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死亡交叉.玩數字遊戲?

接種紀錄的疑問?

官方報告的接踵紀錄.其中死亡名單分析.
是把打苗與未打苗的區分搞混了.[或遊戲]

未打滿3次.把0次.1次.2次.混在一起計算.
變成死亡104與打了3次的38.人數比較多.

其實不應該這樣算.正確數字應是67比75.
這是6/3報告的.確診死亡的總人數:142例.

[未打苗67.1次21.2次16.3次38.共計:142例]
如此算起來.就可以知曉.官方在玩數字遊戲?

(以上數字如有誤.以新聞公布的資訊為準).
2022-06-04 10:12 發佈
老何boss wrote:
接種紀錄的疑問?官方(恕刪)


全部的數字都告訴你

要如何解讀是個人自由
*心灰意冷*

沒打一樣死,打了有到痛苦好幾次

2022-06-04 11:27
今日確診死亡人數一共:152人.

未打苗:71.一次:12.二次:14.三次:55.

標準算法.應該是:71比81.才正確.

官方的統計說法是:97比55.

[數字如有誤.以新聞資料為準].
天天都有人不算分母的,
沒人跟你玩數字遊戲。

疫苗打完14天後才能產生最基本的保護力,
所以剛打完疫苗通通都要等生成最基礎的保護力,還得等14天。

所以抓打疫苗的人數可以往回抓五月中的人數就好了。

很簡單的數學問題,
有一百隻雞打過疫苗結果死了三隻,但有五隻雞沒打過疫苗卻死了二隻,
這樣說明,你的算數沒問題吧


就加上分母去看,就很清楚現在拖垮疫情的,
絕對是未打疫苗人口(尤其是老年人口)

檢附14天前,5/16各年齡層的施打疫苗狀況,
如果要認真去統計,
就會發現疫苗施打完整三劑死亡率小於二劑,
打二劑死亡率小於一劑,但打一劑也小過未打疫苗的人。

如果還要加上施打疫苗年齡分佈去看,
老年人口未施打疫苗的死亡率相比起來的很高。

所以現在的防疫重點絕對是老年人口,
而且是未打疫苗的老年人口那一塊。
要設法穩住這一塊不要拖垮目前醫療體系。

其實光打一劑效用也不算高,
所以認真去看要至少要看未打滿二劑的死亡人數,這樣會更清楚。

但就算把打滿一劑的算進去,
未打疫苗的老年人口死亡率都是很驚人的。


五月中已經有二千萬人打了疫苗⋯

你喜歡算數字,那可以自己算一算



人口總數可以參考110年的數據



算起來不算複雜也不算簡單,
如果喜歡算可以粗略算算看。

就可以知道未打疫苗的死亡比例跟粗略年齡層未打疫苗的死亡率會高出有打疫苗大約多少。

額外一提的是18-29歲第一劑涵蓋率在今年二月已達99.9%

有空自己算算,就知道該不該打疫苗了~
google "標題 + yuxian" 或 "yuxian.yy" 有非常完整評測
還要比人數
yuxian wrote:
很簡單的數學問題,
有一百隻雞打過疫苗結果死了三隻,但有五隻雞沒打過疫苗卻死了二隻,
這樣說明,你的算數沒問題吧

簡單的邏輯問題,
什麼叫作 "疫苗"?

打1次不過癮,
還要打個3次,
結果還是會感染到,
感染到照樣有人死掉!?

這樣是算什麼等級的 "疫苗" 阿?
老何boss wrote:
接種紀錄的疑問?官方(恕刪)

自5/24起.我即注意到這個紀錄的訊息.

也就是說.這樣做.其目的是在掩耳盜鈴.

混淆視聽.有意欺騙全國許多的無知鄉民.

但是.欺騙只是一時.無法永久欺騙.會洩露.

網路資料如下:

掩耳盜鈴

反義詞: 開誠布公 同義詞: 自欺欺人、弄巧成拙
英語翻譯: play the ostrich
用法: 含貶義。比喻自己欺騙自己;明明掩蓋不了的事偏要設法掩蓋。一般作謂語、定語、狀語。
解釋: 掩:遮蓋;盜:偷。把耳朵捂住偷鈴鐺;以為自己聽不見;別人也不會聽見。比喻自欺欺人。
出處: 《呂氏春秋·自知》:“百姓有得鐘者;欲負而走;則鐘大不可負;以椎毀之;鐘況然有音。恐人聞之而奪己也。遽揜(掩)其耳。惡人聞之;可也;惡己聞之;悖也。”

例子: 個人主義嚴重的人;常常會干出~的蠢事;這又有什么奇怪呢!

