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日本政府宣布緊急狀態要求大家待在家沒事不要亂出門,待在家的時間也因此大增,
就來發篇開箱文與各位交流交流吧!
(照片的部分全部是iphone 6S+ 全程無腦拍攝+無腦修圖的,傷眼還請見諒。)
先來張正面照~


擁有一台車是自己從小到大的一個夢想,所以出社會工作後就一直計畫著買車,
縱使現階段並沒有迫切的用車需求。
假日時會租車到處跑,體驗擁有一台車在使用時會遇到甚麼樣的情境與各種狀況。
剛好前段時間同事也有購車需求,所以也就跟著一起看車許多車子,也因為我們售出於興趣買車,
所以只要我們認為有趣的車子、預算又在能力範圍內的話就會放入口袋名單。

經過一番網路爬文後與現場看車時和業務交涉之後大致有了以下名單:
1. HONDA N-WGN Custom
2. TOYOTA Vitz
3. TOYOTA YARIS
4. HONDA FIT
其中,馬3、SUZUKI HUSTLER、Mitsubishi EK X被我從名單中拿掉了,原因是MAZDA和Mitsubishi
這兩個廠牌所合作的貸款公司拒絕放款給外國人,無奈之下只好放棄,不然這兩台真的是非常有趣的車子。
至於SUZUKI的部分,接待的業務只會問需要的選配與出估價單,完全沒有想跟我們介紹車子的意思,
並且現場是沒有新車展示車只有中古車,稍微看了一下,內飾貨車感很重,有種坐到發財車的感覺,
當下直接不考慮SUZUK的車。
(雖說貨車感重,但畢竟是我考慮過的車子裡面最便宜的一台,所以不是要說SUZUKI
的壞話,就是一分錢一分貨而已)
初步的名單出來之後,再來就是比較後續的養車成本...不過畢竟是雙田新車,
品質應該不會有甚麼問題,所以保養部分四款車都算是平手。
再來是油耗部分,以下為各車款的油耗(這邊只寫我考慮的款式的油耗):
1. HONDA N-WGN Custom (660c.c. 三缸TURBO : WLTC 21.2KM/H, JC08 25.2KM/H)
2. TOYOTA Vitz (1.0三缸自然進氣 : WLTC 無, JC08 20.8KM/H)
3. TOYOTA YARIS(1.0三缸自然進氣 : WLTC 20.2KM/H, JC08 無)
4. HONDA FIT(1.3四缸自然進氣 : WLTC 20.2KM/H, JC08 22.8KM/H)
油耗部分其實都不會太差,這四台也算是過關了

不過以汽缸數來說FIT算是加分,聽起來也比較好聽,三缸引擎的聲音真的很難聽。
接下來是稅金部分,由於四款車子中僅有N-WGN屬於輕自動車,直接完勝

輕自動相較於普通車每年自動車會就少了三千多塊台幣,車撿時要付的重量稅也少三千多,
其他費用也是相對便宜的,總得來說購車時就省下一萬台幣,挺吸引人的。
(這邊要提一下,輕自動車在日本已經沒有太大的價格與稅金優勢了,但其嬌小體型、
優秀油耗、超大車內空間還是深受日本人歡迎)
配備部分我想就是我下決定的關鍵點了,下面這邊算是各個車輛的亮點 :
1. HONDA N-WGN Custom
・新世代HONDA SENSING (全速域ACC、自動煞車、自動遠燈、號誌辨識、
車道中央維持等等)
・電子手煞車付Auto hold
・LED頭燈

圖片來自本田官方網站
2. TOYOTA Vitz
・相對舊世代的自動煞車,好像不是TOYOTA Safety Sense的樣子
・LED頭燈
停產之後官網上圖片好像已經找不到了
3. TOYOTA YARIS
・Toyota Safety Sense(1.0版本無ACC)
・Tconnect (有狀況時可直接和原廠通電話的樣子)
・標配7吋螢幕(有Apple car play)
其實1.0的部分很多是被拔掉的,而且想花錢也不能選配,各位在網路上看到
新款YARIS很帥、功能很多其實是要加錢選配跟上位等級才有的,看到這邊對
TOYOTA其實挺失望的。

圖片來自豐田官方網站
4. HONDA FIT HOME
當時要決定時很多配備其實都還不是很清楚,很多是事後才知道的
・新世代HONDA SENSING (全速域ACC、自動煞車、自動遠燈、號誌辨識、車道中央維持、防暴衝等等)
・電子手煞車付Auto hold
・LED頭燈
・HONDA CONNECT
配備部分跟N-WGN其實挺相似的,但細節部分有些不同,像是HONDA SENSING兩者的原理其實是不一樣的,FIT是廣角攝影機、而N-WGN是毫米波雷達+普通的攝影機。FIT後輪為碟煞、N-WGN為鼓煞,所以電子手煞車作動原理也不相同。

圖片來自本田官方網站
到這邊分析了這麼多,其實也該有了結果了,綜合配備與開銷,最適合的結果其實是
HONDA N-WGN

事實上當時我也是這麼決定的,也真的去簽約了,但無奈下訂之後業務通知因零件問題,
交車時間要往後延三個月,而相較之下FIT雖然也有受影響,但交車時間相對快了一個月,
當下直接轉單

