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

omicron之我思

omicron當然有一定的致死率,應該沒有人說這病毒
不會死人吧!就因為有致死率,指揮中心不用我們提,
馬上就想到輕中症的投藥,重症應該也不用在這邊
吵,早已如火如荼在準備了.
至於快篩是有必要,但與設備藥物相比,並不是那麼
迫切需要,指揮中心對快篩有緊急需求的部分也會有
特別的措施,不用太緊張.
以上電視與網路上都有,我朋友沒有提到這些部分.
bmw_m3 wrote:
指揮中心不用我們提,
馬上就想到輕中症的投藥,重症應該也不用在這邊
吵,早已如火如荼在準備了.


這棟住中壢的樓也不演了
確診有投藥嗎?
自立自強
自己買感冒退燒藥吃吧

這世界太危險了
趕快回井裡最安全
AG-72 wrote:
這棟住中壢的樓也不演(恕刪)






(2021年12月24日 WHO譚德塞警告:加強針恐讓疫情延長 病毒有更多傳播、變異機會)

醫療癱瘓就是使用了造成ADE效應的實驗用不安全疫苗

,為何清冠一號2020年一月早就開發完成 早疫苗一年十個月

衛生部門 為何採用2021年11月才開發完成的實驗用不安全的疫苗!
個人觀點喜歡就拿去用!用就是你的了!
朋友提到,診所與醫院是否可以開始準備藥物,以備
未來不可知的疫情發展使用,該藥物在某些地區已
證實有效,許多醫師也早已使用此藥治癒成千上萬
患者,國內也有醫師與教授都知道此藥物,可防止疫
情發展到無法收拾的地步,如果該藥物已列為禁藥,
或許有類似成分但不同藥名的藥物可以購買,相信
許多醫生與教授應該也會同意採購當做備用.
bmw_m3 wrote:
該藥物在某些地區已
證實有效,許多醫師也早已使用此藥治癒成千上萬
患者


其實就算沒有用藥物,目前的致死率大概也不到1%,以99%不用藥物治療也不會致命的疾病而言,拿安慰劑也可治癒成千上萬患者。

藥物有沒有效還是要靠大規模的雙盲實驗來驗證,未經此一步驟而宣稱有高度療效的,基本上都是在吹牛。
bmw_m3
bmw_m3 樓主

如果真的都是輕症當然很好,只是怕死亡率太高,未來沒有人能夠確定.

2022-05-11 21:13
jobba wrote:
聽說流感也在流行,疫苗打了沒?流感比Omicron強悍,更要小心。


不要再胡扯講假消息了,搞錯數據還常常講

CDC網頁提供的數據是肺炎及流感
https://nidss.cdc.gov.tw/misc/fludeaths

有很多的人肺炎並不是因為流感,有人小感冒沒照顧好變支氣管炎,然後變肺炎,

也有住院病患手術完因為使用呼吸器感染,或是插管甚至尿管造成肺炎,

還有好幾種細菌會感染,我親戚就是住院快出院了,忽然被感染肺炎鏈球菌,就走了

不懂肺炎的話,wiki在這自己看吧:
https://zh.m.wikipedia.org/zh-tw/%E8%82%BA%E7%82%8E

這則新聞醫師提到 2015/07~2016/06 一年之間死於流感是425例

所以你的計算是過了6年後,流感會死到2015~16年的十倍?

新聞在這:
醫曝「Omicron流感化不見得是好事」

我住台北,去年底到附近耳鼻喉科看診,醫師親口說這一年來流感病患少非常多,

因為人人都戴口罩,且打流感疫苗的也很多,我親戚跟家人也有打

現在的局勢絕對是Omicron強於流感,且流感很容易取得克流感我這邊診所就有

可是輝瑞的Paxlovid呢?30萬人確診只發出兩千份,美國都發一百多萬份了啦

說個笑話:台灣超前部屬(笑死

這個人跑三間醫院才拿到輝瑞:
輕症吃感冒糖漿,說不定比吃徽瑞抗病毒藥好得快,有沒有做研究報告的?
各縣市居家分流的方式似乎相當有效,目前疫情尚在
可控範圍,還沒實施的縣市或許可考慮看看也使用居
家分流的方式限制病毒的傳播速度.
朋友提到預測確診數字並不重要,趕緊思考如何
給藥會不會還比確診數字來得重要得多,給藥其
實不容易,要如何給,要給誰,買什麼藥,買多少,這
些都比確診數字重要太多了,給得好,間接也會影
響住院人數.
被Omicron感染有80%是完全沒有症狀,不知道已被感染,另外20%有症狀要看醫生,只有0.3%需要用到抗病毒藥,也就是說1000個感染者,有3個要吃Paxlovid或莫拉甚娃哥,其他997個喝可樂也會好。至於誰要吃藥,要醫生診斷。
  • 1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