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聊建築師、室內設計師、統包、系統櫃設計師

剛剛回覆了一篇《系統家具與設計師設計的差異在哪?》有感而發,覺得這個話題可以討論討論


所謂的建築師,是幫人蓋房子的,在學院養成過程中,數理頭腦是比較重要的,在台灣的法規當中,需要建築師簽章的項目有:蓋房子、蓋某程度以上的廣告招牌、拆房子、變更房屋使用用途、變更房屋的原始使用結構等等。

台灣的建築師可以同時執業室內裝修的設計和施工業務。但是光是憑相關科系學歷考到建築師執照也還不能開業,要有兩年的工作經驗經過法院或民間公證才行。

而設計師呢!在台灣分成兩種:建築物室內設計乙級技術士、建築物室內裝修工程管理乙級技術士。前者可以執行室內設計業務,後者可以執行室內裝修施工業務。然而要合法成立裝潢公司,公司名稱上一定要有「室內裝修」四個字,一張牌照只能登記一間裝修公司,一間公司可以有很多牌照。

統包呢!主要是從金額或量體最大的工班工頭養成的,早期是泥作、水電、木工等工頭,常常因為和客戶的人情關係,幫客戶統籌發包整間房子的裝潢,所以才有了統包這個詞。最近比較常見的工頭統包就剩木工了,室內裝修工程管理乙級技術士這張證照也可以從家具木工或裝潢木工,考過之後經過數十小時的受訓得到。 也有其他管道可以從事室內裝修業,比如考過建築工程管理再受訓數十小時、花500萬成立營造公司、考上結構技師或土木技師。

啊不過不管考上哪一種,大部分室內裝修申請施工許可還是要建築師簽名蓋章
只有台北市在特定範圍條件下可以由室內設計師申請簡易裝修。完工後的報竣由室內裝修業專業施工技術人員負責。

那「系統櫃設計師」又是怎麼出現的呢?
前面說了,統包通常是由金額或量體最大的工班工頭養成的,近年流行低甲醛訴求,所以裝潢房子,木工工程佔比已經日益下降,取代木工這部分金額的就是系統櫃,也因為系統櫃從客廳、臥房、廚具、浴櫃都有做,所以常常因為和客戶的人情關係,幫客戶統籌發包整間房子的裝潢;而傳統統包聽起來就是穿著隨便、口嚼檳榔、沒有辦公室與冷氣的形象,所以系統櫃的業務窗口,就說是設計師,畢竟他有幫客戶設計系統櫃,而且還會畫圖!統包不會畫圖!系統櫃的設計師還能給3D圖,很多室內設計師都小氣巴拉的要給錢才能看3D,系統櫃的設計師都免費給,而且愛怎麼改就怎麼改,家家戶戶都能請設計師來裝潢,而且還不用花設計費!





2018-01-21 22:07 發佈
但很多系統家具的設計師非科班出身,不見得懂裝修,良莠不齊
還蠻實用跟有趣的分享
做個記號先
美醜跟是不是科班出身沒太大關係..
台灣的房子大部分都醜的誇張..
也都是科班出身的搞的..
瑞士刀達人虐的老莫嫑嫑der..
larry80731 wrote:
但很多系統家具的設計師非科班出身,不見得懂裝修,良莠不齊


說到這個可能又可以開一篇討論了

到底科班出身的設計師程度如何呢?

我有個同學,大學不是相關科系,畢業後因為從事裝潢行業,取得證照,在室內設計公司工作幾年後不滿意薪資,所以考進了北部某室內設計研究所。
有次我跟他吃飯閒聊,他說有些同學覺得業界不好過,所以來結交人脈,看看進入老師們的公司會不會過得好一點,結果碩士畢業進入老師的公司,還是基本底薪、雜役般使喚。席間他接到一通電話,是研究所時期的同學打來的,同學手上有一場案子正在進行,打來問他浴室磁磚線條要怎麼對齊(就是從哪邊貼、對齊牆左邊中間右邊還是上面下面)。

等他講完,我眼睛瞪超大,我問學校沒教這個嗎?超級基本耶?
他說沒有。


後來我綜合認識的設計師和統包,得出了一個小結論:
科班出身的設計師,美學底子較好,經過學校摧...夙夜不懈的紮實訓練,手繪功夫基本很強,表達能力極好。對於欣賞名師的設計,更能有細緻的觀察與學習。
而統包出身的設計師,工法底子強,因為不強=賠錢=在業界存活不久,有數年經驗而且沒有換手機號碼、改名字、改公司名字的統包,基本上是比較穩的業者。統包出身的設計師,不見得擅長讀書考試,美學的部分看慧根,一般來說比較採納屋主的意見而不管好不好看

科班出身的設計師,如果願意下工地,而且老闆有放權限,能接觸到估價、採購、發包的話,就會變得非常強!

但也有些設計師,只是覺得電視上的設計師光鮮亮麗所以才進這行;排斥接觸工地,因為工地髒、臭、亂,不只有野貓大便、工人小便、沒有水封的糞管、懊熱的夏天與成群的蚊子、沒廁所、飄揚的粉塵(後期粉塵質輕量多跟煙霧一樣)、加熱後的毒氣、到處都有銳利生鏽的暗器......只想當純設計的設計師,不想被工法/材料/預算侷限;這樣的設計師,除非在較具規模的設計公司畫圖,有資深監工與工班做靠山,客戶又是銀彈充足的大咖,否則自己接案的話,通常死得最快,賠錢賠不起,然後就躲藏或轉行了。

舉例來說:有一種在天花板貼鏡子的設計,可以虛化橫樑,或是營造特殊效果。但是施工現場,粉塵瀰漫,天花板都是木作或矽酸鈣板,鏡子用矽利康黏上去,黏在沾滿粉塵的天花板....加上鏡子它不能是強化玻璃,因為強化後的玻璃有些微波浪痕,鏡子會變哈哈鏡...所以萬一過兩年後,鏡子黏不住、地震比較大、因為擠壓破碎,砸下來,那可是非常恐怖的事情。

那這樣的設計有錯嗎?責任是歸咎於設計不良?還是工班沒黏好?

所以說設計需不需要懂工法?我認為絕對要,但是懂工法和熟悉工地狀況,相對也會被已知的工法侷限,可能為了好施作、安全、控制預算避免材料損耗,犧牲掉理想和美學。
除非懂更多工法,比如隱藏夾具五金、或是增加線條、燈具去製造美觀的嵌溝卡住鏡子;在室內裝修的道路上,學習是無止無盡的。

而許多專業知識和賠過錢的經驗累積起來,就是室內設計師的價值所在。

如果消費者找的裝修業者沒有足夠的賠錢或重做經驗,那麼可能就是消費者自己家要賠錢和重做了。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