前面廢話了這麼多終於要來介紹FIT的各項細節於心得啦!
1.外觀

首先外觀部分我個人是相當喜歡的,在這個車子外觀越做越殺的年代FIT算是一個很獨特
的存在,有種日式簡約帶給人的平靜感,出遊時常常站在車子旁邊欣賞。
最近HONDA有幾台新車都給人一種為日本市場量身訂做的感覺,像是FIT(重新檢視車子的各項配備與設計,帶給乘坐者"身心舒暢"的感受、心地よい)、
FREED(車中泊專用車、outdoor玩家的最愛)、N-WGN(超越普通車配備的輕自動)等等。

車尾部分可以看得出下方給人一種很穩重的感覺,不會有過多裝飾、呼應車頭設計。

因HONDA SENSING採用廣角單眼相機,所以車標並非平標。
這種取消水箱護罩設計的手法掩飾很罕見呢!

新世代HONDA SENSING所使用的廣角單眼相機。
ACC在使用上是不覺得跟毫米波有甚麼差別,不知道其他部分有沒有差?
自動煞車部分的警示時機點很早,只要前車急煞或自車與前車速差過大的
情況下都會跳警示,不會等到自車與前車接近時才跳警告,
這是我在其他車上沒感受到的。

Keyless的按鍵不是使用橡膠的,而是與門把做成一體,看起來也比較清爽。
2.內裝
內裝部份真的是非常讓人驚豔,很難讓人聯想到是一台小車會有的配備。

這次日版FIT跳脫以往的命名方式,改以車主可依照自己的Lifestyle來選擇車型,
共分為五個等級,各個等級雖然在配備項目還是有差別,但最主要的差別還是在於
內裝風格 :
1.基本配備的BASIC
2.適合家庭使用的HOME
3.有運動風格的NESS
4.能與高級車相提並論的LUXE
我選擇的是汽油版的HOME的白色內裝。
(平常只有我一人用車完全不用考慮會有人弄髒白色內裝

而且椅面部分也是耐髒的偏灰色)

坐進車內後,可以看到儀表板上方全水平的設計與A柱後移所造就的超寬廣視野,
看了真的是很舒服。

儀錶板是液晶螢幕,可以和導航連動顯示導航資訊、瞬間油耗、撥放音樂、
接聽電話狀況等等,非常好用,也很不向這個等級會有的配備。有驚豔到。


坐在駕駛座往左前方看是導航與冷氣操作面板,日本好像沒有台灣流行的安卓機的樣子,
這台是原廠導航最便宜的等級。(雖說是最便宜,也是要價台幣三萬多...

各位看到的宣傳時裝的那台九吋導航要價台幣六萬)
導航的功能其實各家也差不多,裝這台只是為了要與儀表板連動而已。
冷氣面板部分採用實體旋鈕,操作起來很順手。下方付有12V電源與USB充電孔。

排檔感也是採用簡單的設計,但好像檔位設計得不是很好,本來想要排到D檔,卻常常排到S檔去,這個在日本這邊常常有人抱怨。
下面是電子手煞車的操作鈕,有Autoholdd的車開起來好輕鬆。


排檔桿後方式一個平台,可以做各種選配,置物盒、垃圾桶、杯架等等。
我個人是讓他空著可以放錢包或在車上吃東西時可以當暫時放東西的地方,意外的很方便。

室內照明部分是全LED、非常明亮,紅色按鍵可以直接打緊急電話叫救護車或警察,
安全氣囊爆開時也會自動通知警察。

遮陽板上的鏡子付有照明,不過這邊就是傳統燈泡了。

中間的照明也是LED,晚上從車外看真的很漂亮。

後座部分也是延續與前做一樣的風格,但是乘坐起來相較前坐更軟、更舒適,
腳部支撐算是我坐過的車子裡面最好的了,我都快以為這是後座買家的車了


延續上一代FIT的傳統,椅面一樣是可以上掀的。

這是我前坐調整成標準坐姿的狀態下的後座空間,大約是兩個拳頭一個手指頭,
也太寬敞了吧...


後座打平後椅面那編會稍微高一點,對於愛睡車上的日本人來說表現並不算是很好,
但念在椅面較上一代厚了許多,也還能可以理解的。
開箱文寫道這便也算是告一個段落了,雖然還有很多地方沒有分享到,例如乘坐感、
引擎加速、變速箱反應速度與邏輯等等,但我想畢竟這台只是入門小車,光是以上
這些配備就真的非常讓人驚艷了,其他我沒提到的部分就真的覺得普普而已。
這次購車比較可惜的就是沒選擇油電版本,HONADA全新的串聯式油電開起來真的
不像是馬達驅動的車子,引擎的轉速會隨著負載變化、急加速時甚至會有普通AT的段差感,
油電版本的避震設定也與汽油版本不相同,扎實很多。無奈預算上沒辦法負擔,
只好牽汽油了。
最後附上牽車之後出遊的風景照,位於岐阜縣的苗木城跡上所拍的木曾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