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ipan321 wrote:柱內落水管-那是2"管,施工時我有向建築師確認,他說是可以的 每次看到這些自建的灌漿出了問題,都覺得很納悶,明明花大錢自己蓋了,為什麼還要把管線埋在梁柱、牆面裡面?這樣做與販厝又有何不同!
adipan321 wrote:自建的房子一樓樓板拆...(恕刪) 會有這麼「精采」的拆模結果很重要的問題是-灌漿未搗實完整可能震動棒使用不確實隨便喇幾下交差或者震動棒長度不夠長無法伸到搗實面又或者根本連震動棒都沒準備就灌漿完成了(更不用提效果不大的外模震動器)樓主在灌漿當天有聽到低頻惱人的噪音伴隨吱吱嘎響的金屬摩擦聲嗎?如果只聽到一聲聲規律的打送聲沒有上述聲音那就是只用泵送車灌漿沒用震動棒(因為用震動棒很難用,要拖要拉要舉要搬,工人超累很容易偷懶不用)另外,灌漿時混凝土車等候過久導致新鮮水泥水分降低影響工作度也有可能會出現這些現象窗框下方的問題若用傳統組模與灌漿方式留下這樣的結果是可以預見的(有改良方式可以很密實平整)但也太過誇張了點(還知道要放開口補強筋耶!不知道每個角落有沒有雙層4根)組模未使用固定塊(block或圓形塑膠片)撐住足夠的保護層或者灌漿時被沖掉(第四張照片很明顯是block,但位置正確嗎?)所以有不少處保護層不足最後面幾張照片這麼大根的pvc穿入柱內而且還這麼靠近柱主筋(那是柱嗎?看不太清楚)這問題有點麻煩這在設計階段就要避免掉了水電的圖真的有這樣畫嗎?還是現場臨時加進去的?唉事已成定局蜂窩處只能要求他們全部使用無收縮填起來窗框底下那個大洞如果還有其他灌漿機會重新組模再灌一次吧(有點難補)如果網友們有實際在工地監工過不會對樓主建議要求打掉重做的如果網友們有實際在工地監工過不會建議樓主去下載規範來看(叫外行人看規範?有沒有搞錯?)混凝土灌漿這種事情看起來沒啥高深學問也不是什麼高階工作但卻是R.C.施工上一個非常重要的關鍵從事前的放樣..鋼筋綁紮到最後的灌漿充滿著非常多的專業與"眉角"否則廠商明著在您面前偷工減料也辨識不出來的建議還是要找專業人員從開挖施工一開始就要全程盯住很多現在的"果"是之前的"因"所造成的有錯請斧正歡迎大家一起討論
william5629 wrote:管線不部分跑柱內難...(恕刪) 儘管技師於圖面標示管於樑柱內配置但還是可以屏除掉一般廁所排水可走吊管到梯廳管道雨排的話可以走增築或者明管走陽台但是這些事情都要在事前說清楚討論好建築沒有什麼是辦不到的只是每間公司教育及個人程度的問題
william5629 wrote:管線不部分跑柱內難道全部跑明管天花和牆壁 反正你都要做牆壁與天花板的裝潢,為什麼不行!BBC有個Grand Designs的節目,看了這麼多年,發現一個特點,不管是用那種材質蓋屋子,一定是結構歸結構,管線歸管線,只要結構、屋頂、窗戶有做好,房子能遮風避雨了,就算沒水沒電、荷包空到要去借錢了,那間房子也一定蓋得起來(節目中也有失敗的案例)管線牽在假牆中,哪天漏水了,石膏板、矽酸鈣板拆了就能修,不用敲敲打打弄得滿屋子;哪天插座不夠用,假牆拆了就能重新佈線,有什麼不好?擔心牆壁不能釘東西?那是你沒拿對釘子汙水管、雨水管做在屋外,哪天水管阻塞了,從屋外把管子拆了就能處理,絕對比埋在水泥牆壁裡面好啊!
今天建築師來現場堪驗給的建議如下1.柱子用4000磅無收縮水泥補一補即可(我是想補的磅數要高一點吧)2.牆壁等,用水泥砂漿補一補即可(我還是要堅持大面積,露筋的都要用無收縮補)3.水管還是放柱內,原因是柱內穿樑比柱旁穿樑好,不然就是走道變小,不建議4.一般都難免會有灌漿缺陷,就補一補吧,二樓以上請營造多注意5.我們設計安全系數有加大,應該沒問題感覺建築師覺得還好,要求都沒有我嚴格好吧...就先繼續吧,等二樓拆模我再來分享改善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