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都說要照顧醫療人員
又說要漲健保
結果連醫檢師待遇都這麼血汗?
觀點投書:疫情時代反思血汗醫療,先從醫檢師開始!
https://www.storm.mg/article/3528135
新冠疫情後雖然台灣得益於完善的醫療體系,但這背後卻是長期倚賴血汗醫療為代價,這問題若不解決將使備受壓力的醫療體系走向系統性風險,去年諸如國民黨的醫療不分區立委張育美提出爭取將醫檢師納入新冠肺炎團體獎勵,就是一個改革的方向,政府若要緩解一線醫療人員壓力,先從正視醫事檢驗師(醫檢師)待遇開始吧!
第一線醫療人員眾多,為什麼筆者單獨挑出醫檢師談起?因為正當新冠疫情席捲全球時,各國都需要仰賴醫檢師的雙手,直接冒著風險去接觸檢體。
以去年底爆發的部桃院內感染一案為例,在中央執行部桃清零專案過程,林口長庚醫院就奉命必須要驗1100件檢體,這使得醫檢師被迫要承受壓力進行高效率工作的同時,更要隨時注意染疫風險。
林口長庚醫院分擔其中1100件檢體判讀工作中,8位醫檢師,就被要求需要在24小時內完成550件檢體,高壓力的工作甚至被媒體形容為「拆彈專家」。
針對新冠疫情後的普遍醫檢師工作狀況,衛生福利部臺北醫院檢驗科洪忠志主任就指出,「激增的檢測量也讓醫檢師備感壓力,如何在最短的時間提供最準確的檢測報告,減少民眾奔波及維護防疫動線,都是各大醫院的課題」。
即使不提俗話說「多勞多得」,我們可能以為醫檢師已然獲得應有的待遇,但醫檢師的真實境遇可能跟你想的不一樣,近期健保費調漲後的健保補助中,醫院當中的「醫檢師」形同邊緣人,完全被排除在健保補助外。
醫事檢驗產業工會發言人凃昀吰就表示,「醫檢師在疫情當中付出很多,但健保給付項目中卻沒有任何回饋給醫檢師的『檢驗技術費』或『檢驗服務費』,導致這些人沒能得到合理薪資,新進人員只有3萬,非常不合理」。
可見新冠疫情後,遑論其他第一線醫療工作者,光是醫檢師這個風險極高的行業,這段期間光有壓力卻缺乏福利。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