成語故事:
  春秋時侯,晉國貴族智伯滅掉了范氏。有人趁機跑到范氏家里想偷點東西,看見院子里吊著一口大鐘。鐘是用上等青銅鑄成的,造型和圖案都很精美。小偷心里高興極了,想把這口精美的大鐘背回自已家去。可是鐘又大又重,怎么也挪不動。他想來想去,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把鐘敲碎,然后再分別搬回家。

  小偷找來一把大大錘,拼命朝鐘砸去,咣的一聲巨響,把他嚇了一大跳。小偷著慌,心想這下糟了,這種聲不就等于是告訴人們我正在這里偷鐘嗎?他心里一急,身子一下子撲到了鐘上,張開雙臂想捂住鐘聲,可鐘聲又怎么捂得住呢!鐘聲依然悠悠地傳向遠方。

  他越聽越害怕,不同自由地抽回雙手,使勁捂住自已的耳朵。“咦,鐘聲變小了,聽不見了!”小偷高興起來,“妙極了!把耳朵捂住不住就聽不進鐘聲了嗎!”他立刻找來兩個布團,把耳朵塞住,心想,這下誰也聽不見鐘聲了。于是就放手砸起鐘來,一下一下,鐘聲響亮地傳到很遠的地方。人們聽到鐘聲蜂擁而至把小偷捉住了。
yuxian

為什麼不正視你自己的計算理解問題

2022-06-05 0:57
sunhm wrote:
簡單的邏輯問題,
什麼叫作 "疫苗"?

打1次不過癮,
還要打個3次,
結果還是會感染到,
感染到照樣有人死掉!?

這樣是算什麼等級的 "疫苗" 阿?


這不是邏輯,這是醫學....

如果不懂疫苗如何讓抗體生成,那建議還是少回一些笑話

其他人也一樣,如果什麼都不懂,
建議還是少說點話別隨意在網路上造成恐慌
google "標題 + yuxian" 或 "yuxian.yy" 有非常完整評測
資料參考如下:

中時新聞網

蘇貞昌猛吃誠實豆沙包?他抖出民進黨「背後真相」:史無前例

王柏文
2022年6月4日 週六 下午9:57.

行政院長蘇貞昌昨(3)日上午到高雄展覽館視察孩童大型疫苗施打站,不小心口誤說出「我們一起打贏這場防疫的選戰」,隨即修正為「作戰」,而資深媒體人黃揚明表示,「蘇院長某種程度就是吃了誠實豆沙包,就是講出內心話了」,更痛批很多東西都是指揮中心說了算,甚至更揭露了民進黨防疫的背後真相,直言「史無前例」,引發討論。

黃揚明今(4)日在中天新聞《鄭亦真辣晚報》中提到,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這兩天都不開記者會,而剛好「這兩天死亡人數超高,那為什麼不開?」黃揚明直言,其實很多人在意的是哪一款疫苗在打滿三劑、沒有慢性病的情況下,被突破感染的比例最高,但指揮中心卻不公布,很多人民想知道的資訊,指揮中心都不給你,很多東西都是指揮中心說了算。

黃揚明更拿出中研院生物醫學科學研究所兼任研究員何美鄉的僅1成「長新冠」舉例,若是罹患Omicron的感染人數等於台東22萬人口數,難道不多嗎?黃揚明更嗆「染過就不會染,誰說的,拿科學根據出來」,他更坦言「我們已經很久沒有做基因定序」,而像侯漢廷2度感染就可以去做,這個很多國際醫學會對這個病毒的特性會很有興趣,會想了解「為何這些人重複染疫的比例特別高」,這應該要去研究的需要做整體全盤的考量,結果指揮中心卻一句話打發,這也讓黃揚明痛罵「現在防疫最不需要的這種態度」。

黃揚明更揭露了現在民進黨對於防疫「只想撐過去」,只要撐到7月15日國旅補助上路,就可以開始振興、進行選舉,這讓黃揚明無奈「這種用政策引導流行病傳染的速度,史無前例」,這整個政府團隊都搞錯方向了,會讓人民搖頭,還是把焦點放回來防疫。


..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