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

2022年 屏東自地自建經驗分享 從零開始



一樓模板封模前,牆筋與柱頭清潔。




一樓模板開始封模。
工地就是長這樣子,有潔癖的讀者就眼不見為淨,看不下去就自己帶工具去清掃吧。我是覺得還好,後面再一次清掃也無妨,灌漿前希望木屑與砂石盡量不要跑到模板裡面就好(有少量跑進去應該也沒事吧,對結構強度影響有限,我相信一般市售的建案肯定更槽糕,我還看過有建案連繫筋都沒綁扎固定,一碰就掉下去的,封模前的清潔就不一定會做了,灌漿完看不出來就好了...)。



每個牆面模板下方留一個清潔口。



每個柱頭模板下方留一個清潔口。






一樓頂板清水模板鋪設。


樑筋 與 樓板鋼筋的綁扎。



浴室有稍微降板,為了能讓浴室地板與室內地板齊平。


另外,因為陽台伸出去120公分,營造商陳老闆有請鋼筋師傅加強陽台地板的鋼筋,多增加了一些四分鋼筋做支撐,感謝。不過沒有拍到照片(下圖能遠遠的大略看到)。



灌漿前請年輕有為的建築師來查驗。


灌漿時同時有一位師傅拿振動器沿路電下去。板模師傅也在旁邊監看,確定板模經得起這樣子振動,不會爆模。


另外一位師傅在一樓拿振動器電板模。一般是窗台底下容易有蜂窩狀,所以加強電一電。


灌漿完成面鋪塑膠板。


今天是灌漿完第二天,營造商人員上午來幫忙灑水。昨天中午灌漿完,晚上摸黑上去裝了定時灑水,感覺灌漿完大約5個小時就能踩了,少數幾個地方因為灌漿完有下小雨,混凝土積水表面還沒乾,踩出了幾個腳印,不過腳印很淺應該沒事吧? 這次裝了7個灑水器,但是這種灑水器串接起來以後,只有前兩個灑水器的噴射力道還夠,第三個以後就只是滴滴答答的滴水了,只能涵蓋7成的樓面,還是需要人工灑水補強。預計明天改變水管接法,改成兩路並聯試看看。(結論是一樣,水壓還是不夠。)





以上三張圖是一樓的柱子,灌漿後第五天,用回彈儀測試的結果。(17到22 Mpa之間)








以上三張圖是一樓的樓板,灌漿後第38天,用回彈儀測試的結果。(28到38 Mpa之間)


再次聲明,以上的數字都不是嚴謹的測試結果,回彈儀的設定都是預設值,只能做相對的參考。

從以上的結果推測,二樓的樓板現在灌漿完5天的強度大約是60%,與營造商的約定是二樓樓板必須灑水養護七天以後才會把板模與鋼筋放上去,到時候的強度應該是70%左右。 (參考下圖)








灌漿後超過7天了,放樣的師傅來放樣,同時鷹架升高一級。
蓋塑膠板與自動灑水加上人工灑水與老天灑水養護,結果好像還不錯,只有表面的小坑洞,沒有看到明顯的裂痕。
感謝樓主分享
Mark 一下隨時追更新

有看到比較早的圖文中水泥的檢測應該是送到工地時才抽?
之前看其他人分享關於水泥運送部分有的攪拌車會偷加水增加流速等
這部分是否有特別交代之類的呢?
感謝
Yogiragi
Yogiragi 樓主

水泥的檢測應該是送到工地時才抽? 是的,是在工地取樣檢測的。

2022-08-21 16:47
二樓的進度很快,與一樓一樣是 放樣 =》柱筋綁扎 =》外模板組立 =》 牆筋綁扎 =》水電配管 =》內側模板封模= 》三樓樓板清水模組立= 》三樓的樑筋與板筋的綁扎 = 》水電配管= 》準備等灌漿。
目前進度到二樓的內側模板封模。
因為是重複的過程,就不放太多張照片以節省大家時間。




