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疫苗的效用到底如何

台灣新冠疫苗完整接種覆蓋率已如此之高,但確診數仍暴增

剛開始開打時只打一劑仍確診會說「未完整接種」,打完兩劑還是確診會說「保護力還沒出來」或是「兩劑保護力仍不夠,需要第三劑加強」,到現在打到三劑了還是會確診,原本還以為是「少數突破性感染」,但隨著確診數暴增,開始不覺得是被「突破」了,感覺病毒根本連「突破」都不用去「突破」,直接就可以感染了

疫苗的初衷本來是防確診,後來講成防重症,再講成防死亡,但現在還是有打完疫苗後仍染疫死亡的案例,而所謂的防重症也難定義,看那些打過三劑的夜店咖年輕人,最近都在哀居跟風流行po確診限動,很多都說喉嚨痛像火在燒(但那些夜店咖確診還是愛抽菸),難道這就是年輕人打過三劑後的「防重症」效果嗎

有人說是病毒變種,有人說是病毒透過靜電吸附等等,這疫苗的防護效果到底是如何,可能可以寫進未來醫學生的教科書了
2022-05-18 15:54 發佈
樂觀樂觀 wrote:
台灣新冠疫苗完整接種...(恕刪)

疫苗的效力就是讓疫苗產業鍊的人賺錢!
x365555

要看那一種疫苖,中共給中國人打的那一種,還是要封城近兩個月的。[囧][囧][囧][囧]

2022-05-26 22:31
樂觀樂觀 wrote:
台灣新冠疫苗完整接種...(恕刪)

以疫謀財,以疫謀權,霸凌全民
楊志良教授
2022.05.06

早在元月25及26日,本人連續在報刊及廣播提出被視為謬論的主張「Omicron救人類」。看今日,俄烏戰爭,烏國人民四、五百萬逃亡波蘭等國,千萬人在國內流離失所,兩國軍人群聚,都未戴口罩,理應每日成千上萬確診,但至今卻只有因戰爭大量傷亡,未聞因新冠新變種病毒大量死亡的訊息。去年歐美國家政要相見,戴口罩、不握手,以互碰手肘招呼。今日呢?美、英、歐盟國會及大會幾乎無人戴口罩,就連日、韓、越、菲等國都逐漸恢復正常生活,世界各國只有兩岸至今仍有強制口罩令。台灣仍在大內外宣,是防新冠成效的世界典範,卻被《時代雜誌》專文稱台灣是世界上「最吹牛的防疫」。
Omicron為何能救人類?因為地球上所有物種都在求生存,病毒亦然,如果是高死亡率的病毒株,必因缺乏宿主而不能繁衍。因此演化必定從「低傳染、高死亡」,逐步演化為「高傳染(子孫眾多化)、低死亡」。Omicron未來還會不會演變?當然可能,但必朝向傳染力更高、重症死亡更低的方向。
染Omicron會不會導致死亡?當然會,流感會、傷風感冒也會。感冒傳染性也高,常一人感冒,全家感冒,一位同學傳染給全班同學;高燒也會造成神經系統受損,如耳聾,甚或轉為肺炎死亡。但傷風要不要疫調、追蹤足跡、快篩、PCR?不就是戴口罩、保持距離、勤洗手,避免傳染家人同學?症狀嚴重去診所就醫,若門診醫師認為病情嚴重,再轉至醫院治療。
疫情指揮中心到底是不懂還是裝不懂,抑或是故意霸凌民眾,才從來不提背景值?新冠疫情前,全球每年餓死四千萬人,每天病死20萬人;台灣每年死亡17萬人,每天近650人,這是背景值。疫情如果增加額外的死亡,才需要恐慌。又如報載80-89歲中重症人數,比90歲以上高出不少,卻沒有分母資料。90歲以上人口本來就比80-89歲人口少很多,即使絕對數字少,實際上中重症比率也可能比80-89歲高出很多倍。
另外,死因間是相互競爭(Competing causes of death)的,假設每年意外死亡的人數是三千人,那麼做好一切防護,避免了一切意外發生,是不是全年就少了三千人死亡?錯!因為這些人不意外死,也可能因癌症、心臟病、中風,或任何其他疾病死亡。就如近年癌症死亡比例增加,主要是因為醫學及公衛進步,其他病症死亡大幅減少,此所謂多元互相競爭模式(Multiple decrement table)。疫情指揮中心是否有人懂,不得而知,但我台大公衛學弟,同事多年的陳建仁一定懂,他不對外說明,社會一片驚恐,不知存心為何?
Omicron疫情一開始,本人即指出,出處多源且傳染力強大,清零已不可能。疫調、足跡追蹤、防疫所、防疫旅館均一無用處;且朝令夕改,醫事人員、衛生局所、地方政府從縣市長至區鄉公所、鄰里長多一頭霧水。此次疫情是否增加死亡?當然有,原因就是這個無良政府及完全沒有基本常識的疫情指揮中心。
台灣原本的緊急醫療網,可隨時掌握各醫療機構的量能,在病患抵達醫療機構前,卽可安排適切的照護,八仙塵爆就是一例。現在卻因為政府的胡亂作為,耗盡社會資源,此制度完全被破壞。生命誠可貴,2歲孩童、16歲少女,原本可救,卻因為各種行政官僚成為人球,而不能得救,主政者罪不可赦。
為今之道,首在完全恢復正常生活,取消一切管制,並以症狀為主。今日的口罩,除了宣稱外科口罩及N95由食藥署認證外,已成一般商品,價廉且隨處可得,甚至成為選舉贈品。快篩劑也該如此,只要是十大工業國政府認可的快篩劑,均應自由進口買賣,必然便宜又隨處可得。如同口罩,實名制就是虐民制。
凡是自己覺得有症狀者,自己篩,陽性可不通報,就如感冒在家休息,盡量與家人區隔;若無特別症狀,五、六天就恢復,比打疫苗有效;覺得不舒服,先至社區家醫科或內兒科等診治;若症狀更嚴重,台灣開業醫的水準甚高,絕對有能力合理判斷,是否轉至醫院。民眾不再赴醫院排長龍PCR,醫師確診只要通報衛生局所,休診5-7天即可。
目前診所醫師染疫就要關門,醫院醫師自己確診不想通報,護理長請求護士不要篩,免得人力吃緊。有的員工要確診才能請假,有的卻只要沒有症狀,照常上班才有薪資,亂成一團。染Omicron者99.5%以上是輕症,死亡率是十萬分之1.5。哪天不死人,若死亡數跟背景值差不多,防疫就應集中全力,救治那些不到百分之0.5的中重症。
從口罩之亂、天價的高端疫苗,到政府花百億元買快篩劑,又要民眾以百元購買,真的是「以疫謀財」以供養1450、選舉經費、官員口袋。然後控制全民行動,違者重罰,「以疫謀權」。
政府霸凌人民,遇到這種邪惡政府,真該革命了。
我本來以為打過疫苗應該早已一堆無症狀的黑數在傳播,這是好事,可以增進全體免疫。但看最近的確診狀況暴增,那些夜店咖8+9也都最近才確診,那有可能以前真的沒有黑數,現在才真正要來迎接真實的病毒,真正開始考驗疫苗面對真實病毒的效果,但看那些打過3劑的夜店咖8+9的說法似乎還真的會有喉嚨超痛像火在燒的症狀(但他們確診後仍持續抽菸),所以打過疫苗面對這種病毒的效用到底是有沒有減輕症狀就不得而知了
問那裡「美」那兒「香」呀!
道底是疫苗美好還是Omicron病毒香?
樂觀樂觀 wrote:
台灣新冠疫苗完整接種(恕刪)


