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為何國外的新聞照片都喜歡切頭?

WoodyChang wrote:
至於您動不動就抑稱別人為小朋友~這行為並不是很可取
而jenhoxen先是說"受教",後面卻又補上些五四三的煙霧彈,我並不欣賞這樣的討論方式
(不過您跟他的討論style頗相同、例如莫名冒出的"自傷"跟"小朋友")

我不理解為何你會有「至於您動不動就抑稱別人為小朋友」的結論,
我在 01 發帖數量不多,而「動不動」的意思是我「經常」這樣說,
難道這是您有對我所有的發言做過統計之後所下的結論嗎?

你不欣賞我的討論方式沒有關係,但我說的「自傷」並不是莫名其妙冒出來的。
網路論壇上的發言不像面對面聊天,沒有辦法用語氣以及表情判斷發言當時的態度,
常見的狀況是「言者無意,聽者有心」,所以很容易讓聽的人產生誤會,這是我說的「自傷」的緣由。
長期觀察論壇的生態,相信你也會得出跟我類似的結論。
我理解人都是喜歡聽好話的(特是跟自己從事的職業有關時 ego 會比較高,no?),
但也不需要一遇到逆耳的發言就假設別人是懷著惡意衝著自己來。


WoodyChang wrote:
您底下的回文也是挺有趣
畢竟您跟他認識是一回事、他拿什麼當職業也是另一回事
難不成大家都是看認不認識來盲挺留言?決定論點對錯?
或是拿拍照當職業的、怎麼失言都無所謂?

(拿拍照當職業,卻能冒出這一句:"現代DSLR不管FF還是APS, 只要把頭照完整, 想不變形還真難"~ ??)

不過也感謝您提供jenhoxen拿拍照當職業的資訊
我大概能理解他這樣回文的心態了

抱歉,我不認識 jenhoxen,我只是從以前手札的時代就經常在 Nikon 版看見 jenhoxen 兄發言,
分享他的使用 Nikon 的經驗談。我承認 j 兄講話比較直一點,
但是比起很多攝影論壇上只會(還是「只能」?)互相吹捧的風氣,我還更喜歡他的直言不諱一點。

=========================

回到樓主的問題,底下是 NYTimes 今天早上的新聞,好像也沒有看見「都」喜歡切頭 的狀況耶:







You don't take a photograph, you make it. - Ansel Adams
odyseuss wrote:
所言甚是,但 j 兄...(恕刪)


"動不動"是可以解釋成"經常"
但另一個解釋是"沒經過慎重考慮與判斷就直接作了"
不過不管怎麼解釋
對別人稱呼為小朋友,您覺得適當嗎? (這才是重點,倒不是您關注的"動不動"的說文解字)
況且你認為網路上別人自傷,這又關我何事
為甚麼要把別人的錯誤經驗套到我頭上 ?

說話直,不代表就可以得罪人,那種容易引人反感或誤會的直叫做莽撞,
我也不是甚麼喜歡聽好話的人,往往被客戶稱讚還會臉紅不好意思、接不上話
所以請別幫我定位歸類
最後~數位機跟把頭拍進去會變形又有何相關??
另外沒在現場的人知道拍攝環境嗎? 焦段多少知道嗎?
(至少開軟體查一下exif吧~拇指外不外翻這又扯到哪裡去了?批評主角的頭型不好拇指不漂亮又是為了哪樁?)

您的代辯
沒解套
反而沒必要的越套越大~
回這一大串、解釋再多都沒有意思

一開始留給兩個當事人話一下就解開了不是?
但到現在回了兩個長篇後~我已不想再繼續花時間周旋在這上面
虛擲時間
這話已經扯遠了 也跟這樓毫無相關
佔用版面對樓主真是抱歉~
Geter wrote:
我有印象我上次用DC...(恕刪)


不會吧...沒拍整個頭要被罵一個月喔....很難想像還有這麼古板的思想(沒惡意@@)

外國人根本不迷信這,著重神情的畫面沒拍整個頭很正常吧,漫畫不也是會畫眼神或表情的分鏡嗎?

哪有要每個畫面都要"全頭"的...受不了
joshwang wrote:
像這種照片不知為何要...(恕刪)

我的看法參考看看...
若是在條列新聞標題時,附的照片用半身帶一點現場人/事/物/地,搭配標題
但是完整內容中有關新聞人物所談重點內容附近,
放一張有張力的新聞人物表情特寫,來搭配內容(讓讀者聚焦聽他說什麼)

既然要表情特寫,裁切時切頭應該很需要,保留有張力的部分,
所以還是要看照片在新聞中搭放的位置.....

以上是個人看法.....^^


這討論不錯,有學到東西,感謝!!

台灣.用騎的最美

odyseuss wrote:
我不理解為何你會有「...(恕刪)



若是發言的少,一發言就是貶抑別人,這樣用動不動形容不妥適嗎?

Woody的發言一向很中肯,其他模糊討論重點,或說一些似是而非的感覺似乎相對多餘!

還是謝謝許多有建設性網友的意見~
odyseuss wrote:
回到樓主的問題,底下是 NYTimes 今天早上的新聞,好像也沒有看見「都」喜歡切頭 的狀況耶:...(恕刪)


底下是剛才 msn.com 的首頁,三張人頭照,三張都被切頭,而且不管男女,不管長髮或光頭,不管白頭髮或黑頭髮,通通切無赦,這比例夠高吧!?請參考看看:



至於 "張力" 一說,我覺得這是見人見智的說法。舉例來說,如果有人頭殼尖尖是個人的特色,而這人小鼻子小眼睛,那把尖尖的頭殼切掉而去強調小鼻子小眼睛,這說的通嗎?

所以我覺得愛切頭應該和風氣與文化有關。
joshwang wrote:
底下是剛才 msn.com 的首頁,三張人頭照,三張都被切頭,而且不管男女,不管長髮或光頭,不管白頭髮或黑頭髮,通通切無赦,這比例夠高吧!?請參考看看

(為避免與底下圖片中的新聞文文字混淆,我把回文的文字改成綠色的)
謝謝你給的例子,不過這是 msn.com 首頁「熱門搜尋」的跑馬燈,性質有點類似「豆知識」之類的。由於跑馬燈橫幅長寬是固定的大小,有些原片比較大的照片就會被裁切。點擊這些照
片進去看之後,就會發現並不是所有的照片都有切頭:





事實上在你提到的跑馬燈下方,比如說這則關於伊朗的即時新聞,伊朗總統的照片就恰好沒有被切到:



============================
受限於排版的緣故,很多網路新聞媒體放在首頁的新聞照片的確會被裁掉變成 thumbnail,
但通常點進去看新聞就可以看到原來的新聞照片。這裡有幾個例子:


這是 NYTimes 國內新聞版的一則新聞標題:


點進去就可以找到原來的新聞照片:


又比如說這是今天的 Los Angeles Times 首頁角落的一則新聞:


也是點進去看之後:



舉這些例子只是想說明國外新聞照片並不是「都」切頭。

照片裁切的原因可能有很多,可能是受限於版面,可能只是 script 自動產生的 thumbnail,
或許你說的風氣與文化也有影響,但並不是都有頭部部分被裁切的狀況。
You don't take a photograph, you make it. - Ansel Adams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