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自地自建與空間設計規劃程序

cinnamon coffee wrote:
反正之後都會做裝潢,何不結構歸結構,管線歸管線,水電管線不要埋在牆中,就留在裝潢的假牆之中就好了,這樣都免得擔心管線配置錯誤,哪天漏水也好處理...(恕刪)

我自己自建也是希望能夠結構歸結構,管線歸管線,水電管線不要埋在牆中。
不過最後考量實際狀況,能夠堅持做到水管不要埋在牆中就不錯了,電管還是大部分埋入牆中!

chinyu1230 wrote:
目前已經收到建築師...(恕刪)


建築師畫圖完還有水電審查,你先把你想要的電器設備先想好.
可以先給建築師,會在牆面預留,

也可以拿畫好的圖去跟廚具公司訂做你要的產品,也可請業者看一下這樣他們好不好施工
訂好你要的型號,問他們預留管線會不會再打牆面,這也是一個方法
在裝備廚櫃業者還要去量廚具的尺寸,這樣才不會有太大的誤差

如果你都不想自己去處理,就交給設計師吧,他們會幫你處理好
建築師並沒有畫所謂的家具配置圖,他的解釋那屬於室內設計部分(需額外收費的)一般的建築師都會附家具配置圖嗎?
我自己自地自建的經驗給您參考!
先跟室內設計師溝通討論自己生活的習慣和動線(基本上,地坪與建坪都可以估出來多大)
等到動線與規劃都確定後,再找建築師畫圖,結構師確認應力與材料用量
再找營造商與室內設計師討論雙方的負責範圍(我是要求市內設技師全權統包營造的項目,以免日後雙方推諉漏掉的項目而追加預算)
同時,要求營造的合約列明進度與付款對照表,保地震險(以免運氣不好,灌漿時,地震搖動導致水泥固化不實!反正,地震險不貴)
您參考一下囉~~
祝 順利!
我剛好也在規劃自地自建.... 我有請建築師規劃建物結構跟造型,也另外請了一個室內設計師,兩個都建議我要再蓋之前,就把衛浴跟廚具選好,預留管線... 不然等等蓋好再來敲敲打打.... 他們都說這樣多花錢又喪失自地自建完美的感覺.... 給你做參考... 不過話說,自地自建真是折磨啊....
上幾張圖給各位看看



上面這廚具5M*5M規劃就很不錯,瓦斯爐與水槽位置都留得很棒,包含220V與110V也留了一堆,上下櫃中間也有留了110V電源線
(他是都留完才找廚具公司的)

下面這兩張就差了點




這廚具是3M*5M,電源線也留得很完美,都在於下櫃處有留了220V與110V,但是外氣口與水槽是同一邊,勢必排煙機有跑一段距離,不是浪費上櫃空間就是跑上櫃的上面或是直接外露
(這業主一樣留完才找廚具公司)

以上兩位業主都是自地自建的



想當然爾可以乾坤大挪移,如下圖




這套廚具4M多,一進去屋裡,業主就說要瓦斯爐水槽櫃對調(風水因素),但這廚房可是改過的,只因為當初沒有講好(業主與改建者)

話說雖然廚具怎麼用都可以,但在我觀念裡,水的部分能不動就不動,避免漏水與排水在下櫃踢腳板需要洩水坡度,所以溝通真的是很重要,如果都自地自建了,趕緊找一些信的過的商家,不管衛浴還是廚具又或者室內規劃、隔間、視聽設備都一樣,才能規劃出較為滿意的東西,也不用事後敲敲打打的浪費錢

我自地自建結束了,含裝潢弄了大約1年半,建坪120,提供一些建議!

1. 如果天花板確定都要裝潢的話,那天花板上的管線,可以走明管,並在房子裡面規畫管道間,
這樣對以後維護或者修改,都很方便。
2. 廚房一定要先規劃,插座排水按照廚具規畫設計預留,可以免除掉很多後續的費用,基本上專業
的廚具商都會出水電圖給你,拿這水電圖叫水電案照圖面施工就可以。
3. 浴室廁所,如果可以的話,先去把型號規格挑好,要地排還是壁排都會影響到施工尺寸,如果
建議馬桶不要用水箱埋在牆壁的規格,日後有狀況,會很麻煩!! 我當初還有規畫一個小便斗,
因為不知道各家廠牌的規格不同,所以最後只能找可以符合現場要求的規格使用。
4. 天花板燈光開關,如果開關可以多留,就不要少留,多可以不用,但是少了,日後的費用是很嚇人的。
5. 基本上自地自建的格局應該是自己已經接受的,應該是不需要再多做裝潢隔間,只需要補強一些營造
做不到的部分。
6. 關於室內設計要不要先找,我認為如果你自己很清楚你想要怎麼樣的空間,家具配置,基本上室內設計師
是可以先不用找,但是如果你很懶得什麼都要自己處理,當然花錢找一個設計師幫你設計畫圖,當然這樣
會更快,不過自地自建最討厭的一部分就是,你自己到底要什麼,你如果很明確的話,自然工程進行可以很順利喔!!!

以上是我臨時想的一些東西,如果有自建上的問題,歡迎來信詢問喔!!!

話說自地自建真的很磨人啊,不管是金錢上還有工程上,這期間你要做很多的取捨和決定,加油吧!!!

和我一樣目前自地自建的版大分享規劃流程嗎?
我也是自地自建在台南!昨天剛到廚具商估價約15k!不曉得這樣的行情是貴還便宜!後續還很多事情要討論!自地自建真是一大學問!

rf5000 wrote:
我自己自建也是希望能夠結構歸結構,管線歸管線,水電管線不要埋在牆中。
不過最後考量實際狀況,能夠堅持做到水管不要埋在牆中就不錯了,電管還是大部分埋入牆中!

結構管線分離才是正解,
因為不管事前規劃的多周詳,蓋好到真正入住也是兩年後的事了,中間的變因不少,
何況自地自建通常想住個三十年吧,難不成各項管路的配置可以三十年不變?
就算能三十年不變,這段時間管線都不會損壞?都不用維修?
日本反樑的樓板設計的確有一套,管線全部走在架高地板下,愛怎麼改就怎麼改,
維修抓漏都很方便,只是這工法台灣有人會嗎?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