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教育部現行停課標準,高中以下學校以班級為原則,如有確診者足跡暫停實體課程1至3天,高中以下學校若全校有3分之1班級或全校10班以上確診,應暫停實體課程7天;大專院校三分之一以上科、系、所之班組暫停實體課程7天,該校得實施全校暫停實體課程該校教職員工生應進行「自我健康監測」。
台北市4月28日由衛生局向各級學校進行「校園疫調及接觸者匡列相關作業」教育訓練,將疫調場域、匡列、快篩試劑領取、開立居家隔離通知書、確診者安置、傳染病通報、電子圍籬綁定等任務交給學校,並於今天開始運作。
台北市某高中校長表示,現在衛生單位的量能都已經爆炸了,且部分學生跨區、跨市就讀,各方疫調速度不一。他說,上周四上午教育局開會已經確立從今天開始,原來部分的疫調跟快篩劑發放作業,將從衛生單位轉移到學校,教育局則協助協助做資料彙整。
有關居隔單部分,該名高中校長說,學校會先校園匡列、開立居隔單,並透過電子檔或是開立紙本委由家長來校領取;快篩劑部分,今天起開始由學校回報給教育局,再與衛生單位協調領取事宜,屆時就是由學校至鄰近衛政單位統一領取該校遭居隔學生的快篩試劑,再由學校統一發放。
不過該校長也提到,比如孩子被匡列,家長還可以行動或親戚可協助,學校可以有快篩劑,應該會想辦法來。但若全家被居隔就屬於特殊案例,必須再思考要用什麼方式,也會牽涉到家長,家長端就會變成由社區協助。
但他也坦言,若學生無親戚支援,且社區量能真的不足的話,「偶有」機會需要由學校親自出馬。
新北市防疫量能也相當緊繃,有學校護理師表示,現在要疫調確診者、匡列居隔者、編造名冊、通知班級老師家長、開班級說明會、申請與發放快篩試劑、追蹤快篩結果、居隔與確診者健康追蹤、看疫情報導、滾動修正一直變化的防疫Sop、匡列安親班業務、通知安親班與其他染疫學校,另外也不能放下學校既有業務,如師生受傷生病、平安保險、視力測量、校園其他傳染病等業務。
該名校護也說,每天一早起來處理訊息,忙到晚上七八點才能離開學校,下班到深夜還有接不完的電話。而回家,他也要照顧三個孩子,只能不斷向孩子道歉,但也感謝學校老師的支援與配合。
桃園市校園疫情也炸鍋,現在要求學校一旦接獲確診通知,導師、行政則要分兩路處理。導師先要通報學務處,並追蹤班級學生PCR結果,提供家長居隔注意事項,並與學生約時間打包書籍,接著要確認線上課程相關事宜,掌握學生線上上課,並提醒復課前快篩回報。
行政人員部分,要先完成校安通報,並進行疫調回報、確認停課時間、環境消毒,接著追蹤校內學生PCR、寄發停課通知、開立停課證明,最後是回報復課前的篩檢結果、線上教學設備架設,並進行居隔學生關懷。
一名高中行政人員就坦言,學校除了總務處,其餘如教務、學務處幾乎都是教師在「兼任」,換句話說,教師除了要顧好線上教學,以及各類科內的瑣事之外,還得費神處理疫情的業務,實在吃不消。他也無奈說,學校老師被當成苦力已經不是第一次,只希望這樣的日子能快點結束。
全中教理事長高孟琳表示,不該叫教育現場的老師或行政來分擔衛生局的業務,他也反問,難道公司員工確診,會叫老闆或商業部門來送居隔包,同樣邏輯為何學校師生確診,就要把工作丟給學校?
高孟琳也說,老師防疫期間要執行線上課程,還要整天追蹤班級的快篩、PCR情況就已經忙翻,若學生家庭全部被匡列,還得有人派送居隔單、防疫包就有點太誇張,何況高中可能跨區就讀。
陳時中出來面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