩油門加速時, 引擎聲浪大又粗糙, 而且加速感薄弱, 讓我想起古早的裕隆速利1.2。
不過畢竟只是1.5L的Atkinson cycle引擎, 急加速的表現不是重點。

meridian wrote:
而Prius3大概會在3100~3400rpm左右, 會讓你覺得像是1.5L的動力表現
如果你不習慣引擎拉轉的聲音, 那麼還是不要買油電車吧....(恕刪)
doggies wrote:
這沒很快~~很多車...(恕刪)

油電車沒有所謂的綜效扭力這種東西,前面已經解釋過了
ECVT是沒有齒比不知道算不算變速箱的變速箱,引擎有引擎的扭力馬達有馬達的扭力
在ECVT的架構下可以引擎5000轉時速只有1,也可以引擎熄火時速60,試問這扭力怎麼計算?
只能說一切憑感覺...以CH重達1.6噸的車身來說0-100跑8秒,實際的"感受"應該至少35kg/m以上...
不好意思~那請問一下這台凱燕油電有綜效扭力~是因為變速箱不一樣嗎?小弟非專業~不太懂專業結構的理論~只是單純的舊消費者的觀點看數據~因為這台油電有提供綜效扭力~所以才好奇其他油電車怎麼沒有提供??謝謝
凱燕油電
featheringer wrote:
油電車沒有所謂的綜效...(恕刪)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