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新冠病毒會不會是本世紀最大的醫療鬧劇或是防疫騙局啊 2024的現在回頭看 就是

weipulee wrote:
那些還不肯脫口罩生活的人到底在怕什麼?

抖音很多啊!
大家互相留個好印象,
我是不會戴口罩啦!
疫苗已經以人類作為培養皿

細菌生態病毒生態強化後

脫口罩政策是為了響應新世界秩序....

將流行多種疾病 病毒類細菌類黴菌類 免疫系統癌症.......

掛了就節能減碳了

新聞來源
2023/02/11 13:40
〔記者楊心慧/台北報導〕台北市第二殯儀館遭人投訴冰櫃不夠,竟將遺體安置在未開放的至美三廳、四廳,且還要家屬自行買乾冰冰遺體,家屬難過自己的過世親人和其他陌生遺體如冰漁貨般被丟在陰暗的靈堂;台北市殯葬處坦言,過年後至今冰櫃不足,今年特別嚴重
個人觀點喜歡就拿去用!用就是你的了!


新冠
狂犬病
禽流感

感覺都是騙疫苗錢的

五年級生
50初頭歲了
有長期吃控制三高的藥
我沒打新冠疫苗
一劑都不 敢 打
因為自己評估
打疫苗出問題和我確診重症機率一樣高
何必挨這幾針

今年一月
我月初得過淡淡雙紅線的假陽
幾乎沒什麼症狀
農曆春節大年初一晚上我就真的確診了
兩條紅線和大紅包一樣紅
這次症狀就像重感冒
我年輕時得過幾次重感冒
以為也會像過去 年輕氣盛
撐過去就好了

一星期陽過了
症狀解除98%吧!
剩下咳嗽有痰和鼻分泌物較多
但 還有
總感覺 氣力不若以往

現在過了快一個月
動一動 走一走
容易就輕微感覺呼吸心跳
都明顯的體力或體能下降
差異大概是若以前走十步會喘會心跳加速
現在大概走七步會喘心跳快
(舉例而已)

個人心得
年齡 體能 體質 身體抵抗力
是迎戰新冠的重要關鍵




再來
這8000億 的防疫
真搞不懂錢怎麼花的
理想今年你幾歲? 你總是誘惑着年輕的朋友 你總是謝了又開 给我驚喜 又讓我沈入失望的生活裡
caraxist

銀翹散是我家中常備的科學中藥 ,這次確診雖然咳嗽厲害 但我沒有喉嚨痛

2023-02-22 20:08
luther0911

長新冠調養食品 可參考青蒿素 黑孜然油 維生素C與D3 鋅, 青蒿素artemisinin非常有用 網路賣場找

2023-03-01 4:49
caraxist wrote:
我五年級生50初頭歲...(恕刪)

如果身體還有不適,去看中醫調理吧。

我年紀和你相仿,有高血壓和自體免疫問題,所以選擇不打疫苗,但有抽血檢測,體內維生素D偏低,所以特別加強。有太陽就曬,每天運動一小時,注意飲食和作息規律,都是為了提高免疫力。

去年五月中和小孩同時確診,4天康復後就照常運動,沒有後遺症,從那時起至今就很少戴口罩,連感冒也沒有。

經過這兩年,曾質疑我反科學的家人,現在都不得不承認疫苗果然沒用。
caraxist

40歲以後我的運動量 大概減少了九成吧⋯⋯

2023-02-22 20:05
sabinehua

清冠太寒,還是要針對個人體質開藥。針灸也可一試,如果不方便或沒時間運動,做甩手功或超慢跑也不錯。

2023-02-23 20:29
免疫力太強也會生病!名醫曝哈佛醫學院「平衡免疫」8法寶
免疫力是人體非常重要的防線,能幫忙對付入侵的病毒,讓我們免受疾病之苦。如何提升免疫力,一直是需要好好學習的課題,不過專攻預防醫學的西藏名醫洛桑加參就提醒,其時關於免疫力,過猶不及,「平衡免疫」才是真健康!那麼免疫力要如何做到平衡呢?洛桑醫師親自整理哈佛醫學院的建議,讓大家可以好好參考!
洛桑醫師首先為大家建立個概念:人不生病是有可能的,只要做到兩件事,第一,心裡面要相信自己可以一直健康。第二,就是要廣泛學習預防的技巧。上醫治於未病之前,事情還沒發生就被你阻斷了,做到這樣,當然就可以不用生病、不用受苦。
「在自然界叫風調雨順,體現在人的身上,就是免疫系統的平衡。」洛桑醫師透露,東方哲學最懂得中庸之道,懂得凡事恰恰好的好處,就連主流西醫,現在也很會看平衡。醫師們注意到了焦慮、失眠、頭痛、耳鳴、胸悶、腹脹、腹瀉、便秘、頻尿、肌肉痠痛、疲勞等生理症狀,都可能跟交感神經過度亢奮有關。
還有免疫力增強這件事,過強的免疫反應未必好,夠用就好了。免疫力太強,可能引發過敏、類風濕性關節炎、多發性硬化症、僵直性脊椎炎種種問題。

