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部份的建築師相當瞧不起室內設計,覺得自己的執照得來相當不易,室內設計則是沒有門檻人人都能做,覺得業主裝潢花的錢比房屋營造還多是冤大頭。所以在自地自建找建築師時,建築師常常會想要叫業主把室內設計也一併給他做,讓他可以多賺一些。
不過,台灣的建築師工科的氣息比較濃,很多有名的建築師其實沒做過什麼裝潢,建物外觀也沒有自己做過,精通的是各種力學計算,以及壓榨出土地的最大建坪坪效。做裝潢最重要的配合工班,建築師往往也沒有自己的木工班底,做起來往往相當貴品質又未必好。
而且建築師會比室內設計師更想要做前衛性的設計,比如說外牆全玻璃啊、全清水模啊、透天厝中間弄中庭採光之類的。想要新穎的房子可以做這種一定要從營造時就一起設計的做法,如果只是想要一間普通舒適的房子,就一定要把想法跟建築師講清楚。
建築師畫圖面最少會幫你做簡易配置,尺寸差太多我相信他會叫你改格局,
這簡易配置並非室內設計,只是告訴你房間好不好用,距離電視夠不夠遠之類的,
想要設計還是得花錢再找設計師,然後再協調圖面,
設計師幫你畫圖到最後還是得建築師才能申請建照,中間不管有沒有問題,
最後都會協調出合乎法規跟你想法的圖面,至於誰妥協看你們怎麼協調,
最後建照才會下來,然後這時要考慮的是營造場能力到哪,最後是開工前總檢討,
再來是一步一腳印的做,最後就是你要的,三方哪一方出問題,保證你牆面敲不完,
雖然最後你要的東西一定會出來,差別只是時間跟金錢而已。
房子要蓋到什麼等級,都有相對應的金額,論壇有人6.5一坪,我看過15一坪,
甚至一個水晶燈七百多,只要預算夠,就算要黃金馬桶也是看你喜好。
昨天打那篇不是跟你說建築師就一定好,只是法規問題很重要,
法規牽涉到建照能不能過與申請多久,
我當初為何會先找書裡介紹的,也是覺得他們的東西不錯,
只是碰到法規可能不熟或怎樣,
我怕我要的格局他沒辦法在合乎法規的條件下畫出來,這樣就會拖到時間了,
這才決定換找建築師。
建築師只會作法規分析與結構體設計
這是很奇怪的論述........
要"跨界"接案,增加獲利的模式...
具備的應該是"專業能力".....
業界很多成功的室內與建築合作案都是建立在完整的"專業分工模式"下產生...
這是現代設計工作的模式中之一種...
建築與室內----------全由建築師整合設計完成
建築與室內----------階段性由兩設計單位完成
建築與室內----------共同接案(建築師整合)
建築與室內----------共同接案(室內整合)
而"美學"決定於個案的需求與設計者的"個人涵養"(無關室內或者建築的主導取向)
模式的選擇除了"業務能力之外"就是由"專業整合能力"作區分....
就我合作過的所謂的室內+建築兩單位共同操作模式的案例...
都是建立在"專業分工"與"專業尊重"的共識行為..才會產生好的作品..
由於台灣對於室內裝修業的認知門檻過低...
所以室內裝修業內充斥者"專業設計師"與"偽專業設計師"...
而唯有對於"專業能力"素養不足之人,才會尋找唯一的主觀判斷武器"美學"來做偽裝自己的外衣...
還是期待,室內設計者能真正建立專業的認定,而非"巨匠3個月速成班"的混亂市場....
減少業界的"偽專業設計人員"......
至於"美學設計的主導"..太主觀的題目了....永遠不會有答案..只會有對立...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