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這波疫情什麼時候才會結束?

看到政論節目,開始談''無效論、後遺症論''就是了
希望趕快選舉,病毒怕選舉
也讓病毒感受一下真正的殺傷力(連病毒的祖宗8代都滅掉)
印度神童用古代占星術,預測明年2023年5月後才會結束。

去年他預測台灣2022年4~5月會爆發疫情…有準。
achibo wrote:
現在確診的人數愈來愈(恕刪)

按香港模式,过个两三个月,就群体免疫了
预计在8月左右,每天确诊人数下降到1000人左右。
各们小伙伴一定要切记,在网上撕逼的最终目的是:气死对方,而不是说服对方!只怼1450,误伤请见谅。
整個全開放,一個月就結束了,這樣管控可能要半年或一年,最後結果是一樣的,重症死亡數只是分1個月或12個月出現,但是社會功能百業還能撐一年嗎?
jobba wrote:
整個全開放,一個月就結束了,這樣管控可能要半年或一年,最後結果是一樣的,重症死亡數只是分1個月或12個月出現,但是社會功能百業還能撐一年嗎?

一年的重症要是集中到一个月,那惨状恐怕你会承受不住
各们小伙伴一定要切记,在网上撕逼的最终目的是:气死对方,而不是说服对方!只怼1450,误伤请见谅。
之前的Delta魔王會自然消失嗎?
北七社社長 wrote:
之前的Delta魔王會自然消失嗎?


當大家都感染過Omicron,就有一段時間不容易再重複感染Omicron,這時就看哪一個高傳染性變種病毒株對Omicron康復者的免疫逃脫能力強,然後就在下一波流行成為主流病毒株,所以Delta也是可能再捲土重來的。

可是你為什麼會稱Delta為魔王?去年在五六月在台灣流行的是Alpha不是Delta喔!
30天後這波疫應該會有所下降但........
登革熱 ....等常見 疾病
小到蚊蟲咬傷
將為以威力加強版的型態 登場!

dhc1473 wrote:
看到政論節目,開始談(恕刪)


(2021年12月24日新聞 WHO譚德塞警告:加強針恐讓疫情延長 病毒有更多傳播、變異機會)

醫療癱瘓就是使用了造成ADE效應的實驗用不安全疫苗 ,為何清冠一號2020年一月早就開發完成

早疫苗一年十個月

衛生部門 為何採用2021年11月才開發完成的實演用不安全的疫苗!

說白話就是陳時中也不用選了!
個人觀點喜歡就拿去用!用就是你的了!
要結束也要等到全球國家都沒有疫情 .. 開放國境的結果, 一定是一波又一波.. 目前來說是一條短暫的不歸路..至少再等個一年的觀察期吧?
外媒都批評台灣的防疫政策是不智之舉, 醫療量能都尚未準備好, 倉促工存.. 到現在防疫中心還是我行我素.. 地方也只能自求多福了..建議多看台北市政府的防疫政策.. 主因在於醫療量能的資訊參考. 可以自己做好準備. 現在都不敢搭大眾交通運輸工具了..也不去旅遊, 餐廳消費. 逛街.. 可以擠進醫院被安排病床, 要恭喜.. 無法被安排病床, 睡地板的也恭喜, 起碼醫院願意收.. 不知哪天醫院爆滿, 都收不了, 就是災難了.. 柯P說, 中央要求地方增加30%的醫療量能應付疫情..要3天內,, .. 這牽涉到護理, 醫生人數排班. 有些病人也要提早離院可以空出病床, 空出來要消毒靜置. 動線要規劃..最少也要10天.. 藥也可能不夠, 不到600份. 中央確說夠用.. 心中永遠打個問號 ? 疫情官員面對問題的態度.. 台灣官員沒有肩膀..百姓只能靠自己了..

英媒指台灣未超前部署 夏季前染疫死亡率恐飆升

報導指出,台灣解封太快卻未及時宣導並超前部署,感覺像且戰且走做出的政策指引,讓人產生困惑,這不是明智之舉,尤其台灣的檢測量能已到達極限,搶買稀有快篩的人龍包圍藥局,還有長長的隊伍等著做PCR,醫院在一定程度上出現不堪負荷的跡象,這都意味著可能將導致多人不幸病歿。這是粗體字

疫情擴大台大急診爆量!2護理師要顧百名患者 工會發聲向政府求救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