哈佛醫學院曾對平衡免疫,提供了一些建議,洛桑醫師把他認為不錯的列出來:
1、多攝取水果、蔬菜與全穀物 
2、降低感染風險,如勤洗手
3、每週至少運動150分鐘
4、適度飲酒,不要過量
5、維持健康的體重
6、控制血壓
7、充足睡眠
8、減少壓力源

洛桑醫師解釋,短暫、短期的壓力比較沒問題,這種事天天都會有,身體自動會調節,不礙事。但醫界比較在意的超過三個月的壓力,這種對身心容易造成全面性的損害,就比較危險。
長期累積壓力、緊張焦慮、具攻擊性性格,若令皮質醇濃度升高,免疫力就會受到抑制,這時萬一又遇上外來病原微生物,生病的機會就很高了。所以洛桑醫師才會強調,心情放鬆、保持愉悅、儘量樂觀有其必要,一天中至少60%的時間是快樂的,有助於維持免疫功能的平衡。...(恕刪)

只有外行才會一昧強調打了疫苗後提升多少數值,全然不知所謂的免疫平衡更重要。
台灣人口罩一直脫不掉,疫苗一直打,結果竟然...難波萬

sabinehua wrote:
台灣人口罩一直脫不掉,疫苗一直打,結果竟然...難波萬


2023年3月1日台灣確診已1千萬以上




美國莫德納/德國BNT疫苗自稱95%保護力,卻讓台灣超過1千萬人43.4%以上人口確診,已確定95%保護力數據造假!
衛福部卻還在猛推美國官商勾結數據造假的莫德納疫苗?


科興/國藥保護力只50%多一點,差點沒法上市!若43.4%人口確診沒話說,而大陸確診比例又比台灣/歐美低得多…
當初我可是查國內外資料挑疫苗挑了老半天,結果,看到歐美打疫苗確診數和副作用死亡實際數據,嚇都嚇死了!

所以,各家疫苗保護力多少我都記很清楚!也不過一年多前的事。



套用2023年2月21日俄聯邦議會普京這段話:西方權貴已成為徹頭徹尾、毫無原則的謊言象徵。榮譽、信任、正派的概念不適合他們…
ria.ru dzen.ru 瀏覽器全頁翻譯沒被歐美改編的俄文吧!
RentHA wrote:
結果,看到歐美打疫苗確診數和副作用死亡實際數據,嚇都嚇死了!

金融海嘯後最慘!防疫險讓產險業15年獲利全賠光,淨值「腰斬」
產險業遭遇防疫險巨災理賠虧損,不僅導致產險業2022年稅前虧損1905億元,賠掉產險業長達15年的獲利,也導致產險業2022年淨值「腰斬」剩614億元,創下2009年金融海嘯後的14年來新低。
金管會保險局今公布最新統計,從2022年以來至2023年1月月28日止,防疫雙險(防疫險、疫苗險)理賠金額達到2336.5億元,其中防疫險理賠1873.9億元、疫苗險理賠462.9億元。
受到防疫險理賠影響,產險業在2022年5月出現稅前虧損後,虧損金額逐月擴大,2022年產險業稅前虧損高達1905億元,幾乎是產險業15年以來累積的獲利,相較於2021年的226億元,產險業2022年獲利年減高達2131億元、年減是負的943%。
產險業淨值部分,從2022年7月正式跌破千億元大關後,至今仍未回到千億元之上,截至2022年12月底,產險業淨值剩下614億元,2022年整年產險業淨值直接「腰斬」,一整年淨值就蒸發994億元,年減高達61.8%。
2022年一整年產險業為了防疫險理賠皆大舉增資,據保險局統計,已有6家產險完成增資,包含國泰世紀產、中信產、富邦產、新安東京海上產、和泰產、兆豐產,總增資金額高達985億元,創下產險業史上最大增資潮。
到了2023年初,產險業增資仍未停歇,保險局近日再核准兆豐產險進行第二次增資60億元,與新安東京海上第三次增資80億元,從2022年到2023年初整體產險業增資金額已超過千億元。

如果疫苗是不防感染只降低重症與死亡,那保險公司一定是佛心來了,而且還不只一家大發慈悲。如果打疫苗後只是少數不良,那保險公司的疫苗險絕不會慘賠462.9億元。
weipulee wrote:
一.各位知道新冠病毒...(恕刪)


腦洞一下
因為新冠掛掉愈多虛弱人口的國家
終將越強大

這就是為啥~
美國勇於公佈達百萬人口的新冠死亡數
因為他在宣告我仍是世界第一強國
這也是為啥~
中國一直不敢老實公佈死亡人數
因為怕被別人知道他的數量其實高於美國
在拳頭不夠硬時
至少在未來國力指標上~先稍稍低調一點
weipulee
weipulee 樓主

這個觀點是滿實際的.台灣就慘了,高齡化太多,浪費一堆健保資源,該死不讓死.

2023-03-03 10:37
  • 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