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ngju58 wrote:
建築師那有建築圖,...(恕刪)
未預留牆筋已與結構技師詢問,他指出地樑未灌滿是要將牆筋從這邊在接上去,想當然爾,一定沒有從地樑上來的還要穩固(爬文得知牆面沒有結構問題,只是以後地震會有裂縫)

柱內埋管確實為雨排及冷氣水排....
暗渡陳倉 wrote:
原來連續壁基礎是指連梁基腳
現在學名怎麼跟以前讀書不一樣???...(恕刪)
1、我以前唸書時這個叫"聯合基礎",連續壁印象中是為了抵抗側壓力很大時才會用的施工法,這個才三層樓高,也沒有地下室需要承受側向壓力,為什麼會叫連續壁基礎實在有點納悶。
2、早期加強磚造的房屋是磚和柱、樑一起澆注,磚本身也承擔部份壓力。這種地樑分兩次澆注上面要再續接鋼筋的做法其實有點像是把RC牆當成磚牆在施作,垂直應力絕對沒問題,水平剪力就算比較差一點也比磚牆強。
3、其實我在日本有看過日本建商為了減低自重而採用相同的工法,但是日本建商的外牆用的是"ALC",裡面的鋼條很細。結構物主要還是靠樑柱系統在支撐。
4、這種格局四平八穩,非常典型的盡地興建,看起來就像是前面雙車庫+鐵捲門而後面是居住空間的格局。這種對稱的格子樑格局不會倒,隨便蓋都很堅固。日本的木構造、鐵骨、輕鐵骨+ALC隨便都可以蓋到三樓,我想它的基礎長這樣絕對是沒問題。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