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台灣新冠死亡翻倍速度全球第2快46%確診亡者發病3天內離世

記者黃翊婷/綜合報導

台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詹長權示警,台灣新冠死亡數倍增速度是全球第2名,大約13天就會翻倍。而根據指揮中心統計,昨日(9日)單日新增211例死亡創下新高,今年截至6月9日統計,發病3天內死亡者約占總體46%,致死率為千分之1.05,攻破「陳時中防線」。

台大兒童醫院院長黃立民預估死亡人數高峰會延續到下週,整體致死率應該會落在萬分之10。但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9日公布本土新冠的致死率數據,大約是千分之1.05,已經突破他先前預估的萬分之10防線。

台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詹長權提醒,根據2022年6月7日ourworldindata的資料顯示,台灣新冠死亡數倍增速度是「全球第二快」,死亡數翻倍時間部分,台灣約13天、韓國約81天、新加坡約192天、日本約298天;至於台灣疫情未來半年會怎麼走,還是要看接下來的防疫作為。

而在死亡個案部分,指揮中心9日公布國內新增211例死亡,當中有1例是一名17歲青少年,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說明,該案5月底發病送醫,檢測PCR陽性確診,插管、使用呼吸器收治加護病房,診斷肺炎併呼吸衰竭,從發病到死亡僅2天,也是國內第二例青少年新冠過世。另外,根據指揮中心統計,今年截至6月9日為止,發病3天內死亡的確診者,約占整體46%。

中重症個案部分,9日新增一名兒童個案,為先前已經揭露的第二例MIS-C(兒童多系統發炎症候群),是一名5歲男童,4月底確診新冠康復,5月底再次發燒到診所就醫,後續仍高燒至40度且連續7天,後來到醫院接受治療,目前已經出院。據統計,目前全台兒童重症累計共有43例,其中有17例死亡。

對此,林口長庚醫院兒科急診主治醫師吳昌騰提供5種判別MIS-C的要件,供家長參考評估,詳細如下:

1. 新冠病毒感染證據(2至6週前)。
2. 發燒,燒得很高,甚至會持續超過3天。
3. 實驗室檢查顯示ESR、CRP或Procalcitoin等發炎指數上升。
4. 並且具備至少兩項下列臨床特徵,包括:
a.皮膚粘膜症狀: 皮膚疹或雙側非化膿性結膜炎或黏膜發炎
b.心血管系統: 低血壓或休克、心肌功能受損,包括心包膜、瓣膜或冠狀動脈異常等
c.凝血功能異常
d.急性腸胃道症狀,包括腹瀉、嘔吐或腹痛
5.臨床上需排除細菌性敗血症、毒性休克症候群等其他可能導致類似臨床表現感染。
https://www.ettoday.net/news/20220610/2269757.htm
2022-06-10 9:41 發佈
「世界怎麼跟的上台灣?」
Taiwan can help~~
再看看還有什麼人能當分母...
"死亡數翻倍時間部分,台灣約13天、韓國約81天、新加坡約192天、日本約298天"

"對於台灣染疫死亡數平均每兩周翻一倍的說法,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有時間落差在,死亡數增加印象中應該是香港,快到令大家驚訝,若說現在台灣是比他們還快,還要比對一下。"(聯合新聞網)

到現在還想拿香港出來墊背?全世界主要國家我們都輸慘了還只會拿最差的香港來比?
攸關百姓生死,不是回答怎麼解決問題,只會比爛?這指揮官是有多冷血?
wugoson

[拇指向上][拇指向上]

2022-06-10 10:57
ds282828

[拇指向上][拇指向上]

2022-06-10 11:04


看看專責病房的空床率,在看了指揮中心這表格
感覺確診想在醫院被治療真的很困難
不知道有多少不幸過世的是在居家照護中惡化在送醫都來不及救治的
garc2015 wrote:
到現在還想拿香港出來墊背?全世界主要國家我們都輸慘了

這個計算的base 是不準的
照台灣一般死亡每年的數量來算
去年是比往年多(近一萬?)
有醫生去換算 台灣的感染率 少了近16%
持平來看 台灣的死亡率 沒有高很多(是比較高)

但是 台灣的黑數 因為指揮中心不肯做區域性"普篩"
導致 現在統計出來 母數偏少
最終死亡率較高

-----
另一個有可能的原因是
台灣的病毒是有變異株了
但是 這個也因為指揮中心並不想做基因定序
導致 無法確認是否是新的病毒導致....

只能說 蒙著眼睛
沒看到真相 往往壞的結果 也會跟著放大~
wugoson

[拇指向上][拇指向上]

2022-06-10 10:58
scopin5200

去年說台灣人氣質好 今年是?

2022-06-10 11:03
餐廳不都希望翻桌率高嗎?
空心菜好吃, 翻倍快正常
我不小心

這翻桌率也太兇....817吃得很爽

2022-06-10 11:02
所以4月初說的最高領導人講的
"重症清零,輕症控管"
是"肖話"還是"贛劃"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