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nofi和gsk合作的疫苗出问题需要回炉再造了。本来第一季度有望报批,现在得等下半年了。sanofi的疫苗是重组蛋白疫苗,有很大的预定量。因为sanofi和阿斯利康两家的延迟,现在疫苗供应更加吃紧了。下一个美国可能获批的疫苗大概是强生的腺病毒载体疫苗,一月底大概会出中期数据。强生的疫苗和俄国都疫苗都采用了双腺病毒载体路线,以此减少已经对某种腺病毒免疫造成的对疫苗反应不足。中国康希诺的疫苗如果采用这种路线,数据估计会比现在好看很多。总的感觉中国的疫苗研发技术积累还是比欧美薄弱很多,虽然多种路线铺开,但每一种路线都有些这样那样的明显不足,疫苗设计显得粗糙,离当今技术最前沿都有些距离。好在这个病毒看样子不是那么挑食,不是最佳的设计也能起作用。
李爱秋 wrote:Sanofi和gsk(恕刪) 之前看的資料是開始追而已有些成果但跟世界最先進有落差但是比較傳統技術路線的還是有一定的累積DNA或RNA這種才算剛開始落差還不小但有個好處是現在中國有資金是可以吸引新技術的國際合作的(甚至吸引到直接到中國 印象中上海要開發這一塊技術)疫苗只是生醫的一小塊整塊要發展需要的資源和環境並不容易
economic wrote:之前看的資料是開始追(恕刪) 这些东西不光靠钱,还得靠时间积累。新药研发是几十上百个学科大规模协作的过程,建立发展起这个体系不容易。不是挖几个人引进些技术就能快速建立的。不过现在中国在这方面追赶很快,但真能发展到世界前列的水平,我估计还是需要至少二十年。
李爱秋 wrote:这些东西不光靠钱,还(恕刪) 所以才是找國際合作阿這樣才可能縮短時間其實不光生醫在很多領域都是這樣連美國也大多不是真的靠自己美國自己本土的人才很大比例跑到金融去了這類的大多都是吸引國際人才而國際人才會來的很大主因是美國的環境有市場和資金來美國發展有可能實現美國夢發財成功而中國現在也是類似的條件這兩年在中國IPO的金額已經快追上美國了(當然也是吸引國際資本)中國的商品銷售市場也到最大整體市場未來幾乎肯定最大只要相關的條件不要太差(但中國的金融市場不可能跟美國一樣投機的)那對國際人才還是會有一定的吸引力發展當然需要時間不可能幾年就有多大成果花20年不為過
economic wrote:又這種看到個對中國不(恕刪) 呵呵. 如果是你負責採購肺炎疫苗, 有人打疫苗發生病變停止施打, 以國民黨新黨的那種死性, 你會被逼到去見閻王...你們國民黨老藍男多不講道理, 你自己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