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清水模龜裂?正常嗎?

請問先進
之前去看了幾間房子 有一間採用清水模設計
雖然是一年屋
但它的天花板與牆面
都有很多龜裂的紋路

建商說這是水泥乾燥 收縮 正常無害的

請問真的是這樣嗎 ?

謝謝
清水模龜裂?正常嗎?
清水模龜裂?正常嗎?
2014-09-09 10:32 發佈
文章關鍵字 清水模龜裂
水泥本來就容易龜裂
清水模本質上也就是水泥,只不過品質較嚴謹,不太可能百分百不會龜裂。

但是做清水模還上漆的,我就沒聽說過了。

ymt621 wrote:
請問先進之前去看了幾...(恕刪)
這哪是清水模?
是清水磨吧!

清水模是使用第一次木板,
拆下來模板後,
會在牆上留下細緻的木板紋路
很漂亮
而且不上漆



您這是一般表層水泥龜裂
很正常!
謝謝大家
我的問題其實有點急
能獲得大家的回應 很謝謝
因為資料真不好找


我看到的建案 他是外觀還是保持著清水模
但我也很納悶 為什麼室內部還要上油漆?
一般來說不是都水泥原樣嗎?
會是因為清水模的建築物 在鄉下不好賣(看頭不好)??

建商說可以幫我處理 但我會怕漏水的問題,總有個疙瘩在
真的清水模很貴耶

這就好像...買LV包覺得太招搖,拿膠布蓋住它滿滿的LV標誌


ymt621 wrote:
謝謝大家我的問題其實...(恕刪)
X-SHOW wrote:
會在牆上留下細緻的木板紋路


清水模在台灣使用最多的是公共工程,這種有
紋路的用在公共工程應該會被打槍。

....

有一年搞擴大內需,台北市不是要將市民大道
還是哪條高架橋全粉刷?那些都是清水模,可
以油漆啊,只是浪費錢。

請問我要怎麼分辨真的 清水模呢
因為這建商是說 他專做清水模建築 也把清水模說的的確很少見與更高級
但是看到那些龜裂痕,整個質感都沒阿

而且新屋就那麼多龜裂痕
真的不安心


哇真的母災 wrote:
真的清水模很貴耶
這...(恕刪)
ymt621 wrote:
之前去看了幾間房子 有一間採用清水模設計

基本上,
現在比較講究品質與效率的建商,
差不多都已經開始將整棟建物的工法改為清水模。

不過話說回來,
一般消費者對於「清水模」的定義,與實際上的清水模是有差距的。

說到清水模,
大概一般的消費者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安藤忠雄」。
所以…很多人都以為,
只要聽到是「清水模工法」,
就應該是這樣的:

1.做出來的成品一定都是極光滑平整的水泥表面,
而不再需要另外做粉光或撿補的工法。
(其實,有許多功力差了一點點的清水模,一樣也會在拆模後修補、拋光,只是消費者不一定知道就是了…)

2.表面都是未上漆或是僅上撥水劑或是僅上與水泥同色的修補漆。
(也就是看到的顏色就是水泥顏色)

3.都要使用蓮霧頭做為固定模板的方式,所以會在表面見到一個個凹入的圓形孔洞。

實務上應該說,
大家心目中這種所謂「真正的清水模」,
其實應該正名為「表面處理得比較精緻、質感較高級的清水模」

簡單地說,
所謂清水模,
大約需要符合以下幾個定義:
1.灌漿前採用較平整的模板,以追求拆模後表面較傳統模板拆模之後更平整。

2.通常採用可完全清除水泥的鋼板或是一次性使用的夾板做為模板,
而不像傳統的方式是同一組模板一用再用並不清理,
目的則是為了追求拆模後表面的平滑度。

3.灌漿的同時會進行震動或攪拌的動作,以追求漿液散佈得比傳統方式更平均、拆膜後可見的空氣孔洞更少。

4.漿體的拌料會追求比較均勻、不要有雜質,以追求拆模後較呈現較均勻的表面。

也就是說,
只要灌漿拆模後不另外做粉光的動作,
而僅是針對爆模處或凹孔處簡單修補整理就能達到一定平整程度的灌模方式,
都可以被稱為清水模,
依預算的不同,表面並不一定會在拆模後就那麼精緻,
而表面比較沒那麼平整的清水模,常常也是在簡單修補後照樣需要撿補、上漆,(只是少了一道粉光的工序)
固定方式也不只是蓮霧頭一種。

