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看設計】把滑板場 U 型池搬回家:阿根廷 23 坪現代鋼木結構建築

【走看設計】把滑板場 U 型池搬回家:阿根廷 23 坪現代鋼木結構建築
對許多人來說,自地自建是一場圓夢的過程,如果又能將自身興趣投射於建築之中,豈不是相當令人感到振奮的事?其實在瀏覽國外的建築設計時,經常可以看到許多因地制宜的獨特造型,其中,這棟位在阿根廷羅薩里奧(Rosario)城市的建築,是由當地建築事務所 Macu Bulgubure 所規劃建造,在一片自然蒼翠的荒野之間,團隊以墨黑鋼材搭配原木素材,框構出一間穿透性十足的方盒量體,同步顧及在地氣候問題,以底層挑空形式建構出獨有構造,使建物本身宛若憑空懸浮,既減輕了量體沉重感,也可達到防洪與防潮用途,僅憑外觀即能瞬間捕獲眾人的目光,也因此入圍國際著名建築網站 Archdaily 的 2022 年度建築獎(BUILDING OF THE YEAR 2022)的候選人名單。

一樓
【走看設計】把滑板場 U 型池搬回家:阿根廷 23 坪現代鋼木結構建築
二樓
【走看設計】把滑板場 U 型池搬回家:阿根廷 23 坪現代鋼木結構建築

【走看設計】把滑板場 U 型池搬回家:阿根廷 23 坪現代鋼木結構建築
▲以半開放式設計拉近自然距離。

建築正立面
【走看設計】把滑板場 U 型池搬回家:阿根廷 23 坪現代鋼木結構建築
建築側立面
【走看設計】把滑板場 U 型池搬回家:阿根廷 23 坪現代鋼木結構建築

但真正令人目不轉睛的是,一道圓弧拋物線順著立面高高揚起,立刻讓人聯想到滑板場中的 U 型池,而這正是身為一名職業滑板手的業主所提出的需求:希望在家中也能擁有練習場地。於是團隊在審視衡量後,決定將訓練坡道設置在基地的東南方位,從戶外甲板沿著拋擲弧度串連成一方屋簷,藉以緩和日光直射與減輕悶熱感,從而化解當地夏季的炎熱氣候,使 U 型池不僅僅只是訓練坡道,而是成為建築的一部分,達到實質機能用途,與此同時,基於建築本身位在原野之中,水與電自是亟待解決的問題之一。

【走看設計】把滑板場 U 型池搬回家:阿根廷 23 坪現代鋼木結構建築
▲▼將滑板場的 U 型池與建築本體融合,使興趣與生活平衡呈現。
【走看設計】把滑板場 U 型池搬回家:阿根廷 23 坪現代鋼木結構建築

團隊以「循環建築」的概念出發,也就是將資源持續循環、減少不必要的浪費,分別以太陽能光電板(Solar panel)將太陽輻射轉換成電能,藉此解決基本用電問題,並從附近的河流引流水源,同時規劃雨水回收系統(Storage system)使水資源循環再利用,至於污水與廢物的處理,則採用新興的廢物管理技術——生物消化系統(Biodigester),以厭氧消化的原理,即透過缺乏自由氧的情況下,進一步分解廢水污物中的微生物,進而反應成具有能源價值的甲烷氣(CH4),使廢物再利用,達到零廢棄的可能。

【走看設計】把滑板場 U 型池搬回家:阿根廷 23 坪現代鋼木結構建築
▲▼圓弧曲度不只是練習坡道,也可形塑出獨有的建築外型。
【走看設計】把滑板場 U 型池搬回家:阿根廷 23 坪現代鋼木結構建築

涵蓋建築本身亦採用「鋼木」的複合性結構,承襲鋼構優異的承重性與堅固力,全方位提升建築強度,使其不只擁有良好的抗風與抗震性能,同時具備木構造的自重輕與高可塑性的特質,同步挹注可逆式建築設計(Reversible Building Design)的概念,使建材得以單一拆卸與重複運用,也因此,從建物結構體的鋼構、室外的防水木材至室內的天然木料,均能 100% 回收再利用,不僅如此,相較於混凝土或磚造建築來說,其施作迅速快捷,而且能不受天候影響,施工周期短外,亦可大幅降低污染與噪音問題,實現永續節能的可能。

【走看設計】把滑板場 U 型池搬回家:阿根廷 23 坪現代鋼木結構建築
▲▼揚起的弧度正好框構出一幅自然美景。
【走看設計】把滑板場 U 型池搬回家:阿根廷 23 坪現代鋼木結構建築

以永續精神貫穿的室內設計,在配置上自是講究回歸純粹無雜,所使用的木料素材均可回收再利用外,憑藉建築外觀的圓弧曲度,不只能減緩烈陽熱度,維持舒適宜人的溫度,亦藉由包覆性維護生活私隱,搭配落地玻璃滑門設計,使整體空間既開放卻又隱蔽,在精巧範疇中,以家具定義各場域關係,使一樓公領域看似微型卻又能各司其職,並採以懸浮式樓梯設計,減輕空間負擔、通透視線尺度,使日光空氣穿梭其中,同步透過二道開口配置,形成循環流通的動線,以及刻意於室外拉出一道長型矮櫃,既是練習坡道的介質,亦可成為戶外吧檯,使生活在自由隨性間依舊井然有序。

【走看設計】把滑板場 U 型池搬回家:阿根廷 23 坪現代鋼木結構建築
▲▼以鋼木結構實現零浪費的永續生活。【走看設計】把滑板場 U 型池搬回家:阿根廷 23 坪現代鋼木結構建築

【走看設計】把滑板場 U 型池搬回家:阿根廷 23 坪現代鋼木結構建築

圖片來源|ArchDaily
2022-02-25 17:28 發佈
設計感十足,但沒結合現實
辛西雅 wrote:
對許多人來說,自地自(恕刪)

非常有特色的滑板場房屋
上個廁所要爬兩樓.. 太陽曬到沒地方躲.
下個雨霹靂啪啦會吵死.. 最舒服的地方是下面的養雞場?
藍色蟾蜍跟藍蛆 = 最大的在野黨..
辛西雅 wrote:
對許多人來說,自地自...(恕刪)

不管怎樣
這是近期看過最有特色的房子
只能說
太厲害
好特別的設計
第一次看到這種房子
真的很夢幻!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