先跟你說....國外的所謂施打滿三劑疫苗的保護力......他是用他們同一個疫苗施打三次所得到的數據

例如AZ就是施打三次AZ.....BNT就是施打三次BNT...

但是台灣是拼裝車.....你可能第一劑施打AZ.第二劑是默德那或是BNT或是高端..

然後第三劑可能是高端或是AZ或是默德那或是BNT......

那這樣子產生的保護力是多少?????可是個未知數喔...........

總不可能用人家原廠的數據來套入台灣的拼裝版吧
VincentLu1021

台灣的混打也是收集國外的數據才開打的, 你的三劑相同的報告從哪來的?

2022-05-21 13:59
k6573

造謠來的

2022-05-26 18:20
我只知道年金改革!什麼疫苗不懂?

加入個 臉書 確診者 之類的社團

你會發現一堆三劑的朋友

(2021年12月24日 WHO譚德塞警告:加強針恐讓疫情延長 病毒有更多傳播、變異機會)

醫療資源不足就是使用了造成ADE效應的實驗用不安全疫苗

,為何清冠一號2020年一月早就開發完成 早疫苗一年十個月

衛生部門 為何採用2021年11月才開發完成的實驗用不安全的疫苗?
個人觀點喜歡就拿去用!用就是你的了!
yuxian

目前沒任何EUA疫苗會導致ADE

2022-05-26 6:50
luther0911 wrote:
(2021年12月24日 WHO譚德塞警告:加強針恐讓疫情延長 病毒有更多傳播、變異機會)


可憐的譚德塞.....被我們台灣人給搞得快吐血了...

其實我一直覺得.這個新冠..只是外國媒體用來誇大抹黑中國的一種手段..先誇大病毒的恐怖.

然後抹黑中國是他們製造病毒.要毒害全世界.........

為何有這種說法??因為當時武漢發生新冠疫情..大家可以看到國外政府處理上跟國外媒體是不同調的

媒體一直說很恐怖很怎樣..但是外國政府卻是很佛系的在防疫..

而最後造成整個崩盤的原因就是...恐慌..像台灣現在這樣大家擠醫院

有些甚至連感冒都往大型醫院跑..結果義大利.西班牙.美國.英國.好幾個歐美國家的城市就醫療崩潰了


等到各國開始重視的時候..你們看那個時間點..就是疫苗出來了..英德美的藥廠開始製造他們所謂的疫苗

然後開始往外推銷..中國也是....大家如果回顧這兩年來疫情從剛開始到現在的各國政府反應..

你們會覺得..新冠就是個鬧劇.........

哪種病毒是專挑免疫力成熟的族群來感染轉重症??卻放過免疫力還在發育的幼兒???

全世界大概只有新冠了..而且還找不出原因...
x365555

「只是外國媒體用來誇大抹黑中國的一種手段..先誇大病毒的恐怖.然後抹黑中國是他們製造病毒.要毒害全世界........」,那上海人被關一個月的原因是這隻病毒嗎????[囧][囧][囧][囧]

2022-05-21 9:49
algerno2 wrote:
可憐的譚德塞....(恕刪)


迦納 奈及利亞 剛果 很多非洲窮國 防疫都做得比歐美好喔!

瘧疾嚴重 奎寧就用的多....


更滑稽的是

台灣打了80%疫苗確被打67%的美國列為旅遊警示區.....

台灣打0%的時候 一年多來 才累計死10個人

開始打疫苗一個多月後就大爆發去年五月中旬......

三月份內政部統計台灣少了5萬人都有新聞可找

四月份新北市就多燒了半個921災難的.....

個人觀點喜歡就拿去用!用就是你的了!
yuxian

統計不是這麼算的,照你這麼比,你要不要乾脆拿2018年的死亡數字來對比目前2022的死亡數字

2022-05-26 6:52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