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用快篩來普篩,風險才大」:聯合報社論/不普篩真相:被僵化官僚耽誤的試劑

https://udn.com/news/story/7338/4512262
聯合報社論/不普篩真相:被僵化官僚耽誤的試劑
 
海軍敦睦艦隊爆發群聚感染,感染源仍然成謎,但其中數人已驗出抗體,推測可能早已感染並痊癒。此事再度暴露台灣防疫漏洞百出,專家和地方首長曾多次建議中央進行全面普篩,卻被視為「逆時中」,還被網民出征。疫情指揮中心近日坦言,本土快篩試劑都還在「驗證階段」;外界才恍然大悟,陳時中先前為何拒絕全面普篩,難言之隱就是檢驗能量不足。台灣快篩試劑進展如此緩慢,其實不是技術追趕不上,而是被官僚的僵化保守絆住了腳步。
 
就在本月十九日台灣疫情達到高峰這天,南韓正準備逐步恢復日常生活。南韓宣布放寬社交距離管制,允許教堂等設施重新開放,確診數也降到個位數;對比台灣,上演了大逆轉。兩個月前南韓一度是中國大陸以外地區疫情最嚴重的國家,但當歐美疫情相繼失控,南韓疫情卻能獲得控制,即使最嚴重的大邱也始終沒有封城、停工。其關鍵,就是南韓透過大規模普篩揪出可能的感染者,目前至少已採檢近六十萬人,為台灣的十倍以上。
 
南韓能在短短時間內收斂疫情,靠的就是擴大檢驗能量,並研發快篩試劑,除布建上百處實驗室,也普設「得來速」快篩場所,每天檢驗量可達一萬人。反觀台灣,合約檢測實驗室雖擴至卅四家,但日檢驗量直到近日才增為三千多件。防疫專家一再疾呼政府應對歐美回台人士全面篩檢,指揮中心卻始終迴避,關鍵原因就是能量不足。
 
由醫護人員採樣,再送回實驗室化驗,這是耗時費日的「慢篩」法。南韓則除了送回實驗室外,更在第一時間即研發出快篩試劑,縮短流程。南韓一家生技公司在該國出現首例確診前四天,即決定暫停其他五十多種產品生產,全力投入防疫研究,二月初便推出第一版的檢驗試劑組。
 
業者嗅到商機應變快速,但政府態度更是關鍵。南韓政府採取快速審批,一周內即完成原本要一年半才能走完的許可程序,一個月內就批准四種篩檢試劑上市。如今,南韓每天可以生產十萬個篩檢試劑,可賣給其他國家使用。南韓以國家力量迅速打開試劑產業的綠色通道,讓該國生技業在防疫戰扮演關鍵角色。南韓對國民進行大規模普篩,也對歐美入境旅客全面篩檢,靠著國家試劑隊的「科技力」讓疫情降溫。
 
反觀台灣,在疫情爆發以來,除了用入境圍堵與隔離的傳統方式擋疫,靠的完全是口罩。蔡政府對內以「口罩國家隊」沾沾自喜,最近更以撒罩外交進行「大外宣」。事實上,就防疫技術等級看,口罩是最低階的,要真正「超前部署」抑制疫情,仍須厚植檢測及醫療能力。
 
台灣生技能量充沛,國發基金也曾投入大筆資金扶持生技業,為何到了關鍵時刻,我們卻只有技術含量低的「口罩國家隊」,「試劑國家隊」則始終只聞樓梯響,迄今連一支本土試劑都未問世?事實上,我國研究機構及生技業者投入研發快篩及藥物的團隊不少,也紛紛秀出成績,卻礙於須具備長期臨床效果驗證的法令限制,遲遲無法走完應用或上市的最後一哩路。
 
五年前,《藥事法》中即已增列「緊急授權」條款,讓原本七個半月的流程可縮短到一個月。未料,衛福部食藥署竟直到上月廿六日,才在生技業者不斷催促下,打開這個綠色通道,包括放寬可以使用模擬檢體。然而,這距離出現首例確診,已過了兩個月。
 
政府徒有這支「尚方寶劍」,卻因食藥署的僵化、保守心態,白白浪費兩個多月。台灣不僅因此無法擴大篩檢能量,只能放任無症狀者趴趴走,也讓敦睦艦隊群聚感染成為破口。政府一味管制口罩,不問防疫及生技上的躍進,這算哪門子「超前部署」?
 
蘇貞昌不是最愛以「有政府會做事」自我標榜?看看這被僵化官僚耽誤的國家試劑隊,魄力在哪裡?
 
