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ng Lucy wrote:各位版上的達人大家好小女子今年要將人生所有的積蓄投入自地自建自行設計的一間屋 悠關結構安全的事情要省這設計費?一、震區在那(差很大)二、地盤種類、有否近斷層,距離呢?(一樣差很大)三、耐震設計配筋檢討(強柱弱梁、韌性剪力筋)四...五...不考慮耐震設計只要求能承載一般住宅自重及活載重,這尺寸大致沒問題,但是妳敢住?
一、請找有開業的建築師申請建築執照。不要花了畢生積蓄蓋了違建,結果住沒幾年就被拆。二、五樓以下的房子依法不需找土木/結構技師簽證。三、懶得算的話,其實鋼筋的包商憑經驗抓出來的配筋,跟計算結果也不會差太多。 而且RC設計有上過課的都應該記得原則,混凝土強度盡量加,鋼筋少沒關係。
三流工程師回報..一、請找有開業的建築師申請建築執照。不要花了畢生積蓄蓋了違建,結果住沒幾年就被拆。二、五樓以下的房子依法不需找土木/結構技師簽證。三、懶得算的話,其實鋼筋的包商憑經驗抓出來的配筋,跟計算結果也不會差太多。 而且RC設計有上過課的都應該記得原則,混凝土強度盡量加,鋼筋少沒關係。********************************************************************1.違建與合法.成本與風險...業主自己選擇瞜2.正確地來說,一定規模以下(面積與樓層限制)可免結構技師簽證,但是不代表不用簽證,而是由建築師簽證負責即可,但是即便如此,一般合法程序操作中,絕大部分建築師在這種小案子,還是會委託結構技師協助,因為就算是由建築師簽證結構還是需要檢附結構計算書,而一般建築師事務所並不會配置執行結構計算的程式與人員..所以還是委由結構技師協助...3.這一點就有很大的問號了.....何謂憑經驗?.....那裏來的經驗?...有經過認證的經驗嗎?業主如何去判斷這些經驗可用?...難道只靠一面之詞?....921以前的經驗跟921以後的經驗可是有很大的差別..因為結構法規改變了.你確定你找的經驗有跟進成長?我不認為經驗沒有價值,經驗是拿來協助做判斷的基本價值,但是實事求是才是建築科學...配筋標準圖,很容易取得.但是如何選擇正確的系統與配置並符合現行法規結構之耐震規定,才是設計的價值混凝土強度盡量加,鋼筋量少沒關西?????這...誰教的啊????------------------------------------------------------------------------我不否認這樣小規模的案子,基本的經驗判斷,原則上大都會與結構計算相去不遠....但是前提就是,提供給你這經驗的人,是否真的傭有足夠的判斷能力....我想一般非專業者,是無法判斷提供意見者的能力價值,所以最有效的方法...當然還是直接委託經由國家認證之開業技師(建築師,結構技師,土木技師),來執行...才是最有效的保障方式法律給予這些國家認證資格技師執行業務的專有空間,相對也規範他們專業上的法律責任.........
山道ML wrote:三流工程師回報 .....(恕刪) 嗯~ 認同我的案子也小小的(一樓90坪,三層樓共蓋170坪),當初建築師在規劃時就有請結構技師評估結構安全部份,也有跟我們解釋結構上相關用法,而後來我的案子在開工前由全鋼骨變更為鋼骨+RC構造時,結構技師也特地打電話溝通變更的部份,包括討論RC時柱子要用多大,放在什麼位置,建築師後來結構技師部份加收費12K,他說第一次的費用由建築師支付(包含申請建照費用),而變更請技師重新估算,就要業主另外再付費了.
Mobile真是一個充滿人情的地方第一次發文在板上請教各位版大的意見就有這麼多人熱心的回覆議意見我很仔細地把每一位的寶貴意見記起來了~~當作將來的參考其實我跟我男友都才30出頭~~明年結婚資金不是很雄厚,卻做了一個很大的夢男友有建築工作經驗,鋼筋,模板,泥作,木工都可以自己做,也可以找同伴一起做離開城市回家鄉蓋一棟屬於我們自己的家1F樓自住,2-3F打算是民宿,當作我們後 半輩子的生活來源資金不夠就先蓋一樓,二樓三樓等明年或是後年有錢了慢慢蓋我原本的職業是正職的老師,但我把工作辭掉了,因為我想在我有力氣的時候就先去做別人要退休後才可以做的夢我知道雖然會很辛苦~因為我們沒有那麼多的資金,也沒有那麼多的經驗但可以學,可以自己動手做,現在我被訓練到也會漆油漆業也會貼磁磚了!設計圖是我們把原始構想再請建築師和室內設計師朋友繪製皆為朋友友情讚助其實光是開始有這個夢想,開始瘋狂工作,存錢,收集許多資料,開始構想畫圖最後請身邊的朋友幫忙繪製成像樣一點的圖,其實已經醞釀一年多的時間了!目前只是還處在一個初步畫圖構想階段但也很好奇為什麼每一位建築師朋友講的都不一樣.....所以才在版上發問現在大約懂了,隔行如隔山,建築師,設計師,土木技師,結構技師都有各自專精的不同領域光是一個柱子和良沛金的問題依照地區,土質,房屋樣式等因素也會有很大的不同考量~希望版上的大家不要笑我,太單純,太天真或是蓋房子沒有那麼簡單我們會不斷的學不斷的問,總有蓋好的一天的也許也是之前沒有寫得很清楚給的資訊不夠充足,所以大家難以給更多更好的建議在此補足一些我知道的資料:樓高3M(含樓板厚度)樓板厚度15cm將來2F及3F的用途為背包客民宿,我們喜歡交朋友~更深覺現在台灣的民宿都不是民宿了...多了豪華的裝潢~少了人情味構想是背包客平價民宿,皆為8人通鋪套房,每層樓廁所四間,活載重約容納每層樓25人因為這圖也是依照我們的構想由建築師朋友畫給我們的~~而人家也是友情贊助....我們已經很感謝了~如這平面圖如有甚麼問題可否請版上的大大提出來~提點一下將來好做修正再次謝謝大家的熱心回復!!!
Chang Lucy wrote:Mobile真是一個...(恕刪) 不知你的地點在哪, 如果是鄉下農地蓋農舍, 有沒有考慮過參考一下內政部營建署的網站"內政部制訂住宅及附屬建築物建築工程標準圖簡介", 好像聽說, 使用這種標準圖不用建築師的簽證喔! 這應該是省錢之道吧,但要對剛好合用的才可.(內部隔間空間應該是可以自行變動)http://www.cpami.gov.tw/chinese/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view=article&id=10087&Itemid=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