舉RAY桌上的這個自己親手灌的煙灰缸做為例子:




它表面不但不光滑,
而且為了增加強度,
RAY當初採用大約1:1:1的水泥+砂+7厘石做為漿體,
所以表面還蠻有顆粒感的,
拆模後也並沒有經過打磨或其他處理,
就直接拿來用了。

像這樣的東西雖然與大家印象中的清水模完全不同,
但由於拆模後並沒有再做粉光或其他的修補,
即以拆模後的表面做為日後的表面,
所以我們工程界一樣稱其為清水模。

ymt621 wrote:
天花板與牆面
都有很多龜裂的紋路
建商說這是水泥乾燥 收縮 正常無害的



個人猜測有三個可能:
1.撿補的批土補得很厚,為批土層的龜裂。
2.該處在拆模後有經過水泥的修補,為表面所修補水泥的收縮龜裂。
3.灌漿的養護期不足,所以表面在乾燥後收縮龜裂。
照片很難判斷是哪一個原因,
但不管是哪一個原因,
也不管正不正常,
至少可以看得出來裂得很表層,
的確是無害的。

X-SHOW wrote:
這哪是清水模?
是清水磨吧!
清水模是使用第一次木板,

不好意思,更正一下,
並非都是使用第一次木板,
也有採用鋼板的。


X-SHOW wrote:
拆下來模板後,
會在牆上留下細緻的木板紋路
很漂亮

這是近幾年出現的一種新的清水模表面無誤,
但它在清水模的表面表現中,
還是算是數量比較少的一種,
並不適合拿來做為清水模的「定義」。

就像你拿一張白馬的相片來說:「這是一隻馬」,
這是沒錯的。
但以這張相片來定義說:「馬應該要是白色的才對」,
就大有謬誤。


X-SHOW wrote:
而且不上漆

其實不一定。
就連安藤忠雄本尊所設計的清水模,
也有很多地方會上漆的。

話說水泥拆模後本來就可以不經過粉光、上漆,即可以使用,
只是表面能看不能看罷了。

一般如果處理得很精緻的清水模,
為了展現出當初花了大把銀子做出來的精美灌漿表面,
的確大多是不上漆的。
這就像是一個五十歲的美魔女,如果肌膚仍保留在二十歲的狀態,那麼出門幾乎都會上淡妝,是差不多的道理--因為這樣的無修飾,才能讓人看到值得自豪的部份。

而如果不太精緻的清水模是做在地下室停車場(如內湖COSTCO的停車場)之類不大需要精緻質感的地方,
也是有人不上漆,
保留粗獷的表面,
也另有一番風味。

但如果是在室內空間,大部份不精緻的清水模其實是會上漆的。

另外,有些空間可能局部因為空間氣氛的考量,
也仍然會有在精緻清水模表面上漆的做法。


哇真的母災 wrote:
真的清水模很貴耶

不好意思,這裡也要小小補充一下,
其實精確一點應該是說:真正精緻的那種清水模很貴,
而另外一般比較簡單、表面並沒有那麼精緻的清水模施作工法,現在其實很普遍,很多建案在用。



we543543 wrote:
這種有紋路的用在公共工程應該會被打槍。

您誤會了喔,
這種有紋路的清水模工法,
是近幾年才出現的,
講究的是採用木紋明顯的一次性板料做為模板,
所以其實造價比傳統的清水模價位還要高不少。


謝謝各位先進的資料,這樣我所有的疑惑都解除了

我覺得 建商的確是用清水模的建法當號召,
但是室內事後一定有經過水泥抹平 修整 上漆 增加賣像
(他們只保留了門面與外牆 )

只是面對所有房間天花板都這樣...實在只好放棄了

再次謝謝

ymt621 wrote:
請問先進
之前去看了...(恕刪)
清水模的模具是夾板或鐵模並且不會有你的那種木頭紋路。
而你照片中的那個只是普通板模,又統稱垃圾模。
X-SHOW wrote:
這哪是清水模?
是清...(恕刪)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