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自地自建 進度 地樑灌漿完成~

建築師那有建築圖,結構圖及水電圖
未預留牆筋的原因,外牆應該是砌磚
柱內有管的原因,應該是排水管

layws wrote:
真的是自建嗎? 這...(恕刪)

看照片是連續壁基礎,不是筏式基礎

鋼筋數量應該看樓層、承重,看樓主施工面積、結構,大概不會蓋到三樓吧


louisno36 wrote:
沒預留牆筋是很奇怪...(恕刪)


是呀!所以我說 蓋房子的方式真是一堆,不多做點功課,真是會有所質疑的.
但建照都下來了,建構技師跟建築師都看過,只能安慰自己說 這是最新的工法

mingju58 wrote:
建築師那有建築圖,...(恕刪)


未預留牆筋已與結構技師詢問,他指出地樑未灌滿是要將牆筋從這邊在接上去,想當然爾,一定沒有從地樑上來的還要穩固(爬文得知牆面沒有結構問題,只是以後地震會有裂縫)
柱內埋管確實為雨排及冷氣水排....

AAADDT wrote:
看照片是連續壁基礎...(恕刪)


是的 為連續基礎,蓋約3樓.結構技師考量 以輕巧為主.......
看來我家要改寫建築工法歷史了~是不是鋼筋又多又粗就是穩的呢?
讓我們繼續看下去吧.....驚~
roger1688 wrote:
是的 為連續基礎,...(恕刪)

這種工法很常見的,連續壁基礎也不輸筏式基礎,更省建築成本

921後不久 我也蓋了一棟三層樓房,為求心安 採筏式基礎

建築師認為地震後大家都嚇壞了,其實連續壁已經非常堅固了

當時我的地樑也有預埋牆壁鋼筋,但在回填土時被壓平了一大半,再一根根拉直…(看了掉淚)

參觀其他工地 也有看過你家的工法,整齊乾淨,當時還很羨慕呢




自己蓋其實可考慮筏式基礎,鋼筋使用量約增加40%以上
目前老家這邊建案,除建照審核結構外
挖地基與灌漿前,設計師都要入境拍照送件縣政府
通過後才能灌漿與進行下一步
目前喵一下大約有10幾個建案進行中,隨便拍一座主樑鋼筋都有16根

預算是重點,這樣結構初估一坪造價應該要5-6萬以上



樓主的柱筋多寡,相信建築師會有考量

倒是有一點,個人看過的建案,一樓柱筋一般都會從基礎延伸到二樓樓層板

二樓以上才會搭接鋼筋,一樓的柱筋最好不要搭接,如layws兄所附照片

我有四五十年屋齡的三層樓老家在921震央,地震時震壞一根柱子,混凝土崩壞,鋼筋無傷

修復時打掉混凝土重灌,才知道只有六根五分鋼筋,抠筋相隔距離三十公分,

可能是連棟的店面,互相連結才避免倒塌命運吧

混凝土強度也有莫大關連,以前混凝土都是照比例人工攪拌,屋主親自監工,少見偷工減料

現在都是預拌混凝土,有時工人會灌水,強度即打了折扣

原來連續壁基礎是指連梁基腳

現在學名怎麼跟以前讀書不一樣???

暗渡陳倉 wrote:
原來連續壁基礎是指連梁基腳
現在學名怎麼跟以前讀書不一樣???...(恕刪)


1、我以前唸書時這個叫"聯合基礎",連續壁印象中是為了抵抗側壓力很大時才會用的施工法,這個才三層樓高,也沒有地下室需要承受側向壓力,為什麼會叫連續壁基礎實在有點納悶。

2、早期加強磚造的房屋是磚和柱、樑一起澆注,磚本身也承擔部份壓力。這種地樑分兩次澆注上面要再續接鋼筋的做法其實有點像是把RC牆當成磚牆在施作,垂直應力絕對沒問題,水平剪力就算比較差一點也比磚牆強。

3、其實我在日本有看過日本建商為了減低自重而採用相同的工法,但是日本建商的外牆用的是"ALC",裡面的鋼條很細。結構物主要還是靠樑柱系統在支撐。

4、這種格局四平八穩,非常典型的盡地興建,看起來就像是前面雙車庫+鐵捲門而後面是居住空間的格局。這種對稱的格子樑格局不會倒,隨便蓋都很堅固。日本的木構造、鐵骨、輕鐵骨+ALC隨便都可以蓋到三樓,我想它的基礎長這樣絕對是沒問題。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