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開放設計融貫生活空間,最大限度地提升坪效。
「當場地越大,反而越難決定建築的形式與大小。」是加藤直樹所給出的回答,在尚未有明確清晰的構思以前,寧可以「暫時性」的概念作為現階段的解套方案,也顧及一對寶貝兒子年紀尚小,未來仍存有許多變化性,因此以 10 年當作期限,待日後再決定建築的新用途,也許是工作室、瑜伽室、鋼琴室,又或者成為孩子們的房間,使此空間具備各種各樣的可能性。

▲憑藉高度調節性貫徹「暫時性」的概念,使空間用途擁有多元可能性。
除此之外,不願因為建造房屋而背負沉重的貸款壓力,也是加藤直樹所顧慮的關鍵,本案即在 720 萬日圓(約台幣 175 萬元)的條件下所建造完成,當然,因為業主本身即是具專業背景的建築師,使其得以隨心所願的自地自建,但本案依然有諸多值得借鑑的設計巧思,現在就一起來欣賞吧!
Tips1:開放設計 x 戶外露台,釋放敞闊明亮空間感
在開始準備自地自建以前,建築師即對自身、家人與未來生活進行深度剖析,若以一對夫妻與二個幼童的使用情況來說,最小的生活尺度正是九坪,於是以此當作基準策劃建築,然而在有限的範圍中,以開放設計貫連室內場域,並將各機能沿牆佈局,藉以釋出足夠的活動空間。此外,鑑於父母房比鄰在側,將天花高度與開窗位置水平切齊,維持視線一致性,同時新增一方戶外露台,搭配落地玻璃窗串連室外光景,創造連續不中斷的朗闊視野,也能化解小坪數的窒礙感受。
Tips2:鍍鋅鋼板 x 落葉松膠合板,以材質降低預算
在預算先決的情況下,建材的選擇即與建造成本息息相關,經過各方評估後,將建築外觀採用高強度、高延展性與具有優異耐候性的鍍鋅鋼板,不只堅固耐用也相對價廉;室內則清一色使用簡樸自然的落葉松膠合板,堅實穩固的特質,加上豪邁粗獷的天然脈絡,使空間猶如一幅蘊藏生命力的潑墨畫作般,憑藉漣漪般的陣陣紋理,蕩漾出盎然生機,正好與戶外庭院的蓬勃景色相互輝映,然而看似狹小的空間,實則涵括了基本的 1LDK 格局,即一間臥室、客廳、餐廳、廚房與浴室,即使空間有限,仍然面面俱到。
- 玄關
- 客廳(一)
- 客廳(二)
- 餐廳與廚房(一)
- 餐廳與廚房(二)
- 臥室與衛浴
Tips3:60公分深度 x 活動層架,倍增收納機能
小坪數如何收納?相信是許多人關心的話題,但在介紹本案的收納設計以前,其實建築師一家的非當季物品主要放置在父母房,此空間所擺放的皆為常態使用的日常用品,不過他們的收納配置依然很值得欣賞與參考。全室以活動層架當作主軸,分別依據各場域機能調整尺度,如客廳電視牆、餐邊櫃或是衣物櫃等,以開放式手法減少壓迫感,也能創造一目了然的清晰視野。
重要的是,所有層板深度皆裁定為 60 公分,相較常規的 45 公分,透過微幅擴增 15 公分即可使收納空間放大二倍,加上開放配置的緣故,使各物品能夠就手取得,養成隨手整理的好習慣,同步搭配五金拉籃、藤籃與布質收納籃等收納工具,無論是衣物、鞋子、玩具、食器、香料或生活雜物,憑藉高度調節性,使各類東西分門別類的歸納整齊,再也無須擔憂深度過深,導致物品「永不見天日」,亦可於立面增置掛鉤吊放包包與帽子,以生活感填滿家的溫度。
- 食器、調味品與廚房用具
- 食器、調味品收納細節
- 電視牆與書桌
- 電視牆細節
圖片來源|N.A.O|ナオ 一級建築士事務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