上圖是柱筋綁扎完成的圖,排水管以擴柱的方式,以少量鋼筋固定在柱子的旁邊。



上圖是外模板組立。







上面三張圖是牆筋的轉角搭接處理。





上面兩張圖是水電的配管,開口補強。



內側模板封模前用強力吹風機把模板內的碎混凝土屑吹出來。

最近進度就到這樣子,感覺工程銜接的很順利,鋼筋師傅都說,本來以為外側模板組立還要好幾天,結果提前就完成叫他來綁鋼筋了。(可能是因為房子外形與隔間都比較簡單吧) 鋼筋師傅也說,三樓更簡單,到時候更快。

另外要溫馨提示一下,如果要常進入工地,建議買個工地鞋,防釘子刺穿鞋底,我們這種外行人進工地容易踩到有釘子的夾板,我已經靠工地鞋的保護,踩兩次釘子刺入鞋底都沒有刺穿,確實有用,感謝老天保佑!
可以買工地鞋或是買防刺穿的鞋底都可以,避免廣告嫌疑,請自行搜尋。
最好也帶個帽子,避免頭部碰到鋼筋 螺桿之類的。









一樓的柱子,灌漿後第22天,用回彈儀測試的結果,大約是介於23到32Mpa之間;
(參考之前在#43樓的圖片)灌漿後第五天,用回彈儀測試的結果,大約是介於17到22 Mpa之間。
還好混凝土強度還在上升中,雖然不確定絕對值是否準確,只要可以確定混凝土強度還不錯就好了。


一樓地坪的混凝土試體(經過28天養護)強度測試報告出來了,與上面測試的結果相近(一樓的樓板,灌漿後第38天,用回彈儀測試的結果介於 28到38 Mpa之間。),強度夠用就好。


前幾天已經灌漿後超過21天了,於是樓板與樑底的板模拆掉了,看來都不錯。樓板與樑都沒有看到爆米花。

柱子與牆面的爆米花也很少,只有個位數幾個,我的觀念是有些爆米花算正常現象,與結構強度無關就不在意;萬一與強度有關只要能補救就好。


如果勉強要找有輕微爆米花的地方如下,因為爆米花很淺,而且柱子上的淺層爆米花是在擴柱上面,所以我想也不需要另外修補。



本來以為容易有爆米花的窗台底下也沒有。



我的想法是對於爆米花不需要吹毛求疵,如果業主強力要求不能有爆米花,那有幾個方法,提高坍度、加強電一電(但是效果也是有極限,而且振動過度有骨料與砂漿分離的問題)、改用高流動性的混凝土、最後一個也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多加點水,可能到最後對於結構強度都不是好事,所以還是不要太要求,讓營造商與灌漿的師傅去拿捏一個平衡點即可。

另外,在網路上看到以下一段話,讓我對混凝土強度的問題比較放心一點。
【國產建材實業研發中心經理李銘智舉例,若一棟大樓的混凝土強度設計280kg/cm2 ,在28天之後原則上會達到280 kg/cm2,但如果繼續放1~2年,可能會慢慢成長到400 kg/cm2,「原則上只要保存在良好條件,例如沒有酸雨、硫磺氣、工業區等酸性環境影響,混凝土是沒有壽命上限,強度會無限成長。」】

不過,我想一開始混凝土的強度也是需要達到設計值,要是加太多水導致【退磅】,或是用到海沙,那應該就沒得救了。
時間過得很快,工程進度也都接續的很緊湊,又到了灌漿的時間了,最近的進度簡單用幾張照片記錄如下:


鋼筋搭接完成後,水電師傅們大太陽底下辛苦配管。



陽台用四分鋼筋加強支撐。



樑柱接頭部位檢查樑筋的彎鉤錨定。



樑與樑的接頭。在此稱讚一下鋼筋師傅,鋼筋綁扎整齊而且沒有發現過問題。



開始灌漿。


灌漿完成鋪塑膠板保護。



灌漿當天下午混凝土初凝後,營造商人員先灑水。
  • 1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