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

成大教授賴維祥:2015氫能取代石化能

2015氫能"取代"石化能

取代這兩個字應該刪掉

應該是2015年可能出產氫能車
scott9282001 wrote:
你家的瓦斯桶都跟你那麼多年,你都不害怕他爆炸。瓦斯桶爆炸死得人和瓦斯外洩每年死的人可是更多。還不是一樣用。

...(恕刪)


如果有人跟你說瓦斯桶爆炸,這個人通常是不專業.以訛傳訛.
瓦斯桶的製造安全係數,是不容許發生爆炸事件.
很多所謂瓦斯桶爆炸,幾乎指的是瓦斯氣體外洩後,產生的氣爆.
並不是瓦斯桶本身被炸開來.
那些電影上演的.用槍射擊瓦斯桶,產生爆炸,在現實上是不會發生.
就算再火災過後的現場,你找到的也是被燻黑的瓦斯桶.
工業用氫氣瓶也是一樣.
孤鴻海上來 wrote:



汽油一直都是比氫氣容易管理安全性的

要主張氫氣的安全性
得要拿出一些證據來吧

~~~~~
高壓氫氣外洩是很容易爆炸的
如果用在車上 撞破液氫鋼瓶出氣口的力道 產生的火花 大概就足以引爆

汽車汽油外洩 要爆炸就很難 起火比較常見
全球幾億人在開車 並不用具備處理化學品的知識 但這幾億人並不用擔心汽油車車禍會爆炸
..(恕刪)


你那個是啥狗屁不通的證據?古老的興登堡都出來了,還要別人拿證據,好笑…==



RR wrote:
半導體用氫和家裡的瓦...(恕刪)


若作為燃料,氫氣的特性是大家很不熟悉的.
很難說氫氣與汽油哪個比較安全.

氫氣在空氣中的確很容易爆炸
但比起天然氣或液化石油氣來說, 氫氣的爆炸下限(體積分率)高到幾乎與天然氣的上限一樣

而且氫氣是最輕的分子,一旦外洩很容易往上飄散,加上在空氣中兩分子的氫氣與一分子的氧氣只能產生兩分子的水
這表示
....氫氣如果在空氣中爆炸, 那將是內縮型且往上衝的藍色火焰....
比起油氣混和或是天然氣爆炸的可怕威力來說應該會好些.

但氫氣又是個小到難以束縛的分子,小到能穿透金屬容器甚至是管道壁.

這又會讓整個氫氣系統變的很不容易維護....



我的看法
與其想著如何運用氫氣, 不如將那些用來產生氫氣的資源拿去好好應用

不管是用來充電, 用來產生高壓空氣, 甚至是用來吹冷氣
都比用來產生氫氣要來的省事安全

nanno wrote:
我的看法
與其想著如何運用氫氣, 不如將那些用來產生氫氣的資源拿去好好應用

不管是用來充電, 用來產生高壓空氣, 甚至是用來吹冷氣
都比用來產生氫氣要來的省事安全


下一個世代就是能源的戰爭。因為現在什麼東西都要電。
目前的大部份電力都還是燒石油和天然氣產生ˋ的,還有核能。

之前說要發展生質柴油...畢竟種植物就可以提煉..但是現在人都吃不飽,還把糧食拿去當柴油燒。

太陽能和風力都是靠天吃飯。沒太陽和沒風怎麼辦??當然現在都用一大堆鋰電池和鉛酸電池撐住。

現在主要就是要發電。有電才有現在的生活。
不然要找變形金剛的火種能源嗎??還是鋼鐵人的小型原子反應爐??

燃料電池就是把氫氣和氧氣灌進去,透過化學反應,產生電荷和水。電荷就可以拿來發電。副產物只有水和熱。相較於汽油是環保許多。

氫氣可以用水來電解產生。雖然也是要能源去電解水產生氫氣。但是地球60~70%是水,怎樣都比汽油來得豐富吧。還不需要100年以上去沉積產生。

燃料電池有沒有未來??誰知道??看看邪惡的汽油帝國如何操控了。
也許石油在兩百年後還是有,不過氫化合物還是個很好的選擇,因為像是飛機、郵輪,需要大量的能源。

若石油價格高到一定程度,運輸就變得非常貴,還是會想辦法,總不會是用核能來運作吧?

世界上有太多恐怖份子了 XD

__ 以下是隨便亂說 __

但發展生質柴油似乎是比較好的選擇,方便儲存,而且以後基因改良技術越來越好。

說不定可以改良到在非洲大量種植"油品",這樣就有用不完的能源了
benny1901 wrote:
那些電影上演的.用槍射擊瓦斯桶,產生爆炸,在現實上是不會發生...(恕刪)

Discovery的流言終結者就做過這一集
用的子彈還是曳光彈,瓦斯桶打到變蜂窩都不會爆
最後是把瓦斯桶放在密閉空間裡,讓瓦斯氣體充滿整個密閉空間
等到瓦斯濃度夠高時,再打曳光彈進去才讓它爆掉


棒球迷 wrote:
技術已達可轉移階段,正等待識貨的廠商洽談...(恕刪)

BENZ與TOYOTA FCV-R氫燃料電池車都即將在2015年上市
(能不能順利上市不知道,這還需要有加氫站的配合,至少人家車子是做出來了)
還在等待誰來洽談啊
看來看去也只有納智捷,那怎麼不主動去談?
難道還希望其他國際汽車大廠找上門來?
你以為人家做不出氫燃料電池?
把系統各零組件買來兜一兜,不是叫研發燃料電池。
燃料電池的關鍵技術不會是在做系統端的。

能把電池做得小又便宜才是核心技術,這種技術不會是在學校。
樓上的說得沒錯~~~


15151511515151151

0928888888 wrote:
能把電池做得小又便宜才是核心技術,這種技術不會是在學校。


這個技術也不會在台灣產生。研發能力差太遠了。

目前台灣也可以自主製造燃料電池。但是品質??業界的才知道。

就跟台灣也可以製造引擎,但是不會調教引擎和改善引擎製程,所以雖然會動,但是良率和可靠度遠遠不及國外的引擎。

所以台灣只能做零配件。
  • 2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4)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