刪除
為什麼最近20年內的建案比以前的老公寓更容易地磚澎共?以前的老公寓鋪地磚都是拌一桶砂漿打底就去貼,現在一堆建案要省工都是大範圍的地板打好底再去貼,最先打底的砂漿早就開始初凝了,粘結力比較差當然容易澎共。
灌漿也是一樣,照規定灌漿時都要搗實,現在的大樓為了省工就是一次做大面積的澆灌,沒有人力能確實去做混泥土搗實,才會一堆蜂窩跟微小的縫隙。看得到的地方就去補,看不到的地方就不管了。
現在大樓的施工很多都為了快速、省工而改變工法,跟以前做法不一樣。以前油漆都要一底兩度,現在就連會漆兩次的都少了,哪還會那麼費工來漆三次。拆模後的牆面粉刷以前是做兩次,現在為了省工就是做一次就把牆面粉光,品質當然有差,但是短時間內哪看得出來差別,驗屋會過就好了。
電管也一堆 還外加消防用,弱電管也不少
鋼筋密度又高,現在都蓋高樓層 公設備也不少
沒有足夠的人力監工,都是便宜行事,有功能就好
太多東西要弄 還要人力監工,如果能把錢最大效果化
當然先弄在銷售上 或是建材,才是花在刀口
低樓高,戶數少 都穩穩的
只要戶數多 超高樓 分棟,都很難控管
有能力還是挑有口碑的建商
其實很多東西都不需要,就像外牆燈光計畫
弄了200迴路 設計排程開關,結果看到公攤電費,開完會大約6成管委會,都會關掉7成以上燈
還有充電也是個坑,明明就不能自已搞,但為了銷講有亮點弄個半套。 結果要用時都不合用
房子會越來越貴就是塞了很多理想卻不實際的東西。花園造景弄個水池也是個坑
少子化問題的影響逐年增加,越來越多的學校會面臨招生不易的問題。
科系停招,甚至關校。。。
影響的就是這些學校周邊的經濟與房市。。。
買房的要注意,把握千古不變的原則 ~~ location, location, location
大學倒閉潮風暴來襲!不僅學生走光光 韓媒示警:更慘的還在後頭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