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D是我在繼FC之後的第二台家用主機,當時還有PCE更早出現,但我還是選了MD,原因就是因為當時想玩我買的第一款MD遊戲(孔雀王)
比FC更流暢的多層畫面捲動,更生動的背景表現,以及更大的角色,感覺更拉近AC的畫面表現
MD在我的電玩生命中也有不輸FC的重要地位
MD主機的規格,以當時家用主機來說是比較類似AC的架構,因此在移植一些AC的ACT或是STG有其優勢,雖然硬體性能不如當時的AC強悍,但至少在處理多層背景捲動及畫面流暢度來說比同期的PCE,甚至是後面的SFC還要好
主CPU
Motorola 68000 (7.67MHz)
副CPU Z80 (3.58MHz)
主記憶體 64KB
顯示記憶體 64KB
音效記憶體 8KB
音效晶片 Yamaha YM2612
音效處理晶片 FM音源 x6、PSG x3、pcm x1
解析度 320x224
最大顯色數 512
同時顯色數 64
活動角色數 80
這棟16bit的應該也會很高..

在我的電玩生涯中
就是8bit~16bit這段最令我難忘..
16bit最初我也是壓在MD上
直接先來個當年重量級的遊戲
當時第一款容量達到12Mbits的遊戲
全破了兩次
Shining Force (光明與黑暗續戰篇)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