================================
 
這篇社論的內容,只講拿快篩試劑用來普篩
卻完全沒提到重點:快篩試劑最大的限制在於靈敏度和專一性問題
這也是為何開發快篩試劑的單位或廠商,通常只說多快可以得到檢測結果
至於靈敏度和專一性則是能不講就不講
 
以流感快篩試劑為例
國際間對於流感的研究深度遠比新冠為多
隨便找一篇流感快篩的文章參考
https://www.cdc.gov.tw/Uploads/archives/綜論-流行性感冒的快速診斷檢驗.pdf
裡面提到流感快篩敏感度偏低 (50~70%)
可見偽陰性的情況嚴重
 
然而,在短時間內開發出的新冠快篩試劑
很難想像靈敏度和專一性會比發展這麼多年的流感快篩試劑來的好
 
所以如果用新冠快篩來進行普篩,假設新冠快篩的敏感度為60%
那將可能出現40%的偽陰性,
這些偽陰性結果的人,很可能就會認為自己沒病而到處活動
成為超級傳播者
 
用快篩試劑來進行普篩
這明顯是藍委和藍媒們想辦法帶起的風向
但著力點真的薄弱,真的帶不起來啊
人中出呂布 馬中出赤兔
2020-04-24 1:53 發佈
台灣核酸檢驗量能每日最多約3千8
廣東省每日8萬,差20倍
湖北省實際每日最高達8.9萬,差22倍

台灣人,你的臉在哪裡?還是台灣跟越南/印度/泰國/寮國/緬甸/菲律賓… 比就好?

台灣沒能力學大陸某個「省」就算了…但麻煩學學「韓國」好不好? 不要通報送驗標準跟東南亞國家一樣,也在那裡自Hi!

------

廣東省每日8萬
广东日核酸检测能力超8万份 六类人可免费测核酸 人民网 4月15日…截至目前,我省已检查了365万人份。
-----
湖北省實際每日可核酸檢驗8.9萬,不是用喊的!差22倍
湖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柳东如:3月30日以来的日均检测量达到5.4万人次。4月17日(当天)的检测量达到8.9万人次。
來, 讓大家看一下台灣實際送驗數據,保證你會勤洗手、戴口罩!

台灣號稱每日可檢驗3800,現在都什麼時候了?實際每日新增送驗只1千多。 閒置的檢驗量能要用來說哈囉嗎?

衛生福利部 疾病管制署 https://www.cdc.gov.tw/
4月24日,昨日新增送驗1028個




4月22日,昨日新增送驗1389個
粉紅色的腰線是1500。


4月12日,昨日新增送驗1102個


4月8日的資料,昨日新增送驗1701個。


4月5日,新增送驗868個


4月4日的資料,新增送驗893個


3月30日的資料,新增送驗只867個
jerry2529 wrote:
這些偽陰性結果的人,很可能就會認為自己沒病而到處活動
成為超級傳播者

不快篩就不會到處跑嗎?
綠色支持者怎麼思考都沒有邏輯?
RentHA wrote:
台灣核酸檢驗量能每日最多約3千8,
廣東省每日8萬,差20倍
湖北省實際每日最高達8.9萬,差22倍

台灣人,你的臉在哪裡?還是台灣跟越南/印度/泰國/寮國/緬甸/菲律賓… 比就好?

台灣沒能力學大陸某個「省」就算了…但麻煩學學「韓國」好不好? 不要通報送驗標準跟東南亞國家一樣,也在那裡自Hi!

------

廣東省每日8萬
广东日核酸检测能力超8万份 六类人可免费测核酸 人民网 4月15日…截至目前,我省已检查了365万人份。
-----
湖北省實際每日可核酸檢驗8.9萬,不是用喊的!差22倍
湖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柳东如:3月30日以来的日均检测量达到5.4万人次。4月17日(当天)的检测量达到8.9万人次。


好笑!國際公認的病毒起源國,不知死多少人? 到處封城,還好意思笑別人的臉在哪裡?

標準的喪事當喜事辦,噁心不噁心?
jerry2529 wrote:
https://ud...(恕刪)


別國是笨蛋?
PandaTsai wrote:
好笑!國際公認的病毒(恕刪)


快去辦喜事
jerry2529 wrote:
https://udn(恕刪)


對入境者普篩 與 目前所執行的"隔離、檢疫、自主管理"
只能二擇一嗎?

對入境者執行普篩並且執行"隔離、檢疫、自主管理"
不能雙管齊下嗎?

今天的新聞也報導了
磐石艦377人「多人有抗體」 莊人祥驚:代表都曾染疫

可見有IgG抗體的這些人 很可能之前都當成小感冒治好了
台灣有多少像這樣的人?
這也是我國目前對入境者, 有症狀、有通報才篩檢所造成的漏洞
我覺得應該對全台醫院這幾個月 肺炎的案例(甚至死亡人口)做個統計
看是否有異常增了?
才能找到防疫破口
對一般人普篩不可行,怕偽陰性趴趴走
對醫護普篩不可行,怕偽陽性造成人手不足

既然不可行,那就對高風險群,用更準確的肺部CT掃描,或是檢驗血清抗體。明明補救方法很多,卻千方百計找理由,不就是怕確診數字飆高太難看?
不敢大量採檢,就別用表面的低確診數和消極不作為,只能生產低階口罩來自誇防疫成功了。大方承認台灣生技研發和醫療能力不足吧。
sabinehua wrote:
既然不可行,那就對高風險群,用更準確的肺部CT掃描,或是檢驗血清抗體。


CT一次劑量約是50張X光,您計畫隔多久為這些醫護做一次CT